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習俗 > 山東首位縣委書記莊龍甲奎文發布

山東首位縣委書記莊龍甲奎文發布

發布時間:2024/2/20 14:37:08

莊龍甲年出生于濰縣莊家村,善于思考的他不受封建禮教束縛,對當時國內軍閥混戰、外敵入侵等現象憤憤不平。他在濟南求學時,結識了王盡美,開始了短暫而輝煌的革命生涯。在省立一師,他擔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年,他在莊家村領導建立了濰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濰縣支部,在南屯村領導創建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民協會。年,山東第一個縣級黨組織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誕生,他擔任書記。年,他領導建立了濰縣赤衛隊,這是濰坊大地上黨領導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莊龍甲

莊龍甲是濰縣黨組織的創建者,是齊魯大地上的第一位縣委書記。在濰水河畔,莊龍甲的共產主義星火點燃了受壓迫被奴役的人們的希望。在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中,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莊龍甲給濰縣留下了極為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

1

篤學好思立志救國救民

少年時期的莊龍甲勤奮好學,追求真理,善于提出問題,常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公進行思考。在毓華高小讀書期間,五四運動爆發,一腔熱血的他參加到濰縣青年的愛國運動當中,更加熱切地探尋救國真理。

莊龍甲遺留下來的寶劍。

毓華學校同學錄復印件。

莊宗海的分家合同。(本版圖片為莊錦華提供)

祖父建起東園書舍詩書氣息充盈小院

年12月6日,莊龍甲出生于山東濰縣莊家村(現濰坊市奎文區梨園街道莊家社區)。

莊龍甲的祖父莊宗海是一位貧窮的教書先生。清同治十一年(年),莊宗海與本家親屬立下分家合同,分得莊家村的東宅一所和場園一處。他將場園收拾出來作為讀書的場所。后來,這里也成為莊龍甲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

這是一個雖簡樸但極具詩書氣息的小院。因位于村東北的大灣旁邊,周圍柳樹環繞,莊宗海將其命名為“柳塘別墅”。他在小院籬笆門兩邊栽種了兩棵馬纓花,據說是仿照《聊齋》中的一句話“門前兩株馬纓花,柳塘岸邊是我家”。院內三間東屋,門上貼著一副對聯“一個小園聊種野花聊種樹,三間偏舍半留文士半留農”,橫批為“東園書舍”。屋對面的西墻根下栽種了一叢竹子,寓意取自明代大學士解縉的一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書舍屋內正中間擺放著一張大方桌,桌上擺放一個直徑一尺多寬的文冠木筆筒,里面插滿了大小毛筆。方桌后是一張寬一尺、長八尺的條幾,擺放線裝書籍。進門對面墻上掛著清朝濰縣畫家郭均所作四折山水畫,兩邊鑲對聯一副,上聯是“諸葛一生唯謹慎”,下聯是“呂端大事不糊涂”。南窗上掛一副八分體對聯,上聯是“曾三顏四”,下聯是“禹寸陶分”。北山墻上掛著歷代皇帝年表和一幅畫《下山虎》。南山墻靠西窗有盤獨睡小炕,炕邊掛著一把寶劍和一個一尺多長的亞油葫蘆。掛在書舍的寶劍是一把鑲銅飾紅檀木柄七星寶劍,名為“電光”。這是莊宗海的傳家之寶,原本是一對,一把分給了出嫁的女兒,一把分給了兒子莊鵬云。當長孫莊龍甲出生后,全家都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甚是喜愛,很快傳家的寶劍就給了莊龍甲。

莊龍甲的父親莊鵬云,是個勤勞儉樸、忠厚誠實的農民。他上學不多,但熟通珠算,每逢村里丈量土地,大家都愿意請他參加。如果發現地主想趁量地之機侵占貧苦農民的土地,他就出來仗義執言,不讓貧苦農民吃虧,因此深受鄉鄰們的愛戴。莊龍甲的祖母、母親也都是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處事公道,肯熱心為鄰居婦女打抱不平。

投入五四愛國運動宣傳發動抵制日貨

莊龍甲七歲時跟隨祖父在外讀私塾,十歲開始在本村初級小學讀書。他對老師體罰學生很不滿,提出質疑,被老師和學董視為“異端”。

莊龍甲14歲開始就讀廿里堡毓華高級小學,因為家境貧寒不能住校,他每天早出晚歸,往返十余里。毓華高小在課程設置和教師任用上比舊式學校進步,莊龍甲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數學課上同學們稱他為“神算莊龍甲”,在語文課上他也寫得一手漂亮文章,老師評價他寫的作文“不是一般的第一”,經常選送到學習會上宣讀傳閱。同村的莊祿海、莊立安記得,他們在莊龍甲家的東園書舍講古論今,莊龍甲曾對歷史書上的一些內容提出異議。他說:“漢朝的赤眉、綠林,書上稱之為賊,不對,他們能把王莽的官兵打垮,是革命軍。”他還說:“陳勝、吳廣能把橫征暴斂壓迫人民的秦二世推翻,是好樣的。張角被叫作‘黃巾賊’,不合適,黃巾軍喊出了‘黃天已死,蒼天當立’的口號,是一支反對漢末統治者殘酷壓迫的農民義軍。”

毓華高小是英美煙草公司的買辦開辦的,學校旁煙草公司廠房林立,收煙點沿膠濟鐵路比比皆是,他們強行廉價收購煙草,出價不準還價,定級不準改級,任意壓級壓價,獨家壟斷。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公然取代德國侵占膠濟鐵路,在坊子設立了坊子民政署,日本人還在坊子、濰縣車站開設公司、洋行,強買強賣,大肆搜刮;國內軍閥混戰使無辜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莊龍甲與同學談話時說:“亡國多么可怕!決不能叫中國當第二個高麗!”隨著年齡的增長,莊龍甲追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愿望愈發迫切。

年5月,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很快席卷全國。五四熱潮在濰縣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他們打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走上街頭。正在毓華高小讀書的莊龍甲得知這一消息,毅然投入運動。他和同學們加入游行示威的洪流,深入集鎮、農村進行宣傳,發動“抵制日貨”運動。在這一時期,莊龍甲反帝愛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

