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昌樂縣寶通中學基于“學教評一致性”的課堂觀察常態進行。出課的是七年級數學孫爽老師,她展示并提供大家研究的課例是七年級下冊《圓》一課。
1課前會議環節
課前會議時,主備人孫爽解讀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評價任務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等,項目組人員針對教學設計討論,提出合理建議。然后根據觀課分工,明確觀課任務。
2課中觀察環節
課中觀察階段,所有觀課老師深入小組觀課,全體無課教師列席聽課,老師們根據觀課分工認真聽課、認真記錄,為后邊的議課掌握第一手資料。
3課后反饋環節
課后議課環節,出課的孫爽老師,結合授課實際,說教學執行情況,對教學設計與授課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問題。評課老師從學生的學、老師的教以及達標情況,基于收集到的客觀信息,有證據地對自己的觀課點進行反饋,幫助出課教師改進提升。
課堂觀察打通了備課上課“最后一公里”,讓教學評價更加科學高效。在這種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上,老師們發現,所有的課堂教學評價都是由課堂觀察獲得信息決定的。全校教師將乘市縣課改的東風,在“學教評”一致性課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創造更大成果。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