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齊魯晚報
當好“娘家人” 情暖職工心
年度山東省“十佳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以職工為中心,面向基層,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讓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山東省總工會重視并加強基層工作力量建設,努力構建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全省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規模動態保持在人左右,他們扎根一線、服務基層,在工會組建、權益維護、困難幫扶、教育引導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年,山東省總工會選樹宣傳10名山東省“十佳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現將簡要事跡刊發如下。
全心全意為民辦事 解決職工“急難愁盼”
集聚優勢資源 助力鄉村產業大發展
畢秀亭 煙臺市萊陽市龍旺莊街道總工會
畢秀亭,年入職。先后在萊陽市團旺鎮、龍旺莊街道辦事處開展工會工作。在萊陽市總工會幫助工作期間,所負責的生產部、組織部各項業務工作,考核中均位列前茅,個人連續3年獲萊陽市總工會考核優秀等次。
“為職工做實事,就要面對面、心貼心!边@是入職以來畢秀亭謹記心中的一句話,走出辦公室,到基層工會、到職工家中,了解職工所想所需,是他一直以來秉承的工作信念。
工作期間,畢秀亭爭當服務先鋒,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建立萊陽市第一家村級工會組織——團旺鎮光山社區工會聯合會;結合村莊工會工作實際,建立龍旺莊街道官莊果蔬種植聯合工會、紀格莊三合果蔬種植聯合工會等3家示范性村級工會組織。其中,光山社區工會聯合會成功申報年度山東省工會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項目。
“萊陽市村級工會組織從無到有,是嘗試也是破題,如何把村級工會組織建到居民心坎里,是一件需要我們長期努力去做的事情!碑呅阃け硎,團旺鎮光山社區工會聯合會建立后,職工書屋和文體廣場“活”起來了,他和同事們立即著手鏈接各類工會培訓資源,將包括育嬰、推拿按摩、種植養殖等多種主題內容的剛需培訓送上門,真正做到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
畢秀亭勇于擔當作為,推動打造煙臺市級以上職工之家3個、推動創建各級工友創業園4個。其中,春雪職工之家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的稱號,光山、春雪工友創業園為省級工友創業園,南官莊、紀格莊為市級工友創業園。
于堯(右) 文登經濟開發區總工會
于堯,年入職。工作中他始終心懷空杯之心,認真學習,踏實履職。連續6年在市級工會工作考核中獲優秀等次,先后榮獲威海市工會工作優秀個人、威海市“查保促安康”活動先進個人、威海市“匯聚工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崗位建功勞動競賽標兵等稱號。
為助力鄉村特色產業大發展,于堯主動作為,將威海市總工會大力開展的“匯聚工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與區委提出的推動花餑餑產業發展工作相結合,在侯家鎮益養德康花餑餑文創基地,組織了全區花餑餑技能競賽和威海市花餑餑制作技能大賽。抓住這一契機,發出《關于動員全區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積極助力花餑餑產業發展的倡議書》,每年可助推銷售花餑餑產品多萬元。
幫扶勞模工作方面,于堯牽頭起草了《威海市文登區總工會關于撥付離退休勞動模范榮譽津貼專項經費的請示》,在威海市率先將勞模退休榮譽津貼納入全區財政預算,每年投入資金近80余萬元。
于堯通過深入一線調研,大膽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企業和職工發展的新思路、新想法,為激發職工創造潛能,參與制定了《文登區“金藍領”建設工程三年規劃(—)》,這是威海市首個從區級層面全面加大對企業和一線職工的激勵政策。提出的“查保促”專項活動方案,開展的“查隱患能手”評選辦法也是威海市唯一設置專項獎勵的工作。
近三年,文登經濟開發區共建設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家,11名一線職工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齊魯工匠以上的榮譽稱號。三年來,用于獎勵一線職工創新工作室、文登名師和“查隱患能手”等的資金達余萬元。
李志偉,年入職,主要負責臨淄區總工會組織建設、民主管理、政策研究和區農業產業工會聯合會等工作。近年來,在上級工會的正確領導下,李志偉不斷加強工會知識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能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切實發揮了一名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用,負責的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
推進職工入會,努力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為貫徹落實黨建帶工建工作機制,他牽頭起草了工作方案和分工表,具體負責工作協調推進、督查考核。組織對全區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未建會企業逐一調查摸底,找準建會目標,及時指導鎮街幫助企業規范組建工會組織,近年來新建工會組織余家,發展工會會員1.5萬余名。
推進新時代職工之家建設,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他做了大量工作:為全區家百人以上企業統一制作安裝工會標識牌;連續五年組織基層工會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工會干部余名;2年內推薦5家單位被評為市級“共享職工之家”;新選樹“職工之家”規范化建設培育點25家,撥付專項經費余萬元。齊都藥業工會被評為首屆省“十佳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獲得工作經費補助50萬元。
