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實字打底。
濰坊市把中央和省委關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針政策一件一件地落到實處,真正做到讓黨放心、讓老干部滿意,奮力譜寫老干部工作內涵式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重視關懷:枝葉總關情
春節期間,帶隊上門走訪看望老同志;常委會上,專題研究老干部工作;過緊日子時,克服困難為離休干部預撥醫療經費;黨史學習教育中,市委確定了4個重大典型,其中就有老干部王伯祥和老黨員王樂義;“七一”前夕,濰坊市領導田慶盈、劉運、初寶杰、劉國偉、楊建華等代表市幾大班子集體會見王伯祥、王樂義同志,田慶盈分別為兩位老同志佩戴“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并通過他們向全市五萬多名獲得紀念章的老黨員,表達崇高的敬意和慰問之情……市委掛念的始終是老同志能夠安享幸福晚年,踐行的始終是對老同志政治上的尊重、思想上的關心、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關懷,這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真實寫照。
從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出發,老同志期盼什么,就朝什么方向努力。
——1月23日,濰坊市委田慶盈書記上任之初,抽取時間單獨聽取老干部工作匯報,全面了解老同志情況,要求老干部工作提升工作標準;
——濰坊市委規定,自今年開始,由市委主要領導、組織部部長等分層分級和新退休干部談心談話,關懷引導老同志走好退休生活第一步;
——針對老年大學場所有限和老同志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濰坊市委常委會研究,“新建市老年大學”列入該市“十四五”規劃建議;在濰坊市人大十七屆六次會議上,“高質量建設市老年大學”列入該市“十四五”規劃,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開工建設市老年大學”。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國偉牽頭成立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強力推動項目建設;
——在本輪事業單位改革中,濰坊市老年大學結束了與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合署辦公的歷史,單設為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濰坊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職能并入市級機關干休所,合并成立濰坊市老干部服務中心(副處級);新建濰坊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服務中心,增加編制,配齊班子,優化職能。老干部工作抓離退休干部黨建、服務保障、老年大學教育,發揮作用的職能更加清晰,活力進一步迸發。
離退休干部黨建:建本色家園,當長者先鋒
離退休干部黨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通過加強離退休干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黨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把老干部的思想和行動匯聚到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上來,匯聚到中心工作大局上來。
實施“長者有為時代先鋒”工程三年行動,通過健全組織、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線上線下教育引導、發布實施黨建工作標準、量身打造主題黨日、完善述職評議、落實工作經費、選樹典型示范帶動等,推動全市個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全面達標。指導高密市試點離退休干部黨員分類管理,按照年齡、參與活動程度、特長愛好等方面因素,分成“活躍型”“常規型”“流動型”“居家型”“關懷型”五種類型,建立信息臺賬,實施精細管理,老同志學習活動參與度由43%提升到70%。加強日常教育提醒,通過正反典型、警示案例等,引導老同志模范遵守黨中央關于講座、討論、刊物出版、企業社團兼職任職、繼續從業、出國(境)等方面的紀律規定,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帶好頭、作表率,進一步筑牢了老干部永葆政治本色、堅守理想信念的“本色家園”。
今年是“長者有為時代先鋒”工程實施的第二年,市縣鎮三級聯動,持續縱深推進。把黨支部作為引導老同志發揮積極作用的“主陣地”,以黨員為骨干,圍繞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結合黨委政府所需所盼與老同志所能所愿,組織開展“建黨百年我看濰坊發展新成就”專題調研、“翰墨丹青頌黨恩”離退休干部職工書畫精品展、“百年榮光守初心長者先鋒踐使命”系列活動,搭建平臺、拓展途徑,引領和帶動更多的老年人和社會群眾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助力鄉村振興,組織老科協、老水利、老農技工作者等,開展宣傳、服務、咨詢,多名老同志活躍在田間地頭;
助力惠民政策落地,主城區老同志組成多人的志愿服務隊,提醒市民有序使用“小藍位”;
助力安全和諧穩定,成立老干部志愿巡河服務隊,多名老同志不間斷地沿河巡邏,筑起防溺水安全屏障;
助力“雙招雙引”,通過牽頭成立“博士服務站”“引燕歸巢隊”、招商大使團等,多名老同志牽線搭橋、招才引智。臨朐縣老同志聯系博士以上人才人,達成合作48項,引進高層次人才69個;寒亭區老同志引薦“聽力障礙AR智能眼鏡”高科技項目和生態化食品產業園項目成功落戶;
助力社區“網格”治理,組織老同志兼任網格員、樓長,參與“紅色物業”,開展治安巡邏、扶老助小、衛生保潔等,月河大媽、紅袖標巡邏隊等成為社區治理的獨特風景線……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七一”前夕,“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王伯祥,帶著濰坊老干部的榮光,作為全省唯一代表赴京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老黨員老干部座談會;老干部丁桂英獲濰坊市“百年風華大地頌歌”紅色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第一名,與共和國共成長的故事,感染著黨員群眾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八年堅守,帶領鄉親將千瘡百孔的博陸山變成國家3A級景區”的昌邑市政協原副主席王蔚成等名老干部個人或集體獲省、市級表彰、表揚。