家中賣地籌齊學費助其濟南繼續求學

年底,莊龍甲從毓華高小畢業。年初,他在濰縣趙家文莊村立初級小學當了一名教員,學校約定只管飯,不給束脩。莊龍甲工作認真,從不體罰學生。

年農歷三月初六,是舊俗“柏母奶奶”誕辰的日子,善男信女都到柏母廟趕會祈福,按照慣例學校要放假一天。三月初五下午放學前,莊龍甲對學生們說:“明天照常上學,不放學趕柏母奶奶會,神不會給人賜福,耽誤了讀書,還受到封建迷信的毒害。”校董前來問詢,幾經爭執,最后商定只放半天假。三月初六下午,莊龍甲帶領學生來到柏母廟,他站在柏母碑上向學生講說神佛不會給人禍福,只是統治者統治人們的一種手段。后來回校他還給學生們講了“西門豹治鄴”的故事。

自從經歷了五四運動的斗爭之后,莊龍甲一心向往光明,渴望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尋求真理。當時濟南是新思想匯聚傳播最活躍的地方,莊龍甲決心到濟南繼續求學。他的理想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中典賣了三畝好田,為他籌齊了學費。當莊龍甲的兒子呱呱墜地時,家中取乳名叫“濟南”,正是為了紀念其父赴濟南讀書之事。莊龍甲的胞弟莊龍田和他的兒子是同一年出生的,兩人一同由莊龍甲的妻子照顧。

2

濟南求學踏上革命之路

莊龍甲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開始接受馬列主義思想。年夏,莊龍甲經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堅定地踏上了革命之路。由于工作出色,山東省立一師成立黨支部后,他擔任了第一任黨支部書記。

省立一師結識王盡美由他介紹光榮入黨

年9月,18歲的莊龍甲考入當時全省愛國學生運動和新文化傳播的中心——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就讀預科班。

-年間民國政府制定公布的學校系統是壬子癸丑學制。該學制為參照日本明治維新后新學制擬定,廢除了教育上的兩性差別和滿清貴胄學堂。其主要內容是:幼童6歲入學,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高小畢業后若考取師范學校,則需就讀預科1年、本科4年。每學年分3個學期,第一學期從夏季大暑過后到農歷小年,第二學期從正月十五到谷雨,第三學期從立夏到小暑前。春秋兩季都可以招收新生。該學制一直實行到年。

莊龍甲入學后先讀了一年預科,年升入本科17班。省立一師的校園里進步思想匯聚激蕩,革命活動十分活躍。莊龍甲如饑似渴地閱讀馬列主義書籍。他還結識了很多朋友,比如后來眾所周知的王盡美。年,還在省立一師讀書的王盡美作為山東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來成為山東黨組織的早期領導者,同時也是很多一師學生在革命道路上的領路人。

馬列主義如黑夜中星星之火,照亮了青年的前進之路。莊龍甲逐漸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一名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

年夏,莊龍甲由王盡美介紹,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關于莊龍甲的入黨年份,歷來有多種說法,例如山東早期黨員王翔千回憶,早在年濟南早期黨組織成立時,莊龍甲就是黨員。由于當時的革命活動缺乏文字檔案,來自各方面的回憶眾說紛紜。在編寫《中共濰坊地方史》第一卷時,黨史工作者翻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多次走訪相關人員,最終將莊龍甲的入黨時間定為相對更具說服力的“年夏”。現中央、省級黨史部門出版的黨史書籍也均采用這一結論)。

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是王盡美的左右手

同鄉何鳳鳴記得,莊龍甲在省立一師時有很多《新青年》《向導》等進步刊物,他經常把這些雜志送給同樣渴望真理的同志,幫助他們探索革命道路,促使他們盡快走上革命的道路。后來何鳳鳴回到坊子教書,莊龍甲便按時給他寄雜志。

當時學校里有許多同學經常收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小冊子,從中接受了許多革命道理,但一直不知道是誰送的。一個星期六的傍晚,跟莊龍甲同級的同學劉韶九為了揭開這個謎,在跟別的同學在校園散步時,借故突然返回宿舍,發現給他送書的人原來就是莊龍甲。他跑上前握住莊龍甲的手說:“我估摸就是你送的!以后一定要按期給我送啊!”莊龍甲見秘密已被揭開,便笑著答應了他的要求,并囑咐他保密。就這樣,劉韶九在莊龍甲的指導下,很快接受了馬列主義,參加了革命活動。還有許多同學,也是這樣在莊龍甲的幫助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莊龍甲待人處事謙和樸實,生活艱苦樸素,深受同學的敬重。同學們在研究理論、介紹心得爭論不休時,總會先問莊龍甲。莊龍甲對馬列主義理論造詣較深,他總是用通俗而有力的語言為大家指點迷津,因而在同學當中享有很高威信。

由于莊龍甲在學校的革命活動中極為活躍,顯示出非凡的組織能力和宣傳能力,在省立一師建立黨支部時,莊龍甲擔任了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承擔了王盡美離開一師后學校的學運和革命工作,同志們稱他是“王盡美的左右手”。

積極奔走濟南各校組織五四紀念活動

莊龍甲領導一師黨支部在校內建立了書報介紹社,推薦新書,團結進步同學。他們秘密組織同學閱讀《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中國青年》等進步書籍和報刊,同時向濟南其他學校的進步學生出售和介紹一些蘇俄文學作品。當時山東軍閥張宗昌壓制紅色文化傳播,書報介紹社的學生們冒著風險,四處奔走,解決書源。他們有的通過秘密方式,托關系向京滬各地進步書店采購新書;有的以個人名義,到熟人的私人書攤、舊書鋪去搜集購買。有一次,學生李廣田在濟南郵局領取同學從北京寄送的書刊,其中包括魯迅的未名社所辦的《文學革命》,被特務發現,在郵局被逮捕,關在東關大街的監獄里,直到北伐軍打到濟南時,才被釋放出來。莊龍甲等一師學生為創辦書報介紹社經歷了諸多危險,付出了極大代價。

