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一份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與昌樂縣縣委書記王驍的對話信息。
說是對話,基本上都是李國欣的單方面陳述。
從年9月份開始,到12月份的最后第二天,李國欣連續四個月多次陳情求助。從他給王驍的信息當中可以明顯察覺到,李國欣的心態越來越焦急,語氣也越來越缺乏耐心。開始一段時間還能夠客客氣氣,屬于比較正常的表達,但是到最后已經明顯不耐煩了,而且言語之中還有了威脅的味道。
比如,李國欣說到,如果不給雷丁汽車解決續貸的問題,那么就會導致工廠停工停產,造成數千員工下崗,經銷商和供應商鬧事失控,進而影響到昌樂縣的營商環境等等,這已經不是在懇求了,而是在進行道德綁架。
另外,李國欣還拿合肥如何幫助蔚來,杭州如何拯救零跑來做對比,要求昌樂縣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給予幫助。
李國欣越是焦急,越是說明雷丁汽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艱難境地。
不過,縣委書記王驍并不接茬,對李國欣的態度極為冷淡,在李國欣說了多次之后,才象征性的回了個話,雖然寥寥數語,但里面全是軟釘子。
王驍說他沒安排擔保,也沒安排抽抵,讓他銜接好相關單位。末尾還說了一句“祝福,都不容易”。王驍話語簡練,沒有多說一個字,完全是一種公事公辦的口吻,態度堅決到沒有任何松口的希望。
其實,王驍的話語中還隱含著一種信號,言外之意就是:這事兒和我無關,當初誰答應你的你去找誰。
王驍說完之后,雖然李國欣仍然不歇氣的大段訴苦,但王驍再未進行過任何回應。
心懷僥幸的李國欣,在12月30日下午四點多發了一條最長的信息。此時的他,可能已經陷入絕望的邊緣,想再嘗試抓一抓那根稻草。
半個月之后的小年夜,李國欣發出長文,直接叫板昌樂縣縣委書記,劍指王驍。
不過,從公眾反應來看,李國欣似乎并沒有取得太多的支持。特別是隨著一些媒體的起底,雷丁汽車過往的一些不堪也逐漸浮出水面,人們懷疑李國欣的真正用心是,以“舉報王驍逼迫虛報產值”之虛,行“對王驍不再續貸不滿”之實。
坊間對雷丁汽車熱議不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他們當年天價拍下繪畫作品。
年6月19日,雷丁汽車以3.45億的天價,拍下黃賓虹的絕筆名畫《黃山湯口》。吊詭的是,這幅畫的起拍價是萬,估值大概在萬到1.2億之間,但最后卻拍出了高出兩倍多估值的高價,讓人一頭霧水,看不明白。
當廚師不再專注于研究菜譜,而是喜歡上了兵法,其結局往往都不太美妙。
比如,某大的金元足球,房子蓋的好好的,非要去跨行踢足球,到現在2萬個億的饑荒還在那掛著,搞的很多人天天祈禱他別跳樓。
再比如,某搞電影的兄弟,當年連續花3.77億和1.85億的天價,分別拍下梵高和畢加索的油畫作品,但后來呢,居然有一段時間享受了“老賴待遇”,被限制高消費。
雷丁汽車和昌樂縣,他們從當初的甜蜜一步步走向撕裂,帶給我們很多啟示。
不管是企業還是地方,相互之間都不要產生任何的依附關系。一定不能走的太近,一定要保持清晰的界限,必須要把握好合作的度,企業不能把政府當供奶的母牛,政府亦不能以此為要挾干預企業的正常經營,更不能指手畫腳。
最好的相處方式應該是:互不干預,相敬如賓。
雷丁汽車和昌樂縣,曾經相看兩不厭。雷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新銳,給昌樂縣撐足了面子,帶來了實惠,而昌樂縣也投桃報李,給了不少的優惠政策。雷丁汽車之所以和昌樂走的親近,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優惠紅利,寄望于昌樂縣能夠傾力扶持和幫助自己發展。
如果企業發展的健康,那么兩情相悅,相安無事,雙方還能各取所需。
但若企業一旦出現問題,特別是資金出現問題時,這種和諧就被打破了,那么企業的第一選擇肯定是找政府抱大腿,因為你平時伸手太多了,不找你找誰?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自找的麻煩,你和企業走的太近太密了。
雷丁汽車當年之所以能夠順利上馬新能源項目,走上并購之路,昌樂縣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幫助他們擔保了巨額的款項。
如果項目有潛力,前景看好,這都沒有問題。但若前景暗淡,看不到任何希望時,昌樂縣自然不愿意繼續填坑,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前景不明的企業,再承擔數十億的擔保風險。
以前的老規矩,或者說曾經形成的默契,如果沒換人的話,為了人情世故可能會拉你一把,可現在換了新人之后,人家和你不認不識,又沒有任何交情,就未必愿意幫你理這個舊賬了。
前人挖的坑,我不能蒙著眼瞎跳。這就是昌樂縣縣委書記王驍的基本邏輯。
李國欣現在硬生生拔出了蘿卜,但最后的結果可能是,蘿卜問題不大,但你卻陷入了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