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姚雙玉濰坊報道
8月31日下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走進濰坊制造業主題系列記者見面會第十二場,由省、市等十余家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走進昌樂縣,近距離感受濰坊高質量發展的新變化、新成就。
昌樂,古寓昌盛安樂,位于環渤海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群交匯點,是著名的藍寶石之都、西瓜之鄉、古火山之城和教育名縣,總面積平方公里,人口58.4萬,轄11個鎮(街、區),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等。
近年來,昌樂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大力發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倡樹“誰貢獻大就支持誰多、誰貢獻多就支持誰大”的發展導向,全力加快富裕和諧幸福昌樂建設。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長10.7%;今年1-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產值、營業收入、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2%、13.6%、.1%;工業用電量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全市第1。
聚焦工業“強根基”,打造產業新高地。深入實施“工業立縣、工業強縣”戰略,造紙包裝、高端化工等傳統產業勢頭強勁,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塑料塑膠、綠色鑄造等特色產業蓬勃興起,凝心聚力打造產業集群,形成了“4+3+7”優勢產業布局。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2家企業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百強,3家企業進入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十強,12家企業進入全市民營企業百強,先后培育瞪羚企業6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0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3家、數量濰坊市第二。擁有4家上市企業,陽光紙業、英軒實業、元利化學等一大批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全國首位。今年我縣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家,數量列16縣市區第4。精華粉體獲評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全市僅2家。6月份成功舉辦全省造紙行業年會暨推進造紙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大會。
聚力項目“強引擎”,構筑發展硬支撐。1-7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7.7%,增幅列全市第4位。總投資.8億元的12個項目入選省級重點項目,日科化學8萬噸綠色無醛裝飾板等3個項目新增補為省級重點項目。建立項目包保和要素資源配置機制,幫助92個項目破解了資源制約問題。3月份,總投資.9億元的52個項目舉行了春季集中開工;7月份,總投資億元的40個項目舉行了夏季集中開工;總投資.7億元的17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華電濰坊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列入省“十四五”電力規劃。投資30億元的陽光90萬噸集束包裝紙板及高檔箱板紙、投資19.25億元的元利產業鏈延伸項目能評獲批。
優化環境“強磁場”,服務企業更貼心。今年來,我縣扭住重點、抓住關鍵,靶向施策、精準發力,打造“強磁場”,聚焦服務效能提升,積極探索“無證明城市”建設,爭取全省“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運行試點,創新推行政務服務下沉、“拿照即營業”、市場主體歇業備案等服務模式;針對疫情影響,率先實行“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為中冶煤炭公司順利辦理營業執照跨國審批業務,發放全省首張道路運輸經營許可電子證照。圍繞國務院“33條”、省三批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開通《政策直通車》專題欄目,組織12個經濟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解讀惠企政策,擴大政策知曉度和覆蓋面,落實減稅降費4.6億元,惠及市場主體5.2萬戶次,為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9萬元,為家企業減征失業保險.5萬元。強化“墻內事經理辦、墻外事政府辦”服務理念,扎實開展服務企業工作,對個企業(項目)落實名機關干部包靠服務,幫助解決問題余個,努力為企業發展解好難題,辦好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