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昌樂縣寶都街道把人才作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聚焦企業發展需求,打出*策、平臺、服務“組合拳”,做實“引才、聚才、用才”三篇文章,著力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以人才活力激發創新活力,為企業加速發展注入“源動力”。
“給力”*策多方引才。該街道先后出臺《關于支持企業良性發展及“雙招雙引”的激勵*策》等扶持*策,為轄區企業緊缺的六大類人才量身定制13個“*策大禮包”,持續增強企業人才“磁場”吸引力。同時,對積極引進人才的企業實行資金等獎勵扶持,使企業成為引進人才的“主陣地”。今年以來,已投入余萬元獎勵資金,鼓勵企業招引人才創新創業。今年上半年,轄區企業已引進大專以上高校畢業生人。
“特色”平臺產業聚才。圍繞轄區檸檬酸、電子元器件、紡織塑膠、火山農業等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著力“建設產業平臺、做強科研平臺、培育眾創平臺”三個平臺,以平臺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建設產業平臺,打造英軒檸檬酸循環產業園和寶都醫藥電子特色產業園2個產業發展平臺,建立“人才+項目+產業”創新創業體系,以項目招引人才,以產業集聚人才,推動人才、企業、產業共同發展;做強科研平臺,建成院士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點實驗室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及科研平臺13處;培育眾創平臺,著眼扶持青年人才創業,建設夢想小鎮等創業孵化基地4處,入駐孵化成長型企業46家,培育青年創業者95名,吸引各類人才名。
“保姆”服務真心用才。下好“用才”決勝棋,確保人才留得住,該街道深入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34名企業服務專員對企業實行常態化走訪服務,編制企業人才需求清單,到青島等地與高校對接,開展*策推介、高端人才座談等活動,全心為企業作好人才“引渡人”。對引入的人才,建立人才住房、家屬就業入學、崗位津補貼、科研經費資助等配套服務機制,強化人才服務保障,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目前,已為2家企業引進“”高校等科研團隊和科研院所兩個,為6家企業引進高端技術人才以及“雙一流”高校畢業生18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鵬通訊員李國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