年5月,在濟南各界紀念五四運動五周年的活動時,莊龍甲被選為濟南學聯主席團委員兼秘書股長,積極奔走于濟南各學校之間,宣傳進步思想,組織進步活動,濟南各學校的師生大都熱烈響應,唯有齊魯大學校方以“教會學校不介入政事”為由,不準學生參加。莊龍甲聞訊后十分氣憤,以學聯代表身份赴齊魯大學,向校方提出嚴厲譴責和抗議,校方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被迫同意學生參加大會。通過斗爭,齊魯大學的學生受到很大教育和鼓舞,他們紛紛沖出校門,涌向街頭,參加紀念活動。

年5月,青島紗廠工人為反抗日本資本家的殘酷壓迫爆發聯合大罷工,遭到日本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聯合鎮壓,造成青島慘案。不久,在上海又發生了震動全國的五卅慘案。濟南工人、學生紛紛走上街頭舉行游行示威,聲援青滬工人斗爭,濟南各界市民雪恥會成立后,莊龍甲被選舉為調查委員。

回鄉開展革命宣傳帶給村民先進思想

莊家村的莊立安比莊龍甲小三歲,他記得莊龍甲去濟南讀書后,過年回來時發生了一些很明顯的變化,這個從前只穿布底鞋的人,換上了長袍馬褂和皮鞋,他談起了北京,講了一些家里人從沒聽過的新鮮事情,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后來,每到學校放假,莊龍甲回家的主要任務也是宣傳革命。他經常去的地方是母校毓華高小、文美中學、文華中學、坊子煤礦、坊子火車站以及濰北固堤和濰南茂子莊、南屯、曹莊等。不論是跟鄉親們一起干活、同路行走,還是拜訪師友,他一有機會就向人們講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國內形勢,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以及應當如何對付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想方設法啟發大家的覺悟。

3

濰水河畔創建黨的組織

年,莊龍甲回到濰縣發展中共黨員,在莊家村建立了濰縣第一個黨支部,在南屯村建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民協會。他廣泛發動群眾,在農村、工廠、學校等地進行革命宣傳,黨在濰縣的活動迅速開展起來。

回鄉發展進步同學建立濰縣首個黨支部

莊龍甲在濟南省立一師的許多同學后來回憶,從年開始,很少在學校見到莊龍甲,不知道他那時去了哪里。學校很少有人知道,那時莊龍甲已活躍在濰縣的土地上了。從那一年開始,莊龍甲回到濰縣發展黨員,創建黨組織,宣傳馬列主義,深入城鄉各地開展革命活動,以極其鮮明的姿態在濰水河畔初露鋒芒,開創了中國共產黨在濰縣的嶄新歷史篇章。

年初,莊龍甲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員的雙重身份回到濰縣,開展共產黨的工作,同時幫助國民黨發展組織。為什么同時兼有兩個身份呢?這要從第一次國共合作說起。年,中共三大決定采取黨內合作的形式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全國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因此很快莊龍甲也加入了國民黨。年1月,中共四大決定在全國建立和加強黨的組織,以適應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需要。莊龍甲以國民黨農民特派員的身份回到濰縣,開展馬列主義宣傳,建立中共濰坊地方組織。

回到濰縣后,莊龍甲首先找到了一直與他在革命思想上志同道合的毓華高小同學,本村的同學莊祿海,還有已在南屯小學教書的田化寬、田智恪。經過一段時間的秘密工作,莊龍甲將三人發展入黨。年2月,他們在莊家村建立了中共濰縣支部,莊龍甲任支部書記。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濰縣的第一個黨組織,由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直接領導。

建立全省首個農會傳單發到衙門庫房里

中共濰縣支部建立后,莊龍甲廣泛深入到農村,發動建立農民協會。年3月,在莊龍甲的幫助下,濰縣的南屯村首先成立農民協會,由田欣農任會長。南屯村多戶人家,參加農會的就有戶以上,會員約有一百五六十人,占全村總戶數的一半還多。村農會下面分組,每個組以居住遠近劃分,每組10人左右。起初農會活動處于半公開階段,一般以小組形式進行活動,有時也召開全村會員大會。南屯農民協會是濰坊地區建立最早的農民協會,也是山東省第一個農民協會,對全省的農民運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莊龍甲十分注意在農民當中宣傳革命思想。農會從毓華小學借了油印機,在莊龍甲家中印傳單、標語,主要內容是向農民揭露軍閥張宗昌貪贓賣國、逼糧要款,封建軍閥與土豪劣紳同流合污、欺壓百姓;號召農民起來反對苛捐雜稅、抗糧抗稅,向農民群眾宣傳,中國農民要過好日子,擺脫受壓迫的地位,就要進行革命的道理。通過宣傳,啟發他們的覺悟,增強他們革命的信心。農會會長田欣農帶頭到濰縣城里去散發傳單。有一次,他隨著繳糧的人群混進衙門的庫房里,趁差役不注意,把傳單投到地下。第二天清早,差役掃地時發現了傳單,官府立刻緊閉城門,實行戒嚴,到處抓赤化分子。隨著農會活動的開展,革命思想逐漸深入人心,農村黨員和黨組織逐漸發展起來。

深入學校發動學生驅逐校長聲援罷工

為了使黨的活動盡快在進步青年中打開局面,莊龍甲積極在學校開展活動。

莊龍甲先到母校毓華高級小學擔任代課教師,利用人事關系比較熟悉的優勢,白天教書,晚上和課余時間在教職員和學生中開展革命活動,很快培養了一批積極分子。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國民黨濰縣區分部在城南廿里堡師范講習所召開追悼會。濰縣南區教育會會長、毓華學校校長劉劍華思想頑固,極力阻撓學生出校。后來有些學生翻墻去參加追悼會,回來后,劉劍華借故開除了帶頭學生吳寶謀,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不滿。為了打擊反動勢力對愛國進步活動的壓制,打開濰南革命運動新局面,莊龍甲聯合國民黨左派,發動進步學生,舉行罷課,揭露劉劍華貪污教育經費的事實,要求將其驅逐。劉劍華惱羞成怒進行報復,又開除了帶頭鬧事的八名學生,解聘左派教師郭伯民。在南區師范講習所張永和等同志的援助下,斗爭取得勝利,劉劍華被趕走。年秋,共產黨員王全斌出任毓華學校校長,掌握了學校領導權,使這所學校成為黨在濰縣的活動基地。

