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這則鏗鏘有力的學校精神陪伴我走過了六年的求學之路、踏遍了校園的角角落落,即便到后來每每脫口而出時,已懶得再去深究它的含義,但這簡短的八個字卻早已深深地鐫刻在腦海中、悄然浸潤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鐘聲雖遠,師誨在畔
院士路的老白楊上,懸著一口小鐘,雖早已隱居在蔥郁綠葉中許久,但每每在枝椏縫隙中探尋到它的身影,總是會拍拍身旁的同伴,會心一笑。怎么說呢,在我這六年的求學生活中,那口老鐘的存在感并不強,也不算是不可或缺的物件,但它自帶著一種厚重感和古樸之氣,就像一中,像翰苑,像我的老師們。這又讓我突然想起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鄉村小學的那口老鐘,同樣也承載著學校和老師對教育的負責、對學生的殷切教誨、默默守護。
在一中的六年求學之旅中,老師們“潤物細無聲”的教誨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無論是初中班主任趙老師的“勇往直前”精神(我的性格確實有些靦腆,很需要這種精神),還是高中班主任劉老師和倪老師對我選科和報志愿等重大抉擇的悉心指導、朱老師對我的性格處事上的建議與安慰、吳老師對我弱科的“日常提溜”等等,所有老師的教導都令我受益匪淺。
如今,那口老鐘即將封進我的回憶,老師們的教誨也將住進我的“備忘錄”,指引著我繼續奔向前方。
溫情滿滿,笑意粲然
回首中學六年,多數時間是呆在學校里的,日子長了,難免有些乏味,所幸時不時的“小確幸”能帶來一些調劑。
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雖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我從未參加過項目,但每次豎起耳朵聽成績、兢兢業業喝彩加油、寫加油稿的運動會也是非常充實且熱血的;另外還有拔河比賽,女生占班級三分之二的我們,齊心協力,“逆天改命”,拿到了一等獎,現在想起來嘴角還是忍不住漾出笑意。
活動是一方面,吃自然也是一大主角。冬至的餃子(當時還仗著第一排的優勢搶到了芹菜餡)雖說味道比不上媽媽的味道,但整個班的老師同學一起吃餃子的氛圍確實輕松愉悅得很。還有高三上學期末的那場生日派對,蛋糕不錯,班里的氛圍更是不錯,歡聲笑語,興致盎然。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盡管到后來餐廳的飯吃到厭倦,但不可否認,一中的餐廳在昌樂各大中學中確實是佼佼者,所以,知足吧,學弟學妹們。
踏實似山,智慧如泉
雖然起了這么個標題,但其實是要夸夸一中的美景——首陽山下,吳池清泉,綠樹成蔭,書聲瑯瑯。
畢業前夕,大家還時常感嘆,之前也沒覺得一中有多好看,快走了突然get到了。先說說山吧,學校旁邊就是首陽山,山不高,但走在路上抬頭就能看見漫山蔥郁,哦,還有那座標志性的塔。另外,因為學校依山而建,到大雨天還可以看到“昌一小瀑布”——也算是標志性景色吧。一中另一大特色便是吳池清泉了,有兩個池子,水、石、樹、花交相輝映,賞心悅目,辦公樓前的池子更精致些,但我比較喜歡竹林邊那個,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覺得很有味道。
另外,夏天噴泉北側的滿墻薔薇還有花壇里的姹紫嫣紅真的絕美,還有槐花的香氣也是絕絕子!至于冬天的雪景更是一絕,翰苑的紅屋頂和院士路的老樹被雪覆蓋后就像冰雪世界,飄逸純潔。
總之呢,寫這篇文章前覺得無話可說,寫起來卻覺得言之不盡。有人說,母校就是那個自己可以隨便吐槽卻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不好的地方,說得很對。盡管在校期間百般吐槽,現在卻是懷著十分的感恩來提及一中的——我的知識、我的見識、我的朋友、我的價值觀……這一切都是在一中得到的。我也希望,今天我以一中為驕傲,明天一中因我而自豪。
最后,送學弟學妹們一句話吧。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作者簡介
趙曉爽,女,昌樂一中屆優秀畢業生,平日喜歡音樂和閱讀,性格隨和、自信樂觀,昌樂一中求學六載,勤奮刻苦,謙虛向上,今年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