助推行業產業健康發展,加強行業工會建設,近年來,李志偉先后指導成立區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會和區農業產業工會等區級行業工會5家,并兼任區農業產業工會主席。區農業產業工會連續兩年承辦全市農機駕駛員和蔬菜包裝工技能競賽,累計培樹省、市級工友創業園13家。
服務職工樂于奉獻 履職盡責勇于擔當
不等群眾“報困難” 主動上門“送關愛”
李志偉 淄博市臨淄區農業產業工會聯合會
王黎明 臨沂市費縣探沂鎮總工會
王黎明,年入職。被費縣縣委縣政府評為“年度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年度全縣法治建設先進個人”。
《費縣工會志》于年1月出版,是臨沂市工會系統第一部志書,填補了工會志書的空白。在《費縣工會志》編纂工作中,王黎明主要負責志書的文字錄入、資料征集和編排審核工作。
為順利推進工作,他借閱了年至年永久檔案卷,長期檔案卷。由于時間跨度長,大部分檔案資料都是手寫的,有很多已模糊不清,給文字的錄入工作增加了困難。為保證材料的真實性,王黎明采用上下聯系、理解材料意思、請教老同志等方法進行辨識。
志書修改階段,為完善人物資料,王黎明先后到徐州市、日照市、蘭山區、羅莊區、沂水縣、平邑縣及縣內相關單位、鄉鎮及部分村莊、企業廣泛查閱人事檔案,走訪相關人員及親屬,對歷史事件進行了考證,補充了大量寶貴資料。為加快進度,他每天堅持錄入文字9小時以上,加班加點,完成文字錄入95萬字,最終提前2個月完成工作任務。
王黎明在負責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時,常常是白天電話聯系,晚上、周末入戶拜訪,通過“多聯系常見面”,及時準確了解困難職工最新家庭動態,不等困難群眾“報困難”,而是主動上門“送關愛”。
“為職工服務的工作要從細微處入手,越是細節處,越需要我們用心去琢磨,以職工需求為工作導向開展工作!蓖趵杳髡f,作為一名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他將牢固樹立為職工服務的宗旨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用言行詮釋工會人的使命與擔當。
打通聯系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
講好工會故事 傳播紅色能量
李源(中) 日照市莒縣東莞鎮總工會
李源,年入職。他在學中干、干中學,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在密切聯系職工上下真功,在熱忱服務職工上出實招,在打通聯系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上見成效。
年,在日照市“強抓基層大抓建會”集中行動中,莒縣作為全市建會入會工作的主戰場,李源先后起草下發了《關于開展建會入會集中行動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全縣開展建會入會“百日攻堅行動”的工作方案》,并多次到企業進行摸底調研、開展工作。年莒縣新建25人以上企業工會61家,新建社區、村工會個,新建產業工會2個,發展工會會員3萬余人;申請市總工會新建非公經濟工會組織建設專項獎補資金16.6萬元;在全市對各區縣建會入會工作綜合評價和農民工入會工作評價中均位列第一,并獲得工作經費補助20萬元。
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李源組織成立莒縣物流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結合全市道路貨運行業建會入會集中行動,建立全縣新建物流運輸企業工會68家,發展貨車司機工會會員人,發放入會禮包0份。
為促進平臺企業順利建會,李源多次走訪互聯網平臺企業,同時主動與騎手深入交流溝通,組織成立餓了么、極兔快遞和快服務跑腿等工會組織,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會員人。
在掛職日照宏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工會工作指導員期間,李源創新提出“一引兩雙三提升”黨建帶工建服務品牌,協調成立了日照宏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黨支部,企業榮獲全市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示范點、全縣“三有一強”示范單位。
畢冰鑫 濟南市長清區平安街道總工會
畢冰鑫,年入職。6年來,畢冰鑫始終把職工當家人,懷著一顆熱心、愛心、真心,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畢冰鑫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宣傳工作,需要尋找基層工會新聞點,從剛開始的文字采寫到學習視頻拍攝、剪輯,工作中的她始終保持學習力,根據工作進展需要學習新的技能。為了講好工會和職工故事,她經常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其敏銳的視角捕捉職工工作亮點,完成較多高質量工會新聞宣傳稿件,先后在國家和省市媒體刊登。
年,畢冰鑫牽頭開設了《長清工巢》 畢冰鑫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工會信息報道及時、有效輸出,并根據題材需要進行文字、視頻等不同形式的宣傳,無論是稿件撰寫、 “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通過自己的宣傳報道讓更多人享受到工會的暖心政策,是工作中最有價值感的體現!碑叡伪硎,日常工作中她將認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不斷開拓創新,用最飽滿的工作狀態以及專業技能服務廣大職工。
陳玲,年入職。工作期間她及時 “有困難找玲姐”。入職以來,陳玲加強工友創業園、勞動者驛站、愛心托管班建設,多次幫助職工創業就業,主動為職工申請大病醫療補助、困難幫扶,安撫失能失智困難職工等,“有困難找玲姐”在轄區內職工群眾中叫響。
深鉆細研,做業務工作的“明白人”。工作中,她始終以職工群眾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方便不方便為基本標準,虛心向工會領導、同事請教,熟悉工會的各項業務,學懂弄通吃透工會法律法規,提高務“工”本領、服務本領。
