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素質教育該怎么辦?看下中學校長如何說?
央視網消息:“減負”這個詞熱度始終不減,作為校長,又是怎么看待學生的壓力情況呢?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不重?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表示:“雖然對個體而言,學業負擔都會有差異,但如果我們從群體、從目前中小學生負擔的整體水平來判斷的話,我認為是偏重的。我們學校的學生從來都是嚴格保證每天都能夠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覺得這個可能嗎?現實嗎?這個質疑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學生的負擔整體上還是比較重的。連最基本的底線睡眠時間——小學生滿10小時,初中生滿9小時,高中生滿8小時,都成為了一個奢望。”
作為高中校長,學生要達到的最重要的目標是“高分”還是“素質全面”?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應試壓力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如影隨形;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否處在絕對的對立面?高分和素質,如何二選一?幾位校長給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山東省昌樂二中校長趙豐平表示:“高分是我們真正素質教育伴隨著的副產品,它不是我們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清華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說:“我們可以要求每一個孩子的素質都很全面,但是并不見得每個孩子都考一樣的分,這說明什么?說明素質好壞,能力強弱,它本身是因人而異的。”
從校長們的發言看出,素質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成績好壞只是外在表現,考試排名取決于環境,發展素質教育和應試并不沖突,而是砍柴前的磨刀,發芽前的沃土,單純的應試無法滿足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需求。
高考壓力下時間緊迫,孩子們需要到校外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嗎?
大家對于學校課程的認識可能都是老幾樣,語數英,物化生,史地政,再加上體育課上跑跑步、打打球,還能有什么花樣呢?唐江澎校長自豪地介紹了學校在體育方面的課程設置——“我們的體育課有23種。我們用一流的場館設施,換取課校外的專業的團隊來給我們提供教練與課程支持。
”王殿軍校長:“除了體育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
功夫在詩外,這樣的活動看似和應試無關,卻又在一點一點為孩子們積累著驚人的精神財富。或許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分數不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但除了空談,學生們更需要學校的實際行動來讓他們切實地體會到:原來這個世界如此有趣,我的未來尚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