濰縣的文華中學和文美中學是由美國教會創辦的學校,要求學生每天早上要做小禮拜,每周要做兩次大禮拜,如果三次不到,就被開除。學生還得參加唱詩、查經、布道等宗教活動。學校不準學生隨便出入校門,不準學生與外人接觸,不準學生訂閱報刊。從年春天開始,莊龍甲開始在文華、文美中學積極開展革命宣傳工作。這年暑假,他先后介紹文華中學進步學生王仰曾、鄭官升、孫葵書等加入共青團,成立了文華中學團支部。團支部組織進步學生成立了馬列主義讀書會,指導學生閱讀進步書刊,啟發青年的革命覺悟,使帝國主義用來奴化中國人民的教會學校,變成了黨在濰縣開展革命活動的又一個中心。

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全國發起了聲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愛國運動。濰縣支部組織毓華小學、文華中學、文美中學的學生走上街頭,開展活動。

團結廠礦車站工人積極發展黨員團員

莊龍甲等人深入到濰縣工人中間,向他們宣傳受苦受難的原因和“團結起來到明天”的偉大意義,使一些工人很快懂得了革命道理,成為黨的積極分子。

莊龍甲特別注意在樂道院工人中培養革命力量,吸收電工牟光儀入黨,醫院工作的傅錫澤等人先后加入共青團或共產黨,醫院打更的老人、給美國牧師做工的工人等,都成了黨的積極分子,積極參加黨的秘密活動。

莊龍甲還將革命宣傳發展到鐵路工人中,他回到濰縣后積極在膠濟鐵路濰縣站、坊子站的工人中間開展工作,發展黨員,建立了坊子鐵路機務段黨支部,使坊子站成為膠濟鐵路中段工人運動的基地,也是黨組織在濟南至青島之間的秘密交通站。

經過一年多的活動,至年春,全縣黨員發展到近人,團員多人,成立黨團支部11個。這些組織的建立與發展,為濰縣縣委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紅色之火燃遍濰南濰北

莊龍甲從山東省立一師畢業后,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濰縣黨組織的發展上。年,山東省第一個縣級黨組織——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了,莊龍甲擔任第一任書記。中共濰縣地執委成立后,著力培養有生力量,發動農民運動,擴大在學校的革命影響,濰縣的紅色之火熊熊燃燒起來。

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山東學員名單

陳少敏

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舊址

研究擴大黨的組織建立全省首個縣委

為了方便同志們聯絡,莊龍甲將自家在村邊的東園書舍作為秘密陣地,因為這里位置隱蔽,對面大灣和圍子墻之間有一片蘆葦,同志們經常趁著傍晚時分進入村東北門,穿過蘆葦叢進入東園書舍,有時晚上再沿著灣南邊進村,到家里開會商談。

隨著全省各地黨員越來越多,中共山東地執委認為迫切需要在黨的活動比較活躍、黨員人數較多的縣建立黨的地方執行委員會,以進一步促進黨組織的發展,推動革命斗爭不斷前進。為此,中共山東地執委派人到各地視察、指導,幫助建立縣級黨組織。年1月,中共山東地執委委員、共青團青島地委書記關向應到濰縣視察工作,莊龍甲陪同他在樂道院電機房召開會議。關向應向與會同志講了國內革命形勢、階級斗爭原理和黨的紀律,并聽取了文華中學團支部的工作匯報,還到廿里堡附近的農村視察了黨支部和農民協會的工作,然后對濰縣黨團組織的建設作了指示。

年3月,莊龍甲分別參加了由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和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組織召開的全省農民運動擴大會議。隨后,他以國民黨省農民運動特派員的合法身份,和同志們一起積極領導發動濰縣農民運動,加強黨支部在農村的工作,濰縣黨員已達五六十名。鑒于濰縣黨員隊伍不斷擴大的情況,4月,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派丁君羊到濰縣,在東郊黃菜樓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會后,丁君羊與莊龍甲等人研究了迅速建立中共濰縣地執委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

年6月,中共濰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茂子莊村王全斌家的場院屋里召開。到會代表20余人。會議由莊龍甲主持,他向大會傳達了中共山東地執委關于建立濰縣地執委的指示,匯報了濰縣黨組織的發展情況。會議選舉莊龍甲為書記,牟洪禮、張同俊、扈梅村為執行委員,王全斌為候補執行委員。大會決定,委員實行分工、分片負責,地執委機關設在濰城東關南大街王全斌家的房子里。

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誕生,是濰坊黨組織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是山東省境內,除山東省地方執行委員會之外的第一個地方執行委員會,在全省各縣黨的組織建設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全省其他地區黨組織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發展方向,推動和促進了全省黨的組織建設。年底,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改稱中共濰縣縣委。

培養農村進步青年送到全國各地學習

為了培養農民運動的新生力量,莊龍甲不斷將濰縣的進步青年送到全國各地進行學習鍛煉。年3月,毛澤東主辦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這期講習所不僅對學員進行中國革命理論教育,也為后來農民運動同革命戰爭的結合作了準備。參加這期講習所的有來自全國20個省區的多名學員,其中濰縣有3名,分別是胡殿武、宋幼石(跨黨黨員)、張耘南。年12月,中共濰縣地執委派宋熙來、李龍池及文華中學學生鄭官升、盧云斗、田裕恭、延鑫、劉浩等投考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年春,縣委又派邱傳賢、丁其祿去武漢學習,派何鳳鳴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這些學員畢業后,為濰坊地方黨組織的發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胡殿武畢業后回濰縣,擔任了中共濰縣地執委委員,他以賣文具為掩護,走書房,串學堂,秘密領導各村、各校的地下黨員發動組織農民協會,使濰縣東南鄉一帶普遍建立了農會,發展了大量黨員。宋熙來年任濰縣縣委書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鄭官升在年12月廣州起義中壯烈犧牲。

