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立校之本。在新的時代,汾中人對“德”的理解,是充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是培養方式。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新的時代,汾陽中學在教育教學實踐新的征程上,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不忘初心,狠抓落實,用每一個教育細節凝聚磅礴力量。
積淀百年的人文精神,傳承百年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汾陽中學“以德立校,學做真人”的核心辦學理念。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汾陽中學立足百年老校資源,力爭向文化要發展內涵,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創建以“學生本位”為核心的德育文化
作為中共呂梁第一個黨組織的誕生地,一所擁有堅實紅色基因的學校,汾陽中學在教育教學中堅決貫徹“聚焦家國學校史、聚焦成長學團史”的德育風格,扎實開展德育工作。
將班會作為德育教育的主戰場。定期開展班會,每期的班會都是由學生自己按照既定的主題去組織的,老師對班會的形式不做硬性的要求,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產生共鳴,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影響和教育自己身邊的同學,這樣避免了學生對說教式教育的抵觸心理,使學生容易接受并有所啟發和思考,讓學生在學習和做人等方面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強化學生會職能,進行學生參與管理的嘗試。學生會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下設學習部、紀律部、文宣部、生活部、社團中心等,再由各部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學生管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學校的每項活動,都能夠看到學生們忙碌的身影,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他人的尊重,有了勞動的收獲,產生了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時,也讓更多的學生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不同的需求,讓他們在自己的生命體驗中學會了寬容。
大力發展學生社團,給學生彰顯個性的舞臺。學校制定了《汾陽中學社團管理辦法》,只要不違反國法、校紀,只要有利于同學們身心健康發展的社團,我們都準予成立并給予大力的支持。文學社出版自己的刊物,國學社組織國學競賽,電視臺記錄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一系列的社團的成立,鍛煉了同學們的能力,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學生社團的建設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局面。
設立國旗班,構建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沿陣地。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建立并規范學校升降國旗制度,汾陽中學于年正式組建國旗班以來,在每個星期一早晨的操場上,筆挺的軍裝,堅定的目光,綠色的身影,整齊的步伐,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他們的口號激蕩飄揚。在初升的朝陽中,當全體師生目送國旗班同學將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整個校園彌漫著濃濃的愛國情。
扎實推進志愿者活動。汾陽中學志愿者團隊的同學們不僅在校園內服務于中考和高考的前線,還走出校園外,參加汾陽市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他們身披綬帶,頭戴汾中志愿者紅帽,他們代表汾陽中學的廣大學子,在社會上彰顯了一種樂于奉獻、蓬勃向上、充滿青春朝氣的精神,展現了汾中人良好的精神風采。這些志愿者在為汾陽中學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增加了一條靚麗風景線的同時,也在服務集體、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到了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相信,這一生命體驗對于同學們今后的做人與做事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國防教育是進入高中的一課,在為期兩周的國防教育期間,同學們練習隊列動作、學習國防知識、整理內務衛生……不僅鍛煉了體魄、磨練了意志,增進了團結意識,增強了自理能力,更加深了同學們艱苦奮斗、讀書報國的理念。在國防教育最后一天,汾陽中學名師生徒步20公里,野營拉動,奔赴啟洪坡烈士陵園祭奠烈士,緬懷先輩,學子們在這里立下青春的誓言,立志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
創建“真抓實干”的教學文化
新時代、新征程。學校提出了“崇善、尚美、求真”的新時代汾中學子追求的更高的要求和理想目標,其核心就在于培養具有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的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傳承歷史,弘揚精神,讓汾陽中學在新時代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新一代汾中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神圣的使命。
山西省汾陽中學是一所具有優秀歷史傳承的百年老校,它的前身是由清末留日學者創立的新式中學堂和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辦的教會學校,建校之初,汾陽中學的辦學風格就融東、西方思想和時代要求于一體,倡導自主、鼓勵創新,并把它們運用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建校百年,汾中形成了融中西文化為一體、集南北人才于一家的獨特校園文化。
進入新的百年,學校新的領導班子成立以來,深入挖掘學校文化內涵,在立足本校實際與時代要求的基礎上,用發展的理念研究教育教學,確立了“高標準建設、高水平辦學、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戰略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讓百年名校,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學校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開放辦學理念。先后組織全體教師先后到華南師大附中、中山紀念中學、深圳中學、江蘇栟茶中學、啟東中學、洋思中學、上海育才中學、河北衡水中學、山東昌樂二中、遼寧盤錦中學等進行考察學習,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集體備課、說課、講課、聽課、評課共同探討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推動了該校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為提高教學水平,拓展文化視野,學校每年都會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來為教師、學生做講座,搞教研。先后請過著名教育專家陳鐘梁、孫紹振、魏書生、畢小白等來我校做示范課、做講座,極大推動了學校教育改革,提升了廣大教師專業水平。
學校堅持“沉下來,走進去”扎實教學的辦學態度。汾陽中學積極創建智慧校園,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互聯網+學校雙平臺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技術資源、大數據優勢,對教與學進行精準診斷,科學分析,讓教學更接地氣,讓學習更有效率。年,學校順利入選中央電化教育館在線教育應用創新項目區域和學校,年,被山西省教育廳確定為山西省第一批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示范校。學校還積極挖掘校內資源,從課程安排上每天專門劃出教師與學生對接的精準輔導時間,實行導師輔導制,每名教師負責輔導三名邊緣生,各位老師堅守陣地,每天都自覺主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學業上的輔導、心理上的疏導和生活上的指導,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全面和諧發展,打造全員育人校園。在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下,年高考,學校一本達線人,達線率42.92%,二本以上共計達線人,達線率89.76%,其中理工類二本達線率91.18%,文史類二本以上達線率為81.25%,分以上共計50人,其中文科最高分分,理科最高分分,兩位同學達清北線,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馮世杰韓鎖明武慧敏)
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