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的垃圾投到紅桶里。”
“塑料瓶子等能賣錢的放藍桶。”
“廚房菜葉子易腐爛的要放到綠桶。”
“我答對了!”
“我也答對了!”
……
昌樂垃圾分類宣教中心的“垃圾分類大灌籃”板塊。
6月25日,位于昌樂縣寶都街道昌盛社區的昌樂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幾名小學生圍在垃圾分類卡通墻畫前玩得正開心,隨著一個個問題被答對,一陣陣歡呼聲也隨之傳出;特別是在“垃圾分類大灌籃”板塊,他們對照墻上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桶進行沙袋投籃游戲,每丟入一個沙袋,都樂得手舞足蹈。
這是昌樂縣扎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小妙招,通過寓教于樂,讓廣大群眾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掌握分類方法、促進分類習慣養成。目前,該縣已建設2處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實行白天全程開放,再配備宣傳影像、圖片、文字說明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較為直觀地向群眾宣傳了生活垃圾分類知識。
在五圖街道庵上湖村,通過積分制管理制度這一“妙招”,讓生活垃圾分類與村民的日常生活有了更緊密的聯系。日前,記者走進該村一探究竟。
“上個月,咱家的生活垃圾分類積分怎么被扣了1分。”在村民胡效富家,他拿著手機掃描門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