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環境 > 疫情下的中國肖金光山東這年過得不尋常

疫情下的中國肖金光山東這年過得不尋常

發布時間:2025/4/30 9:49:59
中科白癜風四大惠民活動 http://www.txbyjgh.com/index.html

作者簡介:肖金光,山東省昌樂縣人,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濰坊市作家協會會員,昌樂縣作家協會會員。喜愛歷史,愛好文學,勞作之余,常拿筆記錄生活中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這年過得不尋常

文|肖金光

同村子里所有的人一樣,八十歲的二爺爺這輩子頭一回過了一個憋屈年:村子被封,成了一座“孤島”;村里的人不讓外出,外村的人不讓進來,本來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過的年,竟然被搞得冷冷清清,年不讓拜了,親戚不準走了,你說這是過的哪門子年?

二爺爺心思起來就有些窩火,怪來怪去,這都是那“新型冠狀病毒”惹的禍!讓好端端的過年變了味。

二爺爺一輩子就生了三個女兒。就因為是沒生下一個帶把兒的男孩子,年輕時曾被村里人戲稱作“絕戶頭”。絕戶就絕戶吧,命運的事兒,怨不得人。可誰知到了老年,比起村子里那些有兒子的同齡人來說,生活滋潤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這住房吧,二爺爺住的那三間磚瓦房,雖然不很高大寬綽,可屋里面被女兒們拾掇裝修得明晃晃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冬天有暖氣,夏天用空調,小日子過得舒坦敞亮。人上了年紀,平常日子里也就沒啥奢求,最愿祈盼的就是過年,女兒,女婿和外甥們一大幫子人涌進家門,這個喊:“爺娘過年好!”,那個吆喝“姥爺姥娘過年好!”,二爺爺聽著心里就舒坦。

大年三十,吃過午飯,在鎮上當干部的大外甥就捎著對聯和一些年貨進了門。二爺爺急忙迎了上去,拿眼一瞧,見他嘴巴上嚴嚴實實地戴著個大口罩,心里話:現在的年輕人就愛搞些花里胡哨的新時尚,你說這好好的天,憑白無故地戴哪門子口罩,怪不利索的。心里的話,沒說出口。

大外甥看姥爺一個勁兒地瞅自己的臉兒,心里也就明白了幾分,便摘下了口罩,“姥爺,前天縣里開會了,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這疫病人傳染人,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縣里要求我們鄉鎮干部,過年期間要人人在崗,防范那些從武漢市回家過年的人;還有上級要求我們告訴大家,過年期間嚴禁走親串門,大家伙都要待在家里自我隔離,同時還要勤洗手,出門要帶口罩。這不,今年的對聯我也撈不著幫你貼了,給你送來年貨得趕緊回鎮上去。”說完,大外甥便放下手里的年貨,又重新帶好口罩,急匆匆地走出了大門。

望著大外甥那出門的背影兒,二爺爺心里那個氣就不打一處來,心里話:這當干部的凈是糊弄人,你說那武漢市離咱這里大老遠遠的,那啥病毒還能傳過來,再說這過年就是拜門子走親戚的時候,叫你們這么一說,俺看這年也甭過了。

生氣歸生氣,可年還得繼續忙活,大外甥撈不著給貼對聯,那就自己貼。如今生活好了,別看二爺爺已上了歲數,可身子骨還硬朗著呢,他叫老婆子到爐子上熬好了面糊,便獨自一人在院子里貼起對聯來。

二爺爺正干得起勁兒,忽然村子里的大喇叭開始響了起來,二爺爺便停下了手中的活兒,支愣著耳朵細細地聽,“咱們村里的老少爺們請注意了,接上級的通知,受武漢疫情的影響,今年過年不許串門子拜年,不許出門走親戚,大家伙都要各自待在家里,打掃好自家里的衛生,勤洗手,要是出門辦事情的話都必須戴好口罩……”

“嘖,嘖,咋跟大外甥說的一模一樣。”二爺爺無心再細聽下去,繼續去忙著手里的活。

這人上了年紀,腿腳也不那么靈活了,等二爺爺把那門窗上都貼上了大紅對聯和過木錢兒,太陽已經西斜了,借著那抹夕陽的余暉,二爺爺又摸起掃帚,把院子里的旮旮旯旯都打掃的干干凈凈。這便站下身子,從口袋子里摸出根煙卷叼在嘴里,用打火機點燃著,隨即一縷淡藍色的煙霧便在他眼前裊裊地升騰起來。

等天黑下來時,二爺爺把一切該拾掇的活兒都干完了,這才遛達著進了屋。屋里的電燈早已拉亮了,照得滿屋子里明晃晃的,廚房里的二奶奶早已把年五更里吃的水餃都包好了,還順便多包了一些,準備這頓晚飯也下水餃吃。

