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按照融合發展思路,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以產業為主導,圍繞全域統籌、突出特色、示范引領三個方面,通過資源整合、功能疊加、政策紅利等措施,加快推動特色小(城)鎮建設進程,努力把特色小鎮建設成為我市產業轉型新引擎、城鄉融合新紐帶、鄉村振興新平臺和文化彰顯新名片,為生態宜居美麗新濰坊建設提供助力支撐。今年,我市的九山薰衣草小鎮等5個特色小(城)鎮入選“山東特色小(城)鎮典型案例”,數量居全省第一位。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特色小鎮27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9個、市級17個;省級新生小城市試點鎮1個、省級重點示范鎮3個。堅持全域統籌,推進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我市將特色小(城)鎮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首要工作,立足各縣市區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構建國家、省、市特色小鎮層級體系。注重在城鎮、近郊和農村等不同區域布局不同類型的試點項目,強化多功能復合,促進實現集中培育、高效發展。發揮規劃引領,在全省率先編制《濰坊市特色小鎮發展規劃》,對我市12個典型創建案例進行規劃提升,6個省級特色小鎮進行精細規劃編制,為全市特色小(城)鎮建設提出科學指引。各縣市區做好與城市(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銜接,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配套項目和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抓好制度完善,制定印發《濰坊市新型城鎮化優化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聚焦全域一體化,促進中心城市和縣城及小城鎮協同發展。對標學習浙江先進經驗,出臺《濰坊市特色小鎮創建實施細則》,為各級培育創建特色小鎮提供指導和遵循。堅持突出特色,推進特色小(城)鎮差異化發展。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區域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確定契合特色小(城)鎮的主導產業,著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發展新格局。實施分類引導,堅持一鎮一業、一鎮一品,依據全市特色小(城)鎮主導產業門類,劃分文化旅游、生態旅游、傳統產業提升、現代農業、信息創新、裝備制造六大類別,分類引導建設。突出聚能實效,各特色小(城)鎮定期制定年度建設發展計劃,圍繞一個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抓好“雙招雙引”,加快推進小鎮發展,推動城鄉融合進程。目前,昌樂縣新能源汽車小鎮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集群;寒亭區總部經濟創新小鎮入駐知名企業余家,吸引資金多億元。堅持示范引領,推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搶抓機遇,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優勢,積極爭取建設用地指標及省市級獎補資金,進一步加大10個列入創建名單的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力度。同時,引導各縣市區落實主體責任,優先向特色小(城)鎮招企引資、落實用地、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增強內生動力,加快推進特色小(城)鎮資源聚集、要素集中、功能聚合,努力在率先發展上下功夫。其中,安丘新安齊魯酒地小鎮,集“文化創意、旅游體驗、教育培訓、運動休閑和健康養生”五大主題功能區于一體,著力打造“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特色產業小鎮,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亮點。打造示范典型,堅持產鎮融合、城鄉統籌,以國家、省、市三級試點示范為引領的特色小(城)鎮建設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年全省個省級特色小鎮績效評價中,我市有3個進入排名前15,在全市范圍內發揮了標桿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濰坊市特色小城鎮創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發布時間:2023/3/19 16: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