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趨勢(ID:zgtrend)
饒司機
齊魯大地,出現了“商人單挑官員”的戲碼。
昨天晚上,濰坊市昌樂縣一位企業家發了一封實名公開舉報信。
他的舉報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當地現任縣委書記王驍。
網友們看到標題沸騰了,在擁有上千年官文化的國度,這樣的做法不多見。
放古代,“士農工商”之末的商人,見到縣里的捕快都得點頭哈腰,如果有幸得到縣太爺的接見,那就得跪在地上謝恩。
當然,現在可是21世紀。
公民是國家主人,具有監督權。
在舉報信中,李國欣提出了兩條令人驚訝的控訴信息。
一是控訴王驍“新官不理舊賬”,導致雷丁汽車資金斷裂、企業停工停產。
年初,雷丁汽車為了拿到新能源汽汽車資質,就以14.5億元收購了四川的野馬汽車公司。當時雷丁汽車的現有資金不夠,就請昌樂縣政府提供了13億元的擔保貸款。
年7月,這筆貸款陸陸續續到期了,可資金周轉困難的雷丁汽車還不起。
李國欣稱:我曾多次求縣委書記王驍幫助,甚至提出只要企業能活下來,愿意把企業的一半股份無償轉讓給政府,懇求昌樂縣政府為雷丁提供抵押物續貸支持。
李國欣在信中抱怨道:王驍書記對昌樂的企業漠不關心,幾乎不去企業,對企業的事情從不過問,企業家是敢怒不敢言,政府各級部門單位沒有王驍書記的指示是一動不動,幾乎躺平,不敢作為。
李國欣還在信中稱:除了繼續尋求昌樂政府的續貸外,我們也在積極尋求外部資本的投資,雖然得到了32億的融資支持,但昌樂縣政府一直不愿為雷丁提供抵押物續貸支持,極大影響了投資機構的信心,截止到今天,融資的資金并沒有按照約定如期到位,王驍書記既不給我們貸款,也不給我們一個退出方案,直接將我們逼到了停工停產的絕境,毀了一個企業的同時也毀滅了濰坊唯一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二是控訴王驍逼迫雷丁汽車做假賬,導致李國欣左右為難。
李國欣爆料,自年3月起,逼迫雷丁等當地大企業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和銷售產值數百億。
“年雷丁汽車集團在當地共上報工業和銷售產值67.28億元,但財務數據顯示企業實際數據為20.45億元,我們企業按照王驍要求累計多虛報了46.83億元。”
“地方政府決定企業生存,作為企業創始人既擔心得罪王驍書記,又擔心被列為’統計失信企業’后影響企業征信,權衡利弊后萬般無奈只能按照王驍書記要求上報數據。”
這兩項控訴,是真是假尚無定論。其中的細節,我們還得等待省市聯合調查組給出的結論。
目前,調查組已進駐昌樂縣進行調查核實。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不到萬不得已,企業不會發聲,可見企業壓力實在太大了。
網絡上還流傳了一張,疑似李國欣與王驍的聊天記錄截圖。截圖顯示,王驍曾回復李國欣:“我既沒有安排擔保、也沒安排抽抵”。
如果舉報信的內容屬實的話,那個縣委書記的能量著實不小。這位處級干部的決策,可以間接影響幾十億資金的流動,決定一個大中型企業的生死存亡。
在李國欣的觀念里,王驍的這種影響力就應該用來為雷丁汽車開道,而不是“阻礙了未來的發展,葬送各級領導十幾年培育的新產業和所有的心血成果”。
平心而論,如果我是縣委書記,我也未必就一定會給雷丁汽車兜底。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從野蠻生長時代逐漸進入了優勝劣汰時代。
雷丁汽車的資金鏈之所以崩潰,主要還是自身功夫不夠硬,它生產的廉價電動車在產品設計、技術含量、品牌形象、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都比不過五菱宏光miniEV。
像雷丁這樣經不起市場考驗的企業,地方政府確實沒有為它兜底的義務。如果昌樂縣政府這次出面做擔保,就能保證雷丁汽車的成功嗎?如果雷丁復工后還是賣不出去,那么誰來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
所以,這里頭還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判定到底孰是孰非。
但是,李國欣的第二項指控“王驍逼迫企業造假”,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曾強調,“經濟數據造假表面上是統計部門虛報不實數據的業務問題,但本質上卻是政治問題,是嚴重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
基層的“數據造假”問題由來已久。
年,中央巡視組在對遼寧進行首輪巡視后明確表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對此,要求遼寧省政府需做到“抑制數據造假,絕不可助長此風”。
年左右,中國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大普查,不少省份都修訂下調了年的GDP數據,山東省擠掉了.67億元的水分。
這些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防范和打擊統計造假的政策。絕大部分地方干部都開始轉變作風,如實上報各項經濟數據。
可是,個別干部依然信奉“官出數字、數字出官”。
所以,如果王驍真的如李國欣所言“強迫當地大企業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和銷售產值數百億”,那么就請山東有關部門予以嚴懲。
除了昌樂舉報信外,濰坊濱海開發區的城投債問題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