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周建亮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進化的表現,一個個項目就是記錄這一過程的載體。地鐵建設不僅連接了城市的物理空間,也開啟了嶄新的發展空間。
二季度伊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全面起勢,“軌道上的青島”可謂摁下“快進鍵”,一批項目的迅速鋪開,形成了生動的發展場景。
年,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攻堅項目共有24個,計劃總投資約億元。其中,地鐵建設項目11個、市政道路項目2個、TOD開發項目11個。4月1日下午,在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二季度集中開工儀式上,三期規劃項目8號線支線、15號線一期和北客站東西廣場項目吹響建設號角,地鐵建設及沿線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實現良好開局。
地鐵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的交通發展方向。去年9月,青島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復,7個項目共公里,總投資約億元。其中,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已于去年年底開工,實現了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工的“青島速度”。目前,三期規劃中的6號線二期、9號線一期已啟動土建工程招標,計劃6月開工。這意味著,到二季度末,青島地鐵在建線路將達11條、公里,建設規模和密度前所未有,進入全新的發展空間。
8號線支線和15號線一期:
加速推動城市骨干網絡“成型”
此次啟動建設的8號線支線和15號線一期是青島地鐵線網中兩條重要線路,對提升青島地鐵的區域通達度、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8號線支線是連接膠州和青島市區的軌道交通線路,主要服務于膠州市,將膠州引入青島市軌道交通網絡。8號線支線起于大澗站,止于膠州火車站,將與運營中的8號線北段貫通。線路全長20.4公里,設站12座,其中換乘站4座,主要沿正陽西路敷設,下穿機場高速、濟青高鐵后,斜穿大沽河后沿規劃營舊路、云泰路、揚州東路和杭州路敷設至膠州火車站,沿線將串聯東岸城區中心市區和北岸城區紅島經濟區,是服務于膠州組團與北岸城區紅島經濟區、臨空經濟區和東岸城區間客流走廊的快速軌道交通線路。
15號線一期連接李滄、城陽、即墨,起于下王埠站,止于四方廠站,線路主要沿金水路、黑龍江路、靖城路、碩陽路、國道敷設,串聯李滄核心區、黑龍江路沿線大型居住區、城陽中心、即墨職教城、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等重點發展組團。線路全長約30.8公里,設車站17座,換乘站6座。
“建地鐵就是建城市。這兩條線路將進一步推動青島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的形成,極大改善沿線的交通環境和市民出行條件,更好地引領城市空間拓展,賦能城市發展。”青島地鐵集團工程管理部副部長江川表示,立足方便市民出行和服務重點區域,一方面,線路可覆蓋李滄核心區、黑龍江路沿線、城陽中心等區域,可以緩解沿線交通壓力,提升居民出行效率;另一方面,線路將促進重點組團的發展,為城陽、膠州、即墨等區域快速融入現代化灣區發展提供了新的快速通道。
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
4個車站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去年年底,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開工。今年一季度,三條線路的31個工點已開始管線遷改、綠化遷移、道路調流及場區建設。其中,2號線二期常川路站,7號線二期文峰路站、周村站,5號線瑞昌路站已開始圍護結構施工,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2號線二期工程起于李滄區李村公園站(已開通),止于嶗山區世博園站,線路主要沿夏莊路、金水路、常川路、世園大道敷設,線路長約8.9公里,均為地下線,設站8座,自西向東分別為下王埠站、佛耳崖站、合川路站、漢川路站、東川路站、常川路站、龍川路站、世博園站。其中換乘站2座,為下王埠站和世博園站。該項目將進一步帶動李滄區東部、院士港產業區及世博園片區的規劃發展,加快李滄東部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系。
5號線為青島市環東岸城區的骨干線,連接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定位為大運量等級的骨干線路。線路長32.6公里,設站27座,沿途為麥島站、北山公園站、福寧立交站、寧夏路站、澳柯瑪橋站、鎮江路站、延安二路站、昌樂路站、八號碼頭站、四方廠站、海云庵站、湖島站、瑞昌路站、歡樂濱海城站、環灣大道站、鎮平路站、勝利橋站、閆家山站、重慶路站、地鐵大廈站、滁州路站、合肥路站、勁松七路站、國信體育場站、青醫東院站、石老人浴場站、云嶺路站。5號線為“C”字型線路,與多條線路實現換乘,主要服務郵輪母港及老四方、浮山后等人口密集區,輻射帶動麥島風景區、寧夏路居住區、大港規劃區、中車科技園、歡樂濱海城、閆家山居住區、浮山后居住區和石老人風景區等區域。
