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王延斌一口咬下去,多汁、沙瓤、甘甜的西瓜美到心里。這不是普通土質產出的西瓜,而是在火山土質上種出來的。火山土種出甜西瓜?這還不是全部。在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山東中部小城昌樂,豐厚的火山土壤孕育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個脆甜的西瓜,更有小米、小南瓜等優質農產品。火山爆發,火光沖天,那高達度的熔巖噴出像滾燙的鋼水一樣摧毀著一切……人們的印象里,火山是熾熱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當火山與優質農產品原先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事物,以因果關系呈現在世人面前時,自帶超級網紅氣質的超級IP“火山農業”來了。十月份,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不遠千里,提前趕赴首屆中國火山農業峰會現場。在昌樂,這位見多識廣的火山地質專家對當地“火山農業”的參觀調研印象深刻:我搞了一輩子火山研究,但這里發生的一幕幕場景,火山能為經濟服務,讓人感到興奮。這種興奮,也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白志達教授想要表達的:在火山土壤里孕育發展優質農業,這里發生的一切讓人震撼。這位著名火山地質專家甚至斷言,“昌樂火山農業的提出是中國農業地質的創舉。”火山農業是什么?其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AI、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如何介入火山農業?昌樂的探索是否可復制?眾多院士、教授專家對此展開探討。噴出來的藍寶石從濟南出發,沿著濟青高速一路向東,大約公里之后,進入昌樂。很多人聽說這里,大概從“中國藍寶石之都”、“中國西瓜之鄉”開始的。但這里還擁有另一張深藏不露的名片——國土資源部批復的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被住建部確定為國家自然遺產之后,這處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成為繼中華泰山和濟南名泉之后,山東省第三處國家自然遺產。深20多米、直徑60米的圓錐形火山口,數萬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云天……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并不是第一次到昌樂。在他看來,在那場千萬年之前、洶涌澎湃的火山噴發活動中,熾熱的巖漿在接觸地球表明的那一剎那,部分熔巖和氧氣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三氧化二鋁,也就是人們常見的藍寶石。從在這里發現第一顆藍寶石起,這片平凡的土地瞬間就變成了尋寶者的新大陸,因為這里的每一塊泥土和巖石中都有可能深藏著一顆價值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藍寶石,“中國藍寶石之都”名副其實。科技日報記者到達當地時,正值中國(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開幕,全國近家品牌珠寶展商,攜帶各類金銀彩寶、翡翠飾品來到這里,晶瑩剔透的美麗顏色,栩栩如生的奇特造型……這一切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萬物存在著兩面性。一方面,火山爆發摧殘了萬物,另一方面,它也在孕育著生命。環顧全球,在日本,富士山地區的火山土壤適合種植桑樹,養蠶業發達;在歐洲,維蘇威火山地區盛產葡萄,釀出的紅酒回味悠長。正是因為火山的“兩面性”,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嘉麒院士在昌樂發出了“開發火山資源,發展火山經濟”的呼吁。舌尖上的“秘密”身處“全國第一大西瓜種植省”山東,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為標簽的昌樂西瓜好吃。昌樂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西瓜作為該縣農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年產值突破24億元,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連續11年位居全國西瓜品牌價值第一名。在好吃、品牌價值奪冠之外,人們并不知道這種好吃與土質和科技息息相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昌樂極為罕見的火山資源,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大大小小的古火山近百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白志達認為,這里獨特的火山土壤富含鐵、鈣、鎂、鉀、磷、硫、硅和其他微量元素,豐富的組合為農產品提供了難以比擬的營養。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劉嘉麒院士認為,這里原先的火山灰和火山巖風化,變成土壤,成為孕育當地農產品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水、陽光、溫度等也不能缺少。長久以來,勤勞樸實的昌樂農民依托獨特的火山土壤,生產出了包括火山西瓜、火山小米等鮮美的農產品。當然,地處善于創造農業發展模式的濰坊,昌樂人善于將高科技與火山農業結合,孕育出不同的農業形態。“西瓜院士”的新陣地在位于縣城西南部的西瓜科技示范園,參觀者發出一陣陣“想不到”的感嘆。這里的西瓜各式各樣,有拳頭大的“蘋果西瓜”,有袖珍的“拇指西瓜”,有黃皮紅瓤的特色西瓜;這里的西瓜不是躺著長,而是站著長,豎著長;這里的西瓜住“陽光房”、吹“空調”、睡“吊床”……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許勇告訴記者:這里應該是我們國家北方地區保護地西甜瓜生產最大的產區,不管從規模、效益或生產技術水平,都是代表全國的最高水平。“最高水平”的出現,代表著火山農業的潛力。正如院士所言,火山地質為優質農業的孕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科技也必不可少。這里與我國西甜瓜界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院士成立了“山東省院士工作站”,與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成立了設施西甜瓜品種研發中心,與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德國拜耳等知名院所企業合作,引入新品種、新模式,實驗新技術、新成果,為“火山農業”注入新活力。“獨特的火山土壤地質,特定的地形、地理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加上傳統經驗、現代技術孕育出了優質的‘火山農產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白志達表達著期望:這里的摸索、實踐可為中國火山農業發展探出一條路子來。來源:科技日報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編輯:劉義陽審核:管晶晶終審:冷文生
火山農業強勢走紅科技助力打造新業態
發布時間:2024/11/7 12: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