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美景 > 一幅畫,4個億七位名家題詩,王蒙題款

一幅畫,4個億七位名家題詩,王蒙題款

發布時間:2021/8/3 12:41:35

一幅畫,四個億!

準確地說,是4.億!

你能想象一幅描繪搬家場景的古畫,

竟值4個億嗎?

這就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圖》

移居,顧名思義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搬家。這大概是歷史上最貴的搬家了吧~

那么,搬家的人是誰?為什么這樣一幅畫作可以拍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天價!

《稚川移居圖》畫了什么

《稚川移居圖》描繪了東晉人葛洪攜帶家眷移居羅浮山,修道煉丹的故事。

葛洪何許人也?他搬家的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為何竟能流芳千古?

葛洪,東晉著名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因立功屢次被升遷,但在政治昏暗、社會動蕩的情況下,他看破紅塵,一心修道,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虛無。之后主動申請去廣西做個小官,但過廣州時,剌史鄧岳挽留,乃止于羅浮山煉丹。

當時葛洪尤其受一些儒、道家傳統士人的歡迎,是他們抒發胸中塊壘郁悶的對象。

而王蒙就是把葛洪作為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和靈魂偶像,因此借景抒情,畫了這幅隱逸山水畫。

整幅畫,從布局上看,多采用重山復嶺,縈回曲折的體勢,山高林密、澗曲谷深,一派宏深俊偉的氣象。

▲搬家一行人

畫中騎在牛背上的是主人公葛洪,只見他身穿道袍,神情專注于手中的書卷,邊走邊看。他身后,妻子和幾個孩子同騎在牛背上,小的孩子被抱在懷里。

隨葛洪夫婦一起移居的,還有幾個仆人,他們或提著雞籠,或牽著牛羊,或挑擔負重。

▲手持畫卷的葛洪與照料孩子的妻子

一路崇山峻嶺,飛瀑流泉,幾間茅草屋掩映在深山之中。

屋前的庭院里,先行到達的仆人,在打掃庭院,迎候主人的到來,畫面十分有感染力。畫卷上方留白處,可見王蒙題款以及七位重量級名家的題詩。

整幅畫運用焦墨,間淺赭色。峰巒疊嶂,樓閣參差,整個畫面顯得生動細膩,筆墨沉酣,不愧為王蒙的成熟代表作。畫卷上方留白處,依稀可見王蒙題款,以及七位重量級名家的題詩:

▲韓性款題詩,鈐印:明善、子孫世昌

▲樂遠款題詩,鈐印:平生真賞

▲陶復初款題詩,鈐印:介軒老人

▲倪瓚款題詩

▲陸居仁款題詩

▲錢岳款題詩,鈐印:金蓋山人

▲陳則款題詩,鈐印:陳則之印

《稚川移居圖》歷盡人世滄桑

王蒙《稚川移居圖》原是蘇州顧文彬過云樓舊藏之物,著錄于《過云樓書畫記》卷六《畫類二》,名曰《黃鶴山樵稚川移居圖》。

19世紀后半葉入藏蘇州過云樓顧家后,數十百余年間有了一段充滿戲劇色彩的曲折傳奇。

據載此畫極得顧家珍重,庋于深閣,旁人輕易難得一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移居圖另外一個版本《葛稚川移居圖》

先是年8月,日本轟炸蘇州,顧家園林被毀,顧家在炮火中將藏品連夜倉皇轉移至上海租界。

此后,《稚川移居圖》也曾數度差點毀于一旦。

何以拍出4億

一來首先是該畫是一幅保存完好,擁有近八百年歷史的元代畫,顯得彌足珍貴,難遇難求。

▲王蒙《松林寫作圖卷》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王蒙《秋山草堂圖》

二者此畫作者是一向被視為“元四家”之首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趙孟頫言傳身教,又得飽覽趙氏所藏前代名跡,故其畫藝高超。

而《稚川移居圖》是他深具個人藝術特色的成熟之作,也系其迄今尚流于民間而極為罕見的最重要的真跡。

▲王蒙代表作《青卞隱居圖》

當然《稚川移居圖》如此珍貴還有一個原因是,表面上畫得僅是一個搬家的故事,是一幅山水畫。

但表現出的是一種歸隱的閑情逸致、一個高風亮節的故事,是王蒙借畫抒情的作品。

▲王蒙《秋山草堂圖》

也就是這樣,《稚川移居圖》以其精妙的筆墨、傳奇的身世、深刻的內心真實寫照,在歷史風雨中輾轉八百年后,一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毫無懸念地以4億高價拍出,實屬凝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國之瑰寶。

來源:畫廊

——往期經典,點擊文字直接閱讀——

   傳播經典

北蘭亭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mj/11666.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