支持學生爭取自由農民協會遍地開花

在莊龍甲的努力下,中共濰縣地執委根據濰縣的特點,面向進步學生開展了大量工作。年春,在文美中學建立了黨支部,牟秀珍任支部書記。在文華中學,進一步擴大了馬列主義讀書會,讀書會將黃埔軍校學生黃汝舟寄來的革命刊物和介紹南方革命形勢的信件,摘錄印成傳單,張貼在學校食堂門旁的閱讀欄里。年春節前后,濰縣地執委組織文華、文美中學的團員去農村,向農民介紹南方各省農民運動及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的農民狀況,推動了農民運動的開展。后來隨著革命形勢急劇惡化,莊龍甲還支持文美中學學生與校方的反動教育作斗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進步學生舉行了罷課,提出“讀書自由、信教自由、出入自由”,要求校方停止偷聽學生談話、監視學生活動的行為。校方強硬開除了帶頭學生。學生派代表擺脫校方監視,離校找到莊龍甲,向他匯報文美罷課情況。濰縣縣委立刻召集會議進行研究,決定:一、發表支持文美中學反帝罷課宣言,向全縣各界講明罷課真相,號召各界支持;二、制止美國人封閉學校的陰謀;三、由團縣委負責安排被開除學生繼續求學的問題。在黨的領導和支持下,文美中學學生團結起來,堅持斗爭,最終文美中學宣布停辦。在這次罷課中,有一位進步學生名叫孫肇修,她后來改名陳少敏,在抗日戰爭期間是我黨長期主持一個地區工作并直接領導武裝斗爭的女干部。

年初,在莊龍甲的推動下,中共濰縣地執委幫助濰南、濰北廣大農村普遍建立起農民協會,濰縣農民運動不斷高漲。農民協會舉辦農民學校、農民夜校,幫助農民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共產黨員王全斌自己出資在辛莊蓋平房3間,辦起平民學校,黨員田化寬擔任教師,向貧窮農民進行革命教育,傳授文化知識。隨著農民協會的發展,濰縣的農民運動也由抗糧抗稅,發展到反對封建迷信、反對封建宗法勢力。在濰縣革命活動的中心地區曹莊,農民協會砸廟宇、刨桑墩、界石,將地主的土地奪來重新分配。至年春夏之間,濰南的東曹莊、西曹莊、狼埠、辛莊、軍埠口等村,農民協會普遍發展起來。

5

組建濰坊首支革命武裝

年,隨著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莊龍甲在濰縣為維護統一戰線做了大量工作。在國共合作宣告破裂后,他帶領濰縣共產黨員積極籌備武裝,建立了濰縣的第一支革命武裝——濰縣赤衛隊,開展了奪敵槍、處決反動分子、砸稅局、截軍糧、抗租搶坡、大柳樹暴動等革命活動,撒下了革命的火種,為以后的武裝斗爭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

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濰坊地區中共地、縣級組織機構(局部)。

國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籠罩

年,北伐軍節節勝利,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國。共產黨在濰縣的活動也極為活躍,到處可以看到黨團組織張貼的“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等標語,很多進步學生放假主動不回家,深入到濰北、濰東廣大農村,宣傳北伐軍的勝利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但是,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出現嚴重危機。全國多地出現以“清黨”為名,大規模搜捕殺害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山東的國共合作雖未馬上破裂,但少數國民黨右派開始有所行動。中共山東區執行委員會指示各級黨組織要努力團結國民黨左派,鞏固統一戰線。

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消息傳到濰縣,濰縣的國民黨右派分子開始暗中進行派別活動,剛剛出現生機的濰縣國民黨面臨著渙散、倒退和分裂。面對這種形勢,莊龍甲通過國民黨山東省黨部派跨黨的共產黨員胡殿武、田智恪、宋幼石任臨時縣黨部執行委員,加強和充實縣黨部的領導力量。4月底,中共山東區執委派丁君羊以國民黨省黨部委員的身份到濰縣,同中共濰縣地執委研究了如何做好準備、防止國民黨叛變并力爭建立一個左派縣黨部。這次改組取消了原國民黨臨時縣黨部,組成了由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主的籌備委員會,同時對濰縣國民黨員重新登記,從輿論上教育左派,孤立、打擊國民黨右派分子,使濰縣地區近一半的國民黨員站到了共產黨一邊。

年5月,濰縣國民黨的部分反動分子與蔣介石集團取得聯系,加快了分裂腳步。莊龍甲經過充分準備和醞釀,于5月13日在文華中學主持召開了國民黨濰縣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莊龍甲組織起草的加強國共合作和開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等提案,選舉產生了國民黨濰縣縣黨部執行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由于會前工作做得充分、有力,使改組后所有的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全部由跨黨的共產黨員擔任,會議通過的多起提案均有利于我黨路線的執行和革命形勢的發展。通過兩次改組,在大革命即將失敗的關鍵時刻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路線的貫徹執行,從而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使濰坊地區國共合作的局面得以保持,為濰坊地區共產黨活動的開展爭取到了相當一段時間的主動。

年7月15日,汪精衛也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濰縣的國民黨右派分子在縣立師范講習所召開會議,打起了反共旗幟,以各區分部代表聯席會議代行縣黨部職權,與共產黨掌握下的縣黨部分庭抗禮,國共合作開始分裂。10月,濰縣國民黨右派分子張耘南從南京接受“清共”指示返回,在寒亭召開濰縣國民黨代表大會,宣布取消由跨黨共產黨員擔任委員的執行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組成新的國民黨濰縣縣黨部,濰縣國共合作破裂。他們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命令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限期到國民黨黨部登記自首,利用軍隊、警察和司法機關,殘酷打擊共產黨的活動,捕殺共產黨人,制造白色恐怖。

籌集武器成立特工組奪取槍支擴編隊伍

大革命的失敗使中國革命事業遭受慘重損失。年8月7日,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10月10日,山東省委召開由全省各地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省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年冬,濰縣縣委在樂道院外養正小學召開會議,作出了建立革命武裝的決定。

濰縣縣委率先行動,想方設法籌集武器。莊龍甲作為縣委書記首先從朋友處借到手槍一支;宣傳委員王全斌動員家庭出資元購買手槍兩支;農民委員牟洪禮也借款元購得手槍一支。在共同努力下,搞到了第一批槍支彈藥。年1月初,濰縣縣委組建特工組,成員有王永慶、王兆恭、成希榮等人,這是共產黨在濰坊地區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特工組成立后,積極開展游擊活動,先后從縣警備隊、縣稅務局和潰退的軍閥部隊士兵手中奪取槍支,很快就擁有了40多支槍,人員近50人。不久,特工組擴大改編為赤衛隊,王永慶、王兆恭分別擔任正副隊長。年初夏,濰縣縣委以辦紅槍會為名,在西南區辛莊一帶建立農民武裝組織。

