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大田間,村民農忙的景象隨處可見,一直持續(xù)到初冬時節(jié)。
“今年種了14畝芋頭,平均價格按每斤3元,畝產斤,毛收入大約2萬多塊!庇兄30年芋頭種植經歷,窩鋪村紀國芋頭專業(yè)合作社社員張紀偉又獲豐收,格外開心,“由合作社牽線搭橋,青島、臨朐等外地客戶年年來收,比較認可白塔芋頭。”
豐收喜悅溢滿心間的農民,可不只張紀偉一人!岸巴恋厣罡p行種植,地膜覆蓋,加上沙質土壤,又是水源保護地,出土的果實個大、體圓、皮薄、肉嫩,是江北地區(qū)上市最早、口感最好的有機芋頭!苯衲晔粘刹诲e的高亮,一語道出了種植秘訣。截至目前,窩鋪、白塔等芋頭主產村共有種植大戶多個,全區(qū)近畝,產品遠銷國外。
作為主導產業(yè),從千年歷史淵源到技術改良,從確定種植品種到成立專業(yè)合作社,從發(fā)展種植大戶到燎原多村種植,再到“中國白塔芋頭之鄉(xiāng)”享譽海內外,勤勞智慧的庫區(qū)人見證了芋頭產業(yè)的“蝶變”。
“啥掙錢種啥,適合啥種啥!辟|樸的言語透出村民的種植理念。“現(xiàn)在種植戶與合作社抱團發(fā)展,集中上市不用一哄而上,通過集中流轉土地實現(xiàn)規(guī);N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農民不但有了流轉金,還有勞務收入!备C鋪村紀國芋頭專業(yè)合作社社長、窩鋪村*支部書記張紀國直言,“在‘*支部+合作社’引領下,村民腰包鼓了,腰桿也直了,幸福感也強了!
放眼這方充滿生機的熱土,倉廩實、百果豐的瑰麗畫卷正綿延鋪展,走向小康,走向更美生活,庫區(qū)人民正步履鏗鏘,藍圖將愈加瑰麗!
(大眾報業(yè)·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鵬通訊員李雯劉海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