二爺爺瞅望著老婆子下進鍋里的水餃還沒煮熟,這便一腚坐在客廳里的沙發上,順手又點上一顆煙,邊“叭嗒”著邊往那幾凈明亮的窗戶上看,就見燈影里那一溜貼好的大紅色的過木錢兒,在晚風徐來的吹拂里,上下起伏地飄蕩著,窗外不遠處的大街上,時不時地傳來幾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還夾雜著一些孩童們的歡笑聲,二爺爺聽著臉上就情不自禁地浮起了笑模樣。

吃過了晚飯,老倆口子沒有打開電視去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那晚會里的節目差不多年年都是一個樣,沒啥新鮮玩意,看俗煩了,還不如早早躺進被窩里歇歇。躺在被窩里一時半霎又睡不著,老倆口子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啦著呱,啦著啦著就啦到了有關庚子年里的那些事上來,二爺爺嘆了口氣,“甭怨這過大年里鬧瘟疫,過了年是庚子年,這庚子年里就肯出些邪毛鬼祟的事兒,聽老輩人講,那年八國洋鬼子進北京,年清朝末期遇上世所罕見的大旱,活生生地餓死了無數窮人老百姓;年全國大饑慌,那些年頭都是庚子年。”

聽著二爺爺說的那些不著調的呱,躺在一旁的二奶奶不由地撇了撇嘴,“老頭子你說的那些都已成了‘老黃歷’了,現在的社會這么發達這么好,只要大家伙都聽從上頭政府的按排,咱大外甥說的那瘟疫是掀不起大風浪來的。”

老倆口子正啦的起勁兒,忽然窗外響起了一陣密集的鞭炮聲,“睡吧,聽這外面放鞭的陣勢,保準已是十二點了,早睡早起來過年。”二奶奶便說便翻過身去,不大一會兒就響起了呼嚕聲。

二爺爺回想著白天里大外甥和大喇叭里說的話,翻來覆去的總是睡不著,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過去,沒多久,就又被鄰居家的鞭炮聲驚醒了,他拉亮電燈,看了看掛在墻上的鐘表,便急忙推擁了一下還在睡夢中的二奶奶,“老婆子,都四點了,都起來過年了。”

老倆口起床后,便忙活著下水餃,擺供品,敬柱香,發紙馬,放鞭炮,等吃過了年五更的水餃兒,天空中已開始朦朦朧朧泛起了亮。兩人這才忙不迭地換上頭年前女兒們給買來的新衣裳,二奶奶往客廳里的茶幾桌上擺放上了花生,瓜籽和高粱飴糖,二爺爺也拿出來了二十多塊錢一盒子的“藍八”煙,滿懷歡喜地等著那些小輩侄孫們來拜年,可等來等去,大門外的大街上一直是靜悄悄的,往年那你進他出拜年問好的熱鬧勁兒沒出現,直等到太陽有一桿子高了,二爺爺實在等不下去了,這便起身正了正衣襟,邁步來到了大門外四下里一瞧,見街巷子里冷冷清清的連個人影都沒有,只有家家戶戶門樓子上貼著的大紅對聯在陽光里熠熠地泛著光,二爺爺不由地顧自嘆著氣,“看來這本來熱熱鬧鬧的年真的被那瘟疫給攪黃了!”

二爺爺無精打采地轉身回了屋,重新坐回了沙發里,無可奈何地撕開了那盒自己平常日里舍不得抽的“藍八”煙,抽出一根塞進嘴里,一口接著一口地叭嗒起來。

瞅瞅天快響午了,二爺爺便吆喝著二奶奶拿來高壓鍋,正打譜把大年夜里供奉財神爺的那只笨公雞給燉上,好伺候著明天大年初二閨女們來時擺上桌,還沒等把高壓鍋放到燒炭爐子上,忽然他的那部老年手機的鈴聲響了起來,急忙拿起手機湊近耳朵兒一接聽,是那二閨女打來的,“爸爸,明天我們一家人就不回去給你和俺娘拜年了,等這場瘟疫過去了,俺們再補上。”

二爺爺心里一急,想說句什么話兒卻沒出口,剛把手機放下,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拿起來一看是大閨女的,老人心里一喜,本尋思著這當老大的明天準保來,可手機里傳來的話讓他的心立時涼了半截:大閨女家明天也不來了。

看看,仨閨女有二個來電話說年初二不來走娘家了,那俺打電話問問老三,要說這三閨女是最孝順了,二爺爺心里尋思著,隨手拔通了三閨女的電話,可誰曾想她回話更干脆:爸爸,我們明天也不回來了。

放下手中的電話,二爺爺心里感到空落落,本來昨天夜里沒睡好覺,這會兒就覺得滿頭昏沉沉的有點不好受,干脆躺在床上睡上一覺起。

等他一覺醒來,又見西邊的太陽快落山了。二爺爺便起身來到了院子里,有一搭沒一搭地隨便蹓達著,就在這時,村里的大喇叭頭子又響開了,“村里的老少爺們,為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堅決打贏這場消滅疫情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從明天起,咱們村子所有的出村路口,全部設立走親勸返點,希望全村人聽到通知后,都自覺遵守,老老實實的各人待在各人的家里,不要出來添亂子,在這里特別說明的是,不管誰家有與武漢方面人員接觸的人,都必須如實到村委里來匯報一下……”

