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疫情要防住”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山東老兵”聽指揮、勇擔當,亮身份、做表率,不畏難、挑重擔,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幫助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用熱血忠誠筑起了阻擊疫情擴散蔓延的鋼鐵長城。
聞令而動
爭做服務大局的引領者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曾守衛邊疆、保家衛國,褪去戎裝他們依然彰顯軍魂、鐵血擔當。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日益嚴峻,全市“山東老兵”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全力奮戰在戰“疫”一線,充分彰顯了“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11月25日,由全市2.3萬余名退役軍人組成的余支“山東老兵”志愿服務隊奔赴街道、社區、網格等抗疫一線,積極配合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堅決筑牢防疫屏障,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收到,我們馬上到位!”11月26日一早,由奎文區退役士兵、轉業干部組成的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聞令而動,以“白衣”作鎧甲,以“紅馬甲”作戰袍,出現在各個社區的值守卡口、核酸檢測點。
壽光市蒲公英志愿服務隊、鐵軍志愿服務隊等隊伍的志愿者,在各村、社區參與執勤值守、環境消殺、核酸檢測、秩序維護等工作,展現出了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沖鋒勇在前”的精神風貌。
高密市、臨朐縣退役軍人志愿者織密防控“安全網”,余名“山東老兵”堅持奮戰在片區網格、社區一線,擔當指揮員、戰斗員、宣傳員、引導員等角色。
昌樂縣朱劉退役軍人志愿中隊聯合“戰雷救援服務隊”下沉到18個核酸檢測點,全程協助做好信息錄入、答疑釋惑等工作,用實際行動和責任擔當助力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攻堅克難
勇做人民群眾的守護者
在濰坊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群老兵,在抗疫的戰場上從未“缺席”過。一些老舊小區由于人口眾多、環境復雜、設施老舊,成為防疫的薄弱環節,廣大退役軍人在危急時刻站了出來,堅守社區基層一線,全力守護群眾健康安全。
“請戴好口罩,掃描場所碼,提前準備好個人信息采集碼排隊檢測。”11月27日,在城區一處處核酸檢測點,退役軍人正積極參與現場協調工作。
擔任壽光市住建局物業服務中心物業科科長的退役軍人單福森,連續多日在居民小區、街頭巷尾、核酸檢測點等防疫一線忙碌,每天從早上7時到晚上9時,從巡查小區、摸排片區疫情防控情況,到上傳下達政策文件、督導協調各項工作,再到晚上參加防疫調度會,匯報當天情況、提報第二天計劃……每日的行程,在他的心中已經“程序化”。
坊子區坊城街道西嶺社區公益崗工作人員徐波說:“守好大門是守好社區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無論任何人進入社區都需要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確保不漏一人。”工作之余,他還主動背起彌霧機對社區主道路進行消殺,配合社區做好核酸檢測等工作。
退伍后擔任高密市闞家鎮高戈莊社區文書的綦家林,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面對防疫人員緊缺,他更是以單位為家,連續奮戰,用行動詮釋了使命擔當。
昌邑市都昌街道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劉豐澤,開著自己的小貨車幫助拉帳篷、布置場地,不停地忙碌在各個檢測點上,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小貨車書記”。
奉獻愛心
爭做志愿服務的主力軍
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一個特殊的群體——優秀退役軍人,他們退役不褪色,卸甲不卸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溫暖了無數群眾的心,以無私大愛體現出共克時艱的信心。青州、諸城、安丘、峽山等地軍創企業積極回報社會,累計捐贈物資價值26萬元。
鐘寶林曾是一名團長,目前是“君需官”山東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他主動聯系、自愿申請為一線防疫人員提供免費配餐服務,目前,共提供總價值2萬元的餐食。
昌樂縣新昌路京東便利店老板朱超作為一名退役軍人,疫情期間主動聯系向一線抗疫人員捐贈筐水果,助力疫情防控。
濱海區退役軍人、共產黨員孫萬忠看到抗疫一線的同志們晝夜忙碌,主動驅車為他們免費購買生活用品。
濰城區、寒亭區、高新區退役軍人志愿者每日在小區和村民群里統計生活物資需求,幫助采購并送貨上門,讓居民感受到了溫暖。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奮戰在“疫”線的退役軍人們,繼續發揚軍人的優良作風,化身“志愿紅”“防護白”,活躍在“疫”線的各個角落,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尹莉莉/文圖
通訊員:王萌萌喬磊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