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時間,一家三級建筑企業晉升為具有特級資質的大型企業,創造了全國民營建筑企業資質晉升的最快紀錄。
十三年時間,承建各類工程遍布全國各地,質量、安全和進度樣樣爭先,獲得國家、省、市等名牌工程多項。
十三年時間,聘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農民工數以萬計,所有工資全部及時支付,從沒有拖欠過農民工一分錢。
十三年時間,堅守“報效國家,回饋社會”的企業使命,修路70多條、建橋40多座、建學校30多個,累計捐款八千多萬元。
十三年之前,臨危受命接管困難企業,面對外債不躲不避,拿出自家房產證抵押貸款去還賬;十三年后,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建筑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卓越領導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濰坊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他管理的企業被評為全國AAA級信用企業、山東省誠信企業、山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連續三年進入山東省建筑業綜合實力三十強。
他就是堅持誠信為先、演繹創業傳奇的山東華邦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本明。
氣:瞞家人押房貸款替公司還債謝恩
趙本明出生在農村,是農民的兒子,他為人誠實,做事扎實,生活的艱難困苦磨煉了他的意志,十幾歲起就干起了泥瓦匠,提泥、壘磚、抹灰、綁扎鋼筋樣樣他都干過,再苦再累的活他都爭第一、拿頭獎。
4年11月在企業改制中,趙本明臨危受命擔任了青州華邦建筑安裝有限公司經理,當時公司資金匱乏,人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經營范圍單一,對外還欠下了五十多萬的外債,面對紛紛上門討債的人,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深知掙錢不易要錢更難。面對外債他沒有推脫,更沒有不理睬,在安撫要債人員的同時,他瞞著家人拿出房產證到銀行辦理了抵押貸款。拿到貸款后,他一一到討債者家中登門還債,并向當事人表示感謝。
很短時間內,五十多萬的欠款如數歸還,令討債人員十分感動。大家知道趙本明的為人,紛紛表示要繼續與他的企業共同擔當、合作共事,有的甚至墊資為公司供應建筑材料。在大家的支持下,他對外嚴守誠信,對內狠抓管理,企業一步一個新臺階,9年成立山東華邦建設集團,年晉升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年晉升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
目前,山東華邦建設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建筑、開發、園林、市政、建材生產、物業管理、建筑勞務等于一體的全國大型企業,擁有各級各類資質50余項,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榮獲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筑業成長性百強企業、全國建筑業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等各類榮譽稱號余項;趙本明當選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濰坊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被評為全國建筑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山東省優秀企業家。
驚:大錘砸碎問題墻瓦刀砌筑樣板房
在建筑行業內趙本明講誠信有口皆碑,特別是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他態度更堅決,一點不留情面,堅持以工匠精神鑄造精品、追求卓越。
年公司承建了青州市南陽河組團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用磚形狀很不規則,雖然符合建筑質量要求,但建筑墻體不是很美觀。當時整層樓的二次結構砌體已經完工,趙本明發現后很是惱火,他對全體施工人員說:“一個項目,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施工單位,不管是質量、安全還是進度,我們都要拿第一。”
他找來大鐵錘,當著所有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面,把整層樓的二次結構墻面全部砸碎,然后親自拿起瓦刀,帶領施工人員將砌體用磚在撒有細砂的木板上仔細打磨,砌筑了一間樣板房,讓施工人員以此為標準砌筑。
當地住建部門把這種做法稱為“磨磚精神”,并在全市廣泛推廣。后來這種“磨磚精神”一直在華邦流傳,并被發揚光大。