聽著喇叭里喊著的話,二爺爺不由地有點心煩意亂起來,“吆喝,這陣勢咋越呼弄越大起來。”

第二天早上,外頭的天已大亮,二爺爺依舊是賴在被窩里沒起床。辦往年這大年初二的日子,他和二奶奶都是天剛蒙蒙亮就起床,掃地抹桌子,切肉摘好菜,忙里忙外地拾掇好,剛等著女婿和外甥們進門來。可今年倒是好,難得的一份清閑。二爺爺躺在床上一直磨蹭到大半響,這才起的床來,閑得無聊,就想到大街上去逛逛。

二爺爺走出大門口,抬頭望見滿天空中陰沉的厲害,麻溜溜的西北風吹的人身上有點冷,不由地裹緊了身上的衣襟,拽下了帽沿子包嚴實了頭,順著門前巷子便蹓達到了村里那條東西大街上,扭頭往村東口望去,就看村口那座小橋的橋頭上,被嚴嚴實實地堵上了一堆新鮮土,二個村干部正有模有樣地戴著口罩站在那兒值著班。“看來這回動真格的了”,二爺爺嘴里兀自嘟囔著,便轉身去往村莊西頭走,村子西邊的大路往西連著那條南北向的縣公路,平常日子里來來往往的人們特別的多,可今日兒卻一個人影兒也沒望見。

二爺爺蹣跚著一直朝前走,老遠就瞧見出村路的路口上站著好幾個人,待走進跟前這才看清楚,是村支書親自領頭在值班站崗。他們個個嘴巴上捂著大口罩,二根綴滿小旗的紅彩繩橫攬在大路的正中間,一塊豎立在路中央的木板上,貼著一張寫著毛筆字的大紅紙:走親勸返點。

二爺爺正想再往前湊湊看,沒成想那村支書轉身朝他迎過來,“二爺爺,過年好啊!”

“過年好!”二爺爺揚著笑臉應承著,心里話:這孩子可是今過年頭一個問俺好的人。

“二爺爺,現在疫情這么嚴重,上頭要求每個人都要待在家里別亂出門,天又這么冷,我看你老人家快些回家去吧!”

二爺爺望著那滿是認真的村支書,剎那間心里感覺有點不好意思來,忙點下頭,正想轉身往回走,忽然看到一輛黑色轎車在那二根攔路繩前停下來,隨著車門子的敞開,里面走下了三位戴著口罩,穿戴干凈整潔,晃眼一看就知道是當干部的年輕人,就見頭前的那個人彎腰鉆過那攔路繩,來到了村支書的面前,詳細詢問著這走親勸返點的工作情況,聽到村支書說沒有放進和放出一個串門走親戚的人時,很是滿意的點著頭,然后又十分仔細地朝站崗值班的人員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正想轉身離開,一晃眼,看到了一旁沒有戴口罩的二爺爺,忙走上前來關切地問,“這位老人家這么大年紀了還來值班?咋沒戴上口罩呢?”

他這么一問,弄的二爺爺更加不好意思起來,心里一急,競然脫口說起來,“俺家里還沒來得及買上口罩呢。”

站在一旁的村支書急忙向前打圓場,“這位是俺的二爺爺,老人家非常支持村子里的工作,怕俺們這些年輕人把走親勸返的事兒辦不好,特意前來照看照看。”

那人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好樣的,有像老人這樣的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咱們防范疫情擴散的工作一定會做的非常好!”說著話,那人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包新口罩,順手遞到了二爺爺的手中,“老人家,這包口罩送給你,你就留著自己戴吧!”

二爺爺接過那人遞過來的口罩,張口結舌的不知說啥好,身邊的村支書卻笑嘻嘻地搭上了話,“二爺爺,你還不趕快謝謝咱們的縣委書記!”

“什么?是咱們的縣委書記。”二爺爺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一眼不眨地望著那個轉身離去的身影,頓時一股暖流涌上了心頭。

懷揣著縣委書記送給自己的那包新口罩,二爺爺滿是感動地回到家里,一進門就喊:“老婆子,咱們也要聽從黨和政府的號召,安安穩穩地待在家里,過好這個不同尋常的新年吧!”

“那你覺得不憋屈了?”二奶奶掩著嘴兒偷偷地笑。

“不憋屈,不憋屈,這都是為了自己好,也是為了大伙兒好!應該的,應該的”二爺爺不由得紅了臉,滿是愧疚的小聲嘟囔著。

不遠處的村子里,時不時地傳來幾陣清脆的鞭炮聲,給這異常冷清的鄉村泛溢起了一抹歡快的喜慶氣息。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hj/21580.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