怒砸稅局子反抗苛政奪取軍糧打擊日軍

為進一步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活動,莊龍甲召開縣委會議,決定首先鏟除茂子莊的惡霸地主、國民黨反動派王全干。由濰縣赤衛隊隊長王兆恭帶領隊員,將王全干擊斃,并繳獲短槍一支。

年4月20日(農歷三月初一),是大柳樹村趕山會的日子。每逢集會,縣衙的稅局子都要派人到集會上收稅,借機敲詐勒索。濰縣縣委決定趁著集會,發動農協會員和廣大群眾進行一次抗捐抗稅的斗爭,對敵人的苛捐雜稅進行一次有力的打擊。濰縣縣委以赤衛隊為主力,同時也發動了部分農民協會會員參加,組織了50多人的斧頭隊。當天早晨,行動人員每人都帶一件武器,如鐮刀、斧頭、手槍等,分頭到達大柳樹村,分別安排了監視、警戒、善后等工作。中午11時,總指揮王兆恭借喝水為名,把茶壺摔在地上,作為行動信號,主攻隊員趁機砸碎收稅攤子,重傷5名稅役,散發縣委發表的《告農民兄弟書》,王兆恭帶頭高呼“打倒貪官污吏!”“反對苛捐雜稅!”等口號。廣大群眾得知共產黨帶領砸了稅局子,頌揚斧頭隊是反對軍閥、為人民除害的好漢。

年4月,國民黨北伐軍打敗舊軍閥張宗昌,取代其在山東的統治。日本帝國主義借口保護僑民,出兵山東,在濟南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屠殺中國人民的五三慘案,并對膠濟鐵路沿線實行軍事占領。莊龍甲在濰縣一帶積極帶領群眾開展反帝斗爭,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抵制日貨,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6月,莊龍甲與高密縣委、坊子鐵路支部負責人決定聯合發動奪取日軍軍糧,在濰縣赤衛隊的掩護下,數百群眾將滿載軍糧的列車一搶而空,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年春,濰縣大旱,災荒嚴重。6月上旬,濰縣縣委抓住麥收前廣大窮苦農民青黃不接,忍饑挨餓的時機,發動群眾開展抗租搶糧斗爭。當時莊龍甲抱病堅持深入到斗爭第一線。那些日子,他經常出現在窮人的草棚里、屋檐下、炕頭上、坡洼里或場院上,宣傳“我們種地我們收”“待要有飯吃,就要聯合起來同地主干”。縣委首先以濰縣農民革命會的名義,發表了《為搶糧食事告窮兄弟們書》,組織黨員到各村發動農民,領導農民搶收地主的麥子。地主組織了武裝,追捕參加搶收的群眾。這不但沒有嚇住群眾,而且更加激發了農民的斗志,繼續堅持斗爭。通過這次斗爭,不僅在經濟上得到了勝利,而且擴大了政治影響,提高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6

刑場高喊口號慷慨赴死

年10月,正在養病的莊龍甲遭到敵人抓捕,在南流大集英勇就義,年僅25歲。莊龍甲犧牲后,他的同志牟洪禮將這一噩耗用一首藏頭詩偷偷送出來。莊家村派人前去打探消息,并在遺體掩埋處做了記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莊龍甲遺體隆重遷葬至濰坊市革命烈士陵園。

百余人大柳樹起義遭遇敵方聯合襲擊

年春,濰縣縣委決定組織農民武裝暴動,先以紅槍會的名義組織了一支農民武裝,然后派人到附近軍閥部隊中做兵運工作,爭取了駐軍營長王松齡,商定屆時他率部隊起義,參加武裝暴動,同時,還開展了對土匪韓二虎的爭取工作。7月中旬,暴動行動方案制定完成,對組織機構、時間、地點以及失利時隊伍的去向等問題作了詳細研究。這時,爭取韓二虎的談判發生了一些意外變化,有的同志產生了急躁情緒。

7月22日,部分黨員率領百余人提前在大柳樹村倉促起義。24日,起義部隊遭到地主武裝二區保衛團和國民黨第7旅李朝英部的聯合襲擊,前來配合暴動的王松齡部被包圍繳械,48人被捕,14人被殺,暴動失敗。

抱病奔忙不幸被抓受盡酷刑英勇就義

大柳樹暴動失敗后,形勢急劇惡化,國民黨反動派開始直接屠殺共產黨人。此時莊龍甲因積勞成疾,肺病迅速加重,終于接受了縣委的決定,到安丘杞城村共產黨員的秘密聯絡點傅錫澤藥房去休養治療。在養病期間,只要病情稍好,莊龍甲就又拖著病弱的身體,走村串戶為革命奔忙。同志們有時去探望他,他總是打起精神仔細詢問工作斗爭情況,和大家一起分析形勢,指出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同志們怕他勞累,勸他休息,他就將話頭岔開,繼續談工作,對自己的病毫不在意。他總是笑著對同志們說:“干一天少一天,趁還沒有躺下,我就得爭取多干一點,等到閉上眼睛,想干也撈不著干了。”

年10月10日,莊龍甲串村回到傅錫澤藥房,突然闖進來三個人,他們是國民黨濰縣黨部的王有德、國民黨南流區分部的宋法玉和國民黨營長朱昌榮。莊龍甲聽到有人盤問傅錫澤,剛想從后門走脫,不幸被發覺,遭到逮捕,被押送到國民黨濰縣南流區保衛團。敵人對他施以慘無人道的刑罰,用細繩拴住他的兩個拇指吊在梁上。在敵人的酷刑面前,莊龍甲毫無懼色,他響亮地向審問他的敵人宣告:共產黨人不怕死!怕死就不是共產黨!

