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8日,經濟日報連續3天刊發《齊魯不凡》系列調研報道,報道了農業強市山東濰坊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為總抓手,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新路徑的實踐。報道刊發后,在山東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濰坊市副市長馬清民表示:“《齊魯不凡》系列報道全面準確地反映了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五彩畫卷,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規律趨勢。看完報道,我們深受鼓舞。”
“我們把種子研發放到頭等重要的位置,經過努力,在濰坊,國產種子現已逐漸代替洋種子,一些品種更是走向全國。”濰坊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陶金先表示,“十四五”時期,將致力于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加大優質種子研發力度,實現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的夢想。
“讀了《齊魯不凡》系列報道,我們干勁更足了。大棚就像工廠一樣一刻也離不開電,作為菜農的‘電保姆’,保障大棚安全可靠供電,我們責無旁貸。”國家電網壽光市供電公司洛城供電所安全員張曦說。
“《齊魯不凡》系列報道充分肯定了安丘的出口農業優勢,讓我們對如何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安丘市委書記李新閣說。
農行壽光支行上口分理處主任牟欣楠說:“作為基層網點負責人,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菜農,看到壽光蔬菜與‘壽光模式’的騰飛,更加堅定了服務‘三農’的信心和決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子會越走越寬闊。”
《齊魯不凡》系列報道還反映了昌邑市探索農業規模經營發展讓農民得實惠的做法。昌邑市委書記呂珊珊說:“作為‘三個模式’的參與者、實踐者,我們對農業充滿了感情,也有許多期待。我們將積極創新、大膽探索,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貢獻力量。”
“《齊魯不凡》系列報道對我們摸索出的‘濰坊模式的昌樂路徑’給予充分肯定。”昌樂縣委書記劉裕斌說,“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推廣‘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努力形成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格局,走好鄉村振興的每一步。”
標準制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齊魯不凡》數次提及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黨組書記、主任付樂啟說:“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立足濰坊,抓好設施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研制和推廣這個關鍵,為在全國推廣應用標準提供濰坊示范和樣板。”
山東省委農辦主任、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說:“《齊魯不凡》系列報道圍繞‘三個模式’深入調研、全方位報道,為山東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這必將進一步激發山東‘三農’干部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工作熱情和激情。”李希信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個模式”的肯定,是對山東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探索新路徑的鼓勵和鞭策。今后,山東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大膽探索、繼承創新,讓“三個模式”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征程中,展現出卓爾不凡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