7號線一期工程自與1號線換乘站興國路站起,至城陽東郭莊站,于年12月建成通車,初期與1號線貫通運營。7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6.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路,共設站14座,由北段和南段組成,同步開工建設。北段自一期工程終點東郭莊站向北,沿途為周村站、前東城站、東城站、景岱站、環秀站、文峰路站、藍鰲路站、鶴山路站、青威路站、北安站、營普路站,長約13.1公里,設置1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3座;南段設置3座車站,分別是滄口站、振華路站、文安路站,接入一期工程起點興國路站,長約3.8公里。7號線二期項目連接了青島東岸城區、北岸城陽區和即墨區,實現了青島城區的南北快速貫通,對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7號線二期北段約90%位于即墨區。即墨區段自即城界由南向北沿墨城路串聯即墨中心城區,長度約11.64公里,共設10個站點。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即墨與青島主城區聯系,實現城區的南北快速貫通,對即墨融入青島、躋身主城區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即墨區已成立專項指揮部,統籌推進地鐵7號線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形成了“指揮部統籌協調、成員單位協同聯動、街道具體實施”的組織架構。在工程施工方面,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原則,7號線二期“十站一場”建設工作穩妥推進。
6號線二期、9號線一期預計6月開工:
主要服務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
目前,6號線二期、9號線一期已啟動土建工程施工招標,計劃6月開工建設。這兩條線路將主要服務于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
6號線二期工程主要服務西海岸原膠南城區,銜接青島西站,將實現青島西站與新區東、西城區互聯互通。工程通車后,青島西站將實現高鐵、地鐵無縫換乘,“一體化、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得到大幅提升。
9號線一期工程主要服務城陽核心區,打通北岸東西向通道。
一二期規劃在建線路全力提速:
4號線年底沖刺空載試運行
三期規劃項目按計劃有序開工,4號線、2號線西延段、6號線一期、8號線南段等在建的一二期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土建工程,朝著早日通車的目標全力提速。
4號線起于人民會堂站,止于大河東站,總體呈東西走向,經過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三個人口密集的行政區,線路全長30.9公里。3月10日,4號線實現全線貫通,為后續軌通、電通等施工創造了條件。目前,全線土建工程完成93%,25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完成,鋪軌完成60%,機電安裝完成25%,裝飾裝修、弱電、供電等正在有序推進。下一步將壓茬推進鋪軌、供電、機電設備安裝和裝飾裝修等工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軌通、電通等里程碑節點,到今年年底實現空載試運行。4號線建成通車后,將與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7號線、8號線、11號線、15號線等8條已批復線路實現便捷換乘。
6號線全線位于西海岸新區,整體呈反“C”形,是西海岸新區內的軌道交通主骨架線,串聯了西海岸新區各重要功能組團并覆蓋了主要客流走廊。6號線一期工程全長約30公里,設車站21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起點為辛屯路站,終點為生態園站,串聯了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經濟合作區等功能區,建成后將成為貫穿西海岸新區中心城區的大運量骨干線。目前,6號線一期土建工程完成54%,5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其余車站主體全部開挖,正在主體結構施工;累計始發30臺機械設備。3月21日,隨著6號線“攻堅四號”盾構機和“匠心一號”TBM雙雙破壁而出,6號線一期工程抓馬山站至河洛埠站區間左線盾構段、河洛埠站至中德工業園站區間左線同日順利貫通。至此,全線6個單線區間已貫通。
2號線西延段為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李村公園站—泰山路站)調整延伸項目。項目全長約3.8公里,線路起于市南區輪渡站折返線,終止于市北區泰山路站,新建輪渡站、小港站和國際郵輪港站,共包含三站三區間。目前,2號線西延段土建工程完成55%,3座車站主體開挖全部完成,正在主體結構施工,其中國際郵輪港站主體結構已完成。3月22日左線TBM始發,標志著2號線西延段區間全部進入TBM機械化掘進施工新階段。2號線西延段建成后將為老城區接入快速公共交通走廊提供重要支撐,對國際郵輪港區、小港、輪渡等區域突破膠濟鐵路及新冠高架路阻隔的交通瓶頸,有效解決西部老城區沿線交通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8號線南段土建工程完成59%,五四廣場站和閆家山站正在主體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