年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承建了泰安市開元盛世小區“和園工程”、“御園工程”,工程總造價2.7億元。施工過程中,甲方條件非常苛刻,給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難,左右為難的項目經理找到董事長趙本明,想撂挑子停止施工。趙本明不由分說:“既然簽訂了合同,就要好好信守,絕不能半途而廢!”他每個月到現場開一次調度會,解決現場施工難題,并從濟南、青島等地調配中堅力量,充實到該項目管理隊伍中。他的真心誠意讓甲方深受感動,甲方隨即表示精誠合作,最終項目按照預定工期竣工。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集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企業誠信經營管理制度,業內人士都覺得與華邦合作心里踏實。目前,集團業務遍布全國,每年承攬各類大中型工程近百個,精品工程不勝枚舉,共獲得“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程”、“泰山杯”、“鳶都杯”等各類名牌工程多項,被評為全國AAA級信用企業、山東省誠信企業、山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敬:誠信溫暖民工心不拖工資一分錢
年,趙本明在工地檢查時,了解到一位來自安徽偏遠山區的農民工張立永,為了給家里人攢錢,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生醫院。趙本明緊緊握著這位農民工兄弟的手,親自送他醫院住院治療,并墊付了所有醫藥費用,生病住院期間的生活費照常發放。
年,家住邵莊鎮的農民工宋若琳家里失火,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被燒了個一干二凈,趙本明立即安排專人給宋若琳家中送去五萬元,幫助他重建家園。
青州市魯圣建筑公司經理宋若泉,十多年前是青州當地一名普通農民,是華邦的一名農民工。在華邦工作期間,他深深地體會到了跟著趙本明干活收入有保障,他年年奮戰在施工一線,后來不僅脫了貧致了富,還創辦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越做越大,每年都招聘季節性農民工幾萬人次,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收入少、不富裕、離家遠、生活不方便。趙本明作為土生土長的優秀企業家,對農民工有著特殊的感情,關心他們的生活疾苦,對他們的收入從不拖欠。為不漏發、不錯發每一位農民工工資,他親自主持制訂出臺了《關于切實保證農民工工資的實施辦法》,要求對所有項目經理都從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個人履歷等方面嚴格篩查,對項目部所用農民工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工資按個人實際出勤天數每月一發放、每季一結算、半年一小清、年終全部結清,當月月底各項目部一律將所發農民工工資表連同出勤表交集團審查存檔,并作為工程進度撥款的基本依據。
這些措施的實施,使農民工工資真正有了保障。多年來,公司聘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農民工數以十萬計,從未出現一起拖欠工資的現象,工資及時發放,相應保險交足交全,僅年就發放農民工工資4.6億元,切實維護了農民工應得利益,公司被評為全國優秀建筑勞務企業。
贊:富了不忘己初心累計捐款八千萬
“報效國家,回饋社會;筑夢華夏,惠澤家邦”是山東華邦建設集團的企業使命,也是趙本明自己的初心。他經常說:“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一個特別優秀的企業,一定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楷模。”他說到做到,十幾年來始終為群眾著想,替群眾辦好事、做善事,修橋、鋪路、支持公益事業,先后設立青州二中獎學金、困難職工幫扶基金、醫院、捐購校車、公共自行車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大大小小修了70多條公路,建了40多座橋,承建了30多個學校,累計捐款達余萬元。8年汶川地震,他第一時間組織幾十名工人趕赴災區,歷時六十個日日夜夜,搭建余間臨時板房,為當地災民迅速安置貢獻了力量;十幾年來堅持為東張村、南辛店村、宋家莊村、西臺頭村等村莊70歲以上老人發放過節物資,從未間斷。
年受溫比亞臺風影響,濰坊多地特別是青州市西南山區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面對災情,趙本明挑選12名精明強干的職工和6臺性能最好的大型機械,組成緊急救援小分隊,連夜趕赴王墳鎮災區投入搶險救災。救援小分隊連續作戰3天2夜,硬是將20多公里的王仰路打通,沿途20多個村的村民與外界恢復了聯系。在抗災救災中趙本明組織施工隊伍搶先為災區修橋鋪路,累計捐建道路20余條,橋梁12座,并向青州、壽光、臨朐、昌樂等地累計捐款1余萬元,山東華邦建設集團黨委被授予山東省抗災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災后重建中,趙本明主動向政府請纓,承建了廟子鎮橫蘭新村、王墳鎮王墳村、王墳鎮澇洼村的整村遷建任務,誓將三個工程建成山東省、濰坊市優質工程。目前三個整村遷建項目進展順利,在濰坊市全部遷建村項目中率先封頂、提前封頂,預計將提前1個月竣工交付使用,讓災區群眾提前入住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