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3月18日電“引入商業保險保障機制后,設施遭受自然災害和機械損壞、電氣事故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以及搶救設施支付的費用,將由中國人壽財險承擔,及時幫助管護和維修。”山東省蘭陵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志乾表示。
據介紹,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臨沂市蘭陵支公司與蘭陵縣農業農村局簽訂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施保險合同近日起保生效,將為蘭陵縣4萬畝高標準農田設施提供萬元的管護及維修保障。
這是中國人壽財險發揮自身職能作用,護航春耕備播、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隨著農業保險成為我國強農、惠農、富農的重要金融工具,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服務支持春耕備耕方面,保險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拓展春耕農作物承保面
王志乾表示,年中央一號文件重磅發布,強調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階段性任務。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機井及全部配套設備作為露天的農業澆灌設施,因缺乏管護費用,損毀后得不到及時有效修復,導致設施功能發揮不充分,直接影響了春耕生產進度和質量。
據了解,今年春節前,人壽財險在全國各級機構開展了“進鄉村、進農戶、進田間”活動,了解農民真實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保障、防災和科技服務。
“我今年種了10畝大蒜,人壽財險提供的保險既保種植又保價格,政府還承擔大部分保費。參加保險后,不管是發生種植風險還是價格下跌,都穩賺不虧,我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開展春季生產和加強田間管理的信心更強、勁頭更足了。”蘭陵縣蘆柞鎮剡子官莊村蒜農高紅光不無感慨地說。
據介紹,圍繞“擴面、增品、提標”,人壽財險重點做好中央對地方“以獎代補”特色農產品保險、“一縣多品”地方財政補貼特色業務。今年以來,人壽財險蘭陵支公司共承保辣椒目標價格、大蒜種植、大蒜目標價格保險10.99萬畝,為1.28萬戶次農民承擔種植、價格風險2.46億元,當因天氣、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導致大蒜減產,當大蒜、辣椒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公司負責經濟賠償。此外,公司還針對春耕生產的特點,在參與傳統農業保險、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收入)保險,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廣大農戶的農險保障需求,積極匹配保險產品,最大限度滿足春耕期間農戶農險需求。
據統計,目前,該公司已推出在售產品余個,涉及天氣指數、價格與收入、“保險+期貨”、區域特色、碳匯指數等多個種類,在恢復生豬生產、穩定蔬菜供給、機械化生產等多領域提供風險保障,進一步拓展春耕春種農作物的承保面與保障水平。
多方聯動助力春耕
“今年,我是通過生豬保險保單拿到的農村商業銀行授信,農險保額50%的銀行授信額度投保信用保證保險,保單生效的同時萬元銀行貸款到手。”山東省昌樂縣養殖大戶胡先春出現資金短缺時第一時間想到了人壽財險的“農險+保證險+銀行”業務,這也及時滿足了他的融資需求。
長期以來,農民種植、養殖業資金短缺是影響和制約春季農業生產的“卡脖子”問題。為解決這一困境,人壽財險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實行政府、銀行、保險多方聯動,一方面,通過農險保單質押為涉農貸款提供增信,解決貸款難、貸款貴難題,為廣大農戶春耕備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通過在國壽“i農險”和國壽“i農寶”兩大APP設立專欄、利用協保員等團隊資源大力宣傳等方式,推廣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平臺,全力支持農業生產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
據了解,近期,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已與建行山東省分行等9家銀行簽訂“保險+信貸”合作協議,需要融資的農戶通過上述方式可以及時化解資金困難。
科技助力提升農險服務水平
通過科技賦能,保險業不斷提升農險服務和保障水平。
人壽財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推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提升農險服務效率。目前,基于近地遙感技術的種植險近地遙感系統、基于區塊鏈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養殖險四方聯動線上平臺、基于激光雷達技術的森林“火易見”系統,均已投入運行。
在種植險方面,公司通過遙感技術應用,實現星聯網、氣聯網、視聯網三網聯動的數字農險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養殖險方面,通過AI識別、電子簽名等技術的應用,實現養殖險全流程“數字化運行”“無接觸服務”。
在森林險方面,引入遙感技術,通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實現對森林火災早發現、早定位;依托區塊鏈、移動互聯等技術,打通信息采集、驗標、核損等環節全流程線上服務,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農險理賠水平,服務農業生產的能力、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如通過推廣生物特征AI識別技術,全面規范養殖保險系統流程操作,智能稱重、智能測量等功能,實現了農戶自主線上投保和理賠。
編輯:蔣梁
審核:李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