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校友風采
大家好!我是昌樂一中級畢業生王淑娣,年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已保研至武漢大學英語筆譯專業。很榮幸可以和學弟學妹們分享我在母校昌樂一中的學習、生活以及畢業后的經歷。
01
高中生活
時光荏苒,轉眼間距高中畢業已近四年,縱然如此,高中生活各個難忘的瞬間還是歷歷在目、如在眼前。年的九月,我來到一中,正式開始了高中生活。年的六月,我離開一中,正式結束了高中生活。畢業后每次提及母校,談到最多的便是學校的美食,特色食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熱騰騰的火燒是冬日早餐必備,到現在還記得窗口叔叔阿姨親切的問候:“同學,吃點什么?”初中食堂的卷餅、炒飯,學校門口的雞蛋煎餅,各種能蹭Wi-Fi的奶茶店……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三年里的回憶、十五六歲的青春,甚至是高中快節奏生活里的解壓神器。高三那年,教室里拉起的“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紅色條幅,側墻上貼滿了歷次考試成績單,黑板上每天都在-1的倒計時數字,課桌上、過道間堆滿的書本試卷錯題集,操場上跑操前低頭背單詞的身影,課堂上各位大佬和老師的“爭辯”,夏天晚自習窗外的晚霞,還有四五月份,操場到餐廳一路飄香的槐花……一中有很多和我一樣從外地來求學的同學,老師對我們特別照顧,尤其是高三的班主任王亮老師,我由于離家較遠,學習也比較緊張,一個學期一般只回家一兩次,雙休或較短的節假日便留在學校,王亮老師擔心我們想家,通常會帶我們幾個不回家的同學出去吃飯,陪我們聊天談心,對當時十七歲的我來說,他更像是一位朋友、一位家人,不能回家的委屈和失落因為同學和老師的陪伴緩和了很多。在一中的三年,我真的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學業上,性格上我也變得更加獨立,不再是剛入學時那個青澀害羞的小女孩。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遇到的老師和同學,感謝這段“異鄉”求學的經歷,幫助我快速適應了離家更遠的大學生活。02
大學經歷
大學期間,除了完成專業課的學習和任務之外,我加入了院學生會,課余時間經常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協助組織學校的萬國風情展、外語配音大賽、校運會等等。大學不僅充實了我的知識儲備,更拓展了我的視野,提高了綜合素質能力。其實,并不是上了大學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玩了,學無止境,大學更加注重自學,考驗一個人的自律能力和定力。03
學姐寄語
一、學習方面:1.錯題本!錯題本!錯題本!最好分類整理,更有條理,復習起來也更有針對性。可以買活頁本,比較方便。2.質量數量。刷題的衡量標準從不在于做了多少題,而是要注重從題目中總結反思。3.永遠不要懷疑自己!一次甚至連續幾次的考試失利并不能說明什么,不要輕易為你自己和別人下定論,這非常重要。每一次低谷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如果覺得最近比較壓抑,一定要想辦法緩解或發泄出來,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否則容易鉆牛角尖,負能量也會越積越多。二、生活方面:1.要學習也要休息,學會勞逸結合,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的生活里不是只有學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上大學后聽說過一些同學身體變差、生病甚至患上較嚴重的疾病,不要因為學習搞垮身體,真的得不償失。2.戒驕戒躁戒攀比。學習一定要腳踏實地,如果你覺得自己很不錯,但是戒驕戒躁之后你就會更上一層樓,這是真的。3.穿著方面,現在大家都統一穿校服,可能會有同學覺得校服沒有美感,但要記得這是青春最美好的象征,等到過了穿校服的年齡再回頭看,你就會發現,那是青春啊!最后,送給學弟學妹們一句話:別貪心,我們不可能什么都有;也別灰心,我們不可能什么都沒有。加油!!來源山東省昌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