10月12日,正逢南流大集,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利用人多的機會造成震懾,將莊龍甲押赴刑場殺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厲聲怒斥劊子手:“今天你們殺了我一個,明天會有千百萬的人站起來殺你們!你們的日子不會太長久了,人民革命的烈火一定要把你們這些反動派徹底埋葬!”高喊著“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莊龍甲英勇就義,年僅25歲。敵人將莊龍甲殘忍殺害后,將他的頭顱掛在濰縣東關南門外城墻上示眾。

莊龍甲犧牲后,濰縣縣委委員牟洪禮路過南流,聽到了這一噩耗,他極力忍住悲憤的心情,趕到莊家村參加秘密會議。會后,牟洪禮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首“藏頭詩”:“老子英雄兒好漢,莊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復生精神存,在與不在何必言。南北東西人知曉,流芳百世萬古傳。”這首詩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老莊死在南流。”莊家村黨支部根據詩中提示,安排農民協會會長莊峰云以探親為名到南流打聽莊龍甲犧牲的情況和掩埋地點。莊峰云連夜趕到南流,得知莊龍甲的遺體已由南流的同志想方設法取回,悄悄埋起來。為了方便日后尋找,莊峰云在掩埋處埋上了石頭作為記號。

莊龍甲犧牲后,山東互濟會將其事跡收入被難革命戰士紀念冊,并在12月給中央和濟總的《山東濟難工作報告》中寫道:“莊龍甲等同志,在群眾中甚有信仰,而遇難又極其悲慘,被敵人非刑拷打后槍斃,再鍘下頭來……一般人對莊同志之勇敢及死難之慘景,無不贊慨同情。”

鄧恩銘獄中知噩耗幫莊立安應對問訊

年,莊家村的莊立安被捕入獄。他在獄中放風時見到了中共一大代表、山東黨組織的早期領導者鄧恩銘。鄧恩銘聽說他是濰縣的,又姓莊,就偷偷地問他:“老莊是怎么死的?”莊立安不敢輕易表露身份,就反問道:“你問的是哪個老莊?”鄧恩銘說:“是莊龍甲。”莊立安說:“他是我沒出五服的侄子。”鄧恩銘說:“我曾去過龍甲家,你就大膽地說吧!”于是,莊立安便利用獄中放風的短暫時間,陸陸續續與鄧恩銘交談起來,把莊龍甲被害的前后經過都告訴了鄧恩銘。

在鄧恩銘的幫助下,莊立安在多次敵人問訊中機智應對,堅持對敵斗爭。年4月5日,鄧恩銘在濟南市緯八路刑場慷慨就義。年2月,莊立安經黨組織營救出獄。

時隔多年找到遺骸隆重安葬緬懷先烈

年10月,時任濟南市警備區人民武裝部部長的莊中一,給當時的中共昌濰地委書記陳洪波寫信,建議將莊龍甲烈士遺骸從南流遷到濰坊市革命烈士陵園。中共昌濰地委和中共濰坊市委安排濰坊市民政局辦理遷葬事宜。年2月,市民政局安排烈士陵園劉育之與莊家村黨支部聯系辦理此事。莊家村黨支部書記莊霞之安排正在回家休假的莊峰云幫助辦理。莊龍甲犧牲后,正是莊峰云去南流打聽的情況。但是時隔多年,當時做的記號已找不到,最后在附近的第三個墳墓才找到無頭顱的遺骸,確認其身份為莊龍甲烈士。后來,民政局同志聯系莊家村黨支部,安排莊龍甲烈士親屬到烈士陵園瞻仰遺骸。莊龍甲的侄子莊錦華記得,那年他還在福建工作,正值回家探親,于是和妻子一起,陪同姑姑莊龍彩來到烈士陵園,看到紅褐色棺木內的軀體四肢遺骸和斷裂的皮腰帶及銅扣卡。年清明節,濰坊市革命烈士陵園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正式安葬莊龍甲烈士。年烈士陵園改造,將土墳改為臥式墓碑。

由于戰爭年代時局動蕩,莊龍甲烈士頭顱的去向已經不可知。濰縣解放初期,曾做過黨的地下工作的朱繼周提到,他曾到東關南門將莊龍甲烈士的頭顱取下掩埋,但一直沒有聯系過民政部門及其親屬。直到現在,莊龍甲烈士的頭顱掩埋在何處依舊是個謎。

年10月,莊立安提供了一條線索,自己曾和莊龍甲一起在家中院里埋了一枚手榴彈。他記得年7月,大革命失敗后,在白色恐怖的緊張氣氛中,莊龍甲將家里的一枚手榴彈埋在了院東側圈的糞坑崖上。濰坊市博物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派人挖掘出來。在挖掘出土這枚手榴彈時,得到了龍甲大隊的支持和幫助,為此,濰坊市博物館專門制作了一面錦旗贈送龍甲大隊,以表感謝。

7

薪火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在莊龍甲的影響下,他的家人和鄉親們陸續走上了革命道路。據不完全統計,莊家村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有15人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時期,有49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抗戰勝利后,有37人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志愿軍。

莊龍甲侄子莊錦華(左一)接受采訪。

弟弟龍田傳遞火種家人支持參加抗日

莊龍甲犧牲后,在黃菜樓教書的祖父莊宗海知道了這個消息,當即中風不語,父親莊鵬云也病倒,他們很快相繼離世。莊龍甲的兒子莊濟南因為敵特監視生病得不到治療,在九歲時夭折,莊龍甲的妻子被迫改嫁。莊龍甲的母親劉愛英帶著年幼的兒子莊龍田和女兒莊龍彩堅強生活。濰縣縣委負責人馬宣元、劉良才都曾到莊龍甲家中慰問。

年,莊龍甲的弟弟莊龍田(后改名莊雨村)要求參加革命,黨組織考慮到劉愛英已失去大兒子,自己無依無靠,不能再傷這位革命母親的心,婉拒了他的要求。但是后來,莊龍田還是在母親的支持下參加了抗日工作。為了支持莊龍田抗日,他的妻子張梅村獨自在家務農,撫養三個子女,贍養婆母。那時人們經常看見張梅村背著孩子下地干活,因為小腳蹲不穩,有時只能雙膝跪著,在田里間苗、拔草。

年9月,莊龍田在壽濰縣行政委員會擔任秘書,兼做民政司法教育工作。考慮到敵占區干部家屬的安全問題,組織決定將家屬接到抗日根據地。劉愛英對兒媳張梅村說:“我大兒子被壞人禍害了,小兒子又去打鬼子,我不怕他們那些壞人把我怎么樣,我死了不要緊。你娘倆去吧,那里安全。”她獨自在敵占區老家,堅強地盼到解放,才全家團聚。

