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習俗 > 黨支部指揮,村民演奏,這里響起富民強村幸

黨支部指揮,村民演奏,這里響起富民強村幸

發布時間:2024/7/9 10:40:5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漫步于昌樂縣紅河鎮肖家河村,干凈整潔的柏油路縱橫交錯,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全村村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齊動手、同致富,這個在幾年前還幾乎沒有村集體收入、環境臟亂差的村莊,如今變成了全鎮的“明星村”,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肖家河村黨建引領幸福廣場。

肖家河村位于紅河鎮西南部,村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芋頭、大姜、花生等經濟作物,村集體長期缺少增收渠道。面對鄉村振興大考,無資源、無產業的肖家河村如何實現集體經濟壯大和提升集體經濟自我發展能力?

“華麗轉身”的背后,是土地改革為農村發展騰出了空間。去年9月,肖家河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立足本村實際,積極發動黨員群眾,通過土地入股、直接流轉、土地調換等方式,連片流轉余畝土地,由村黨支部領辦成立了肖家河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強村與富民“雙贏”,集體與群眾“共收”,逐步破解了村集體“無錢辦事”的難題。

“我們先后種植小麥畝、土豆30畝、小蒜10畝。”肖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科元告訴記者,經初步測算,今年他們村小麥產量畝均達到斤,單價1.46元/斤,僅小麥一項就實現銷售收入45.5萬元,此外還爭取了上級種糧補貼5.2萬元,扣除成本后,村集體獲利20余萬元。

肖家河村村民正在收獲小蒜。

用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讓村民嘗到了甜頭,更有了盼頭。“之前我都把地租給鄰居,年租金元每畝,入股合作社后,年租金元每畝,不僅租金增加了,我們也沒了后顧之憂。”今年42歲的村民劉軍升發自肺腑地說,從“村民”變“社員”,大家對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大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充滿信心。

“村里成立合作社,我們優先確保群眾受益。”劉科元告訴記者,對流轉群眾土地,他們按照兩種方式兌付租金收益,通過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的,年租金元每畝,一年后根據收益再進行分紅;不愿意入股的,年租金元每畝,以上價格均高出社會價格約%。同時,村民還可到合作社就近打工賺取工資,半年來全村戶均增收元。

肖家河村一景。

不僅如此,為確保糧食質、量雙提升,合作社積極探索推行專業化管護,先后投資4萬元鋪設專業滴灌設備7.5萬米,全程采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種、收實現高度機械化,為確保糧食豐產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撐。

瞄準共同富裕目標,提升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這是肖家河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出發點,也是最終落腳點。如今,肖家河村戶村民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全村上下激發起齊心協力謀發展的強勁勢頭,各項工作也由落后變先進,在全鎮名列前茅。

村民整理收獲的小蒜。

“只有把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了,才能有錢給村民辦更多好事,才能真正讓鄉村活起來。”劉科元說,在走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村里依托小蒜之鄉的優勢,持續加快研發小蒜深加工,延長、做強、優化農產品產業鏈。與此同時,還準備籌建冷庫冷鏈,支撐農產品四季平穩銷售,拉長價值鏈、暢通供應鏈,推動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品質化和全產業鏈發展,逐步打響肖家河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特色農業品牌,讓村集體的“家底”更加厚實。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肖家河村發展糧食專業合作社是紅河鎮統籌解決村集體增收難題的一個有益探索。”紅河鎮黨委書記肖華表示,這不僅解決了村內農民種糧兼業化、土地利用率低、產出效益低等問題,還為很多沒有資金、資源的村莊蹚出了一條新的增收路子,為全鎮農村探索實踐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穩妥經營模式,為全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激發新動能、增加新引擎、釋放新活力。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于菲/文圖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xs/20042.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