精準服務:助力美好生活
服務為先,服務為本。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責任感,精準對接老同志的期待,堅持開放、融合、共享的理念,整合部門、社會、社區等資源,提供多方位、多元化管理服務,把精準服務和暖心關懷實實在在地送到老干部的心坎里、生活中。
著眼離休干部高齡養老需要,建立“五對一”聯系服務團隊機制,整合醫護和志愿者結對聯系服務離休干部,使服務更加精準高效;組織保健團隊為市直統管離休干部提供上門巡診、送藥等服務,切實解決老同志出門問診行動不便難題。
今年是濰坊市實施“榮譽退休”制度的第二年,正縱深推進,全面鋪開,“組織談心談話、舉辦榮退儀式、做好服務對接”等七項措施,形成退休干部教育管理閉環。“現在退休榮譽感儀式感強了,心里感到很溫暖,同時又有沉甸甸的責任。我會以退休為新起點,做有意義的事情,過有價值的生活,退休不褪色,退休不退志,退休不退廉,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和期望!”昌樂縣退休干部王德元深有感觸地說。
在保證原單位服務的同時,在老同志集中居住社區,建設社區“四就近”服務綜合體,吸引優質資源,構建社會化服務網絡,把服務送到老同志“家門口”。濰城區倉南街社區建設“站南愛老公益食堂”、坊子區五一社區引進專業化“養老管家”、高密市建立“長者需求清單”……目前,濰坊市已建50處服務綜合體,正繼續提質拓面,0多名老同志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在社區安身更安心。
一件接著一件辦,一項接著一項干,持續解決實際問題,老同志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老年大學教育:服務積極老齡化
老年大學作為文化養老的主陣地,在服務好老干部的同時,積極服務全體老年人,越來越成為新時代老齡化加速背景下的“朝陽事業”。
濰坊市老年大學經過34年發展,目前共有7個系,60個專業,多門課程,常規年份招生達1.4萬人次,成為城區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一部分。
結合濰坊市“學黨史強黨性轉作風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部署,以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國內一流老年大學為目標,“原址新建老年大學”項目正高標準高效率推進。7月2日,投資3億元、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濰坊市新老年大學正式破土動工,將為主城區的老同志上大學創造更好的條件。與此同時,濰坊市老年大學先期啟動“塑形鑄魂”工程暨“辦好新大學我們的使命”主題實踐活動,黨建引領,建好新大樓、辦好新大學,實施名師戰略、優化課程內容和教材體系、優化教學方法、加強與優秀單位合作辦學,持續打造優秀服務保障團隊為主要內容的“一大一名四優”措施正加速實施。一座老年人向往的紅色家園、學習樂園、平安校園正在由藍圖變成現實,濰坊市老年大學教育將迎來內涵式高品質發展的新跨越。
——入選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學術、教學工作委員會,承擔省老年大學協會教學工作委員會駐在校職責,多次參與全國老年教育課題研究,承辦教材建設、教師培訓、精品課程評選等工作,今年參加全國第十四次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獲獎總量居全省首位;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合作辦學、延伸辦學,帶動形成市縣鎮村四級辦學網絡,不斷延伸老年大學教育辦學鏈條。諸城新建3.4萬平方米、高密新建2萬平方米……各縣市區在場所建設和辦學質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已連續在八屆全省老干部藝術節上取得驕人名次;承辦省市老年人文體活動百余場次,每年參與或服務全市大型文體活動近十場。從夏季的文化巡演到冬季的百姓春晚,都有老年大學學員的身影。在大街小巷、社區街道、學校、河邊……也處處留下老年大學學員志愿服務的足跡。
老年大學讓更多的老年人在享受文化滋養的同時,也搭建起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舞臺,激活和釋放著他們的正能量,為中國特色老齡事業發展道路探索著濰坊經驗。
關心下一代:培養接班人
老干部工作一頭連著老,一頭連著小。小,就是指關心下一代工作。通過黨建帶關建,建組織、壯隊伍、搭平臺,組織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發光發熱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油助力。
持續擴大關工委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目前,濰坊市共建關工委組織0多個,縣鎮街實現全面覆蓋,政法、高校、市直機關、工信、教育、老年大學等六大系統也全部建立關工委組織,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不斷拓展的組織網絡。組建多個五老志愿者關愛宣講團和多個五老志愿者關愛工作指導團,有3萬多名“五老”常年活躍在基層一線,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今年,聯合濰坊市司法局等有關部門,編印10萬字的《濰坊市青少年法治教育讀本》發放至全市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學習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專題活動,在全市14個基層法院全部設立“少年法庭”,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持續加大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力度,開展“手牽手圓夢行動”,資助百名家庭經濟困難初升高學生,評選百名“新時代好少年”,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于奮斗者。濰坊市老干部工作將以建黨百年為奮斗新起點,賡續紅色精神,牢記使命擔當,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廣大老同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助力高品質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長者力量!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楊學瑩通訊員李莉莉報道)
本文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