族叔繼續對敵斗爭三個兒子為國捐軀

莊立安,原名莊鶴云,按家族輩分是莊龍甲的叔叔,但實際年齡比莊龍甲小三歲。莊立安在莊龍甲的直接影響下參加革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與了黨組織在濰縣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年他被捕入獄,五年后被組織營救出來,回到莊家村繼續做黨的秘密工作。抗戰爆發后參加八路軍七支隊二大隊組建,七支隊開往膠東時,他留下來繼續做地下工作,堅持與敵人斗爭。

莊立安有三個兒子,都在戰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譽為“一門三烈”。大兒子莊升明年膠東抗大畢業,分配到西海地委工作,后任北掖十二區區長。年8月,22歲的莊升明在日軍“掃蕩”時,掩護群眾轉移,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刺死,壯烈殉國。二兒子莊耀天,膠東抗大畢業后擔任濰縣五區青救會主任。年秋,任濰南膠濟二大隊指導員的莊耀天率部攻打西鮑莊偽三支隊,沖鋒在前,消滅敵人一個連,繳獲大炮兩門、機槍一挺。年,任濰南獨立營指導員的莊耀天在與國民黨第八軍的一次戰斗中犧牲。三兒子莊龍震,抗戰最后一年入魯中抗大學習,畢業后參加解放軍,年11月犧牲在朝鮮戰場上。后來莊立安在晚年回顧平生寫下一首自述詩:“二十年代國難重,方剛少年逞英雄。探求真理陷囹圄,三子殉國英豪名。坎坷一生疑慮解,余生康泰樂無窮。”

既是同族又是同志革命路上前仆后繼

同莊立安一樣,莊鄂云、莊峰云、莊少云在家族中論輩分都是莊龍甲的叔叔,但他們和莊龍甲年紀相仿,都在莊龍甲的影響下堅定地選擇了馬列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道路。

莊鄂云比莊龍甲小9歲,年就開始為黨做秘密工作,抗日戰爭期間,堅持做敵后地下斗爭。年,由于叛徒出賣,莊鄂云遭到日本憲兵隊逮捕。在日偽監獄中,敵人多次對他刑訊逼供,用帶刺木棍毒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放狼狗咬,大冬天剝光衣裳用涼水澆,各種刑罰幾乎都用上了。莊鄂云幾次奄奄一息,但他誓死不承認自己的身份。一年后,地下黨組織將他營救出來,出來時體重已不到60斤。傷病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后來他在上甘嶺戰役時再受重傷,回國后轉業到地方工作。

莊峰云比莊龍甲大1歲,從年開始參加地下黨活動,在莊龍甲犧牲后,他前去打探消息,為以后重新安葬莊龍甲留下了寶貴線索。年至年,中共濰縣縣委在莊家村先后成立黨的群眾組織孝友會和互濟會,莊峰云擔任會長,凡是窮人婚喪嫁娶都派人前去幫忙。他還協助濰縣縣委幫助被捕和犧牲同志家屬解決困難。年莊立安入獄,莊峰云和村支部書記莊祿海趕赴濟南營救他出獄。

莊少云年生,年2月參加了八路軍七支隊二大隊宣傳隊。七支隊與八支隊合編后,莊少云被編入八支隊政治部宣傳科,到昌樂協助地方黨組織組建抗日武裝。年9月,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八支隊第二十九大隊在昌樂建立。為不給當地老百姓增添負擔,身為大隊長的莊少云說服國民黨昌樂縣長兼游擊獨立第四總隊隊長張天佐同意給養。莊少云廣泛發動群眾,帶隊在昌樂頑強抗擊日偽軍,后來根據組織安排,莊少云帶隊與八支隊會合,轉戰魯南、魯中戰場。

記錄英雄光輝事跡先烈精神代代相傳

新中國成立后,收集整理莊龍甲資料的活動一直都在進行。年4月,莊中一撰寫了第一份莊龍甲傳記。年,莊立安、莊克仁、莊少云撰寫莊龍甲傳記。年4月,莊少云、莊雨村、莊錦華撰寫莊龍甲傳記。自年開始,莊錦華開始擔負起傳承伯父莊龍甲紅色精神的重任,他多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接受電視臺采訪,向人們講述莊龍甲的光輝事跡。近年來,關于莊龍甲的紀念書籍相繼問世。1年,中共莊家村總支委員會、莊家村村民委員會編寫了《永遠的懷念——莊家村革命同志史料專集(—)》。年,陳景蕃主編了《永不泯滅的記憶——記莊龍甲和他的戰友們》,作為奎文文史資料第七輯出版。年,莊錦華主編完成了《永遠的懷念——革命一家人》,比較完整地收集了關于莊龍甲及親屬的歷史資料文章和珍貴照片。

多年來,一代又一代黨史工作者薪火相傳,堅持收集、整理、研究莊龍甲相關資料,形成了數萬字的黨史研究成果,通過發表宣傳文章、開展黨史宣講、撰寫研究論文等方式,傳承革命精神,弘揚紅色傳統,不斷開拓前進,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了緬懷和紀念莊龍甲烈士,曾先后將他的家鄉命名為龍甲鄉、龍甲營、龍甲公社、龍甲大隊、龍甲社區。年4月24日,原濰坊市(縣級)革委會以濰革發〔〕68號文件公布莊龍甲烈土故居為濰坊市文物保護單位。0年4月30日,濰坊市人民政府以濰政發〔0〕25號文件重新公布莊龍甲烈士故居為濰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年5月由莊家村委在原址重建故居。3年12月6日,在莊家村隆重舉行了莊龍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王盡美的長子王乃征特意為紀念莊龍甲烈士題字:“山東好漢世人夸,抗暴除惡串百家。星火燎原懷烈士,白云紅日向陽花。”年,莊龍甲故居入選山東省第二批黨史教育基地。年,在莊家村城中村改造中,確定莊龍甲故居不搬遷,由奎文區委撥專款進行提升改造,9月28日,舉行了奎文區黨性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資料來源:《中共濰坊地方史(第一卷)》《永不泯滅的記憶——記莊龍甲和他的戰友們》《永遠的懷念——革命一家人》,圖片除署名者外,均為市委黨史研究院提供。

來源:濰坊晚報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xs/19123.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