隨叫隨到,做服務職工的“貼心人”。工作中,她經常深入車間、班組,與職工聊天,密切了解和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和 創新創優,做權益維護的“代言人”。平時,她能夠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對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按照規定和程序,抓緊落實,不拖泥帶水、不遮遮掩掩,好事辦好、善作善成。需要協調辦理的事,不等不靠、抓緊協調,第一時間將協調情況反饋企業、通報職工。不符合政策規定的事,認真做好政策解讀和解釋說明工作,爭取得到企業和職工的理解。
劉同順,年入職。9年來,他始終兢兢業業、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努力當好職工信賴的“娘家人”。他虛心向身邊的領導同事學習,注重提升自身素質,通過自學心理健康知識,獲得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
“職工是有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新業態勞動者的增加,加強職工心理建設十分有必要。”劉同順將擅長的心理咨詢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自年起探索開展職工心理健康工作。
年,劉同順牽頭發起的網上心理直播課舉辦9次,主題為家庭關系、親子關系、人際關系等,直播熱度累計近10萬人次。工會心理服務“直播+互動”的形式提高了職工群眾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讓更多的職工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掌握工作生活中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培育“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健康心態,筑牢陽光向上的“心”防線。
年7月,城陽區心理服務工作經驗在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公益巡講活動中進行經驗交流,同年,“城陽經驗”被納入全國社會心理服務專業能力通識課程。截至目前,累計服務企事業單位、社區近家、1多場次,累計服務職工近20萬人次,職工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90%以上,初步實現了職工受益、企業受益、黨政受益的多贏效果。
作為一名基層工會工作者,劉同順始終堅信“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他將繼續帶著真誠、好學的心踏實對待每一項工作,為促進我省工運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為職工服務 有“速度”也有“溫度”
劉洋明,年入職,曾獲“全國最美家庭”“山東省見義勇為模范”“第七屆濰坊市道德模范”“濰坊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
劉洋明認真鉆研工會法人資格辦證業務,為企事業單位幫辦代辦,創新“四步”工作法,優化精簡辦證流程,縮短辦證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年11月份,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家企事業單位辦證業務。
“‘幫辦代辦’縮短了企事業單位的辦證時間,簡化了服務流程,提高了服務效率,為職工服務咱們有‘速度’也有‘溫度’!眲⒀竺髡f,實實在在為職工和企事業單位服務好、服務到點子上,其背后不僅是業務能力的精進,更是工作賦予的價值感。
在組織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中,他全程參與、精心指導、定期復盤,指導協助33家企業圓滿完成協商任務;針對戶外勞動者飲水難、吃飯難、休息難等問題,他參與建設“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19處;參與開展各類法律宣傳系列活動22場,現場幫助解答和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年,劉洋明積極參與全縣工友創業園培育選樹工作,主動深入基層一線,跑遍全縣11個鎮(街、區),對新培育選樹的34家工友創業園和17名先進個人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參與推動“四扶”行動,助力工友創業、鄉村振興,為農民創業致富、擰繩發展搭建平臺。截至目前,共培育省、市、縣級“工友創業園”46個。
“哪里有群眾需要,哪里就有社工的身影!眲⒀竺髡f,工作帶給他的成就感,就是通過自己的業務能力助力職工高速高效工作,接下來的工作中,他將全心全力繼續服務職工群眾,當好職工的“娘家人”。
弘揚工會正能量 提升職工幸福感
劉洋明(左) 昌樂經濟開發區總工會
張圣祺 德州市醫務工會委員會
張圣祺,年入職。因擅長文字宣傳和大型文體活動策劃工作,在做好醫務工會工作的同時,他協助負責全市工會文體活動和宣傳工作,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
年山東省第八屆職工運動會期間,張圣祺與參賽隊員同吃同住,組織職工隊伍報名參加了全健排舞、拔河、羽毛球、氣排球、籃球等項目賽事和全部線上項目。“比賽期間與隊員一起訓練彩排,在不同的項目中來回切換,作為帶隊服務人員,不僅要為參賽隊員加油打氣,也要作為后勤人員為他們提供堅實的保障服務!睆埵レ髡f,比賽期間他用相機記錄下參賽隊員場上場下的精彩瞬間,剪輯后隨時播發,實時更新參賽動態,大大提升了賽事的影響力。
張圣祺的宣傳專長在工會服務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日常工作中,他主要負責“德州工會”視頻號運營,利用參加活動的業余時間拍攝制作視頻47個,總播放量達次!暗轮莨 有著過硬的文字功底以及文體活動策劃能力,張圣祺策劃的作品也收獲了一眾榮譽。年主持策劃拍攝的作品參加全國“中國夢·勞動美”第六屆全國職工微影視大賽,4部影片在全國部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古書籍修復》和《德州工匠孔博》獲“特別影片獎”,《德州黑陶文化》獲紀錄片銀獎,《斑斕彩》獲宣傳片銅獎。年他策劃創作的《為你守望》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優秀勞動頌歌”獎。
“文化活動、體育賽事可以展現職工的精神風貌,作為一名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我將以增進職工身心健康為目標,利用自己專長更好地為職工服務,策劃、組織更有創新性的文體作品!睆埵レ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