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屆的省屬公費師范生分配計劃出來了,今年比去年的時間略微早一點,今年是山東省屬公費師范生分配就業的第二年,從去年的分配情況來看,總體還是不錯的,但是肯定也是有違約的現象,下面我們一塊來看一下今年的分配計劃。
年省屬公費師范生就業崗位需求表中可以看出,今年一共有名畢業生就業,根據當年報考的地區分配到各地市的縣市區學校,主要以小學和初中為主,教育資源也主要是往鄉鎮傾斜。
通過各地市統計的數據來看,招聘計劃差距也很大,招聘計劃最多的是菏澤市人,最少的是東營市54人,基本就是個零頭,可能是東營市對老師的需求沒有那么強烈。具體原因咱不去探討,主要還是關心畢業生往哪里分配,對已經報考上的或者將要報考省屬公費師范生的家長都是個很好的參考和借鑒。
根據年各地市出臺的分配政策,畢業生現在根據提供的招聘崗位去報名,根據畢業生報名意向和面試(試講)的分數來排名,然后依次錄取,有的地市還是考查畢業生這大學四年的綜合表現,再結合試講成績進行排名,再選崗分配。
具體分配情況,我們以省會濟南來分析一下:
如果選擇地市附近,這里面市區的計劃還略微多幾個,如果是再遠一點的縣市區,那么很可能計劃主要是偏向于鄉鎮為主,不過現在的社會發展也不像之前,鄉鎮的學校條件也都可以,不像電視上演的山區小學那樣,下雨漏水的那種,山東應該沒有條件那么差的。
但是不管怎么樣,這個市區的計劃數量確實太少,每年都是“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就是看看你的綜合排名情況了,年我們這一個考生面向濰坊分配,市區只要1個生物老師,他排名第2,最終遺憾分配到昌樂某鄉鎮中學,心里也是很不愿意,但是也沒辦法,只能接受,要么就違約,家庭條件還不足以支撐他違約。還一個學生,去年考研究生去了華中師范大學,本來他是面向菏澤分配,當年就是被調劑去的,考上研究生后果斷還是違約了,想去更高的平臺發展,交了有6萬多的違約費用。好在省屬公費師范生按時繳納違約金不會記錄誠信檔案。
所以對于年想報考省屬公費師范生的考生來說,這個參考計劃非常有價值,首先看一下這些地方的學校,萬一分配到那里,能不能接受,再一個每年有很多考生都往青島、煙臺、威海這些沿海地區報考,導致這些地區的分數也是越來越高,大家也去看看這些地區的分配情況,值不值得你犧牲那么多分數去追,做到心中有數。有些時候,你當時報考時想的,不見的就是你畢業時能得到的,所以要考慮全面比較好。
最后,公費師范生為什么火爆,還不是讓目前社會就業壓力大造成的,但是也不見得其他的升學通道就一定不好,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要雙向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