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樂縣著力完善優秀年輕干部發現儲備、培養鍛煉、選拔使用和管理監督的全鏈條機制,努力推動形成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
拓寬發現儲備視野
豐富優秀年輕干部來源渠道
注重放寬視野、拓寬渠道,打破體制、地域等障礙,將盡可能多的優秀年輕干部納入選拔范圍。一是明確選人用人標尺。依托積分制考核辦法,將“每月量化”的工作成效積分作為評價使用干部的關鍵依據,營造“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制定《干部政治表現考核考察暫行辦法》,設置10個測評指標,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等五個方面考核年輕干部政治表現,對政治表現不合格的“一票否決”。二是打通渠道發現干部。依托年度考核、平時考核等實施無任用推薦干部,建立近人的優秀年輕干部信息庫,防止急用現找、降格以求。統籌全縣多戰線、多領域、多行業干部資源,突破身份、行業壁壘,提高配置效率,先后從學校、事業單位中公開考選4名優秀年輕干部進入黨政機關科級領導崗位。三是專項編制儲備干部。針對關鍵崗位、專業化干部難選的問題,出臺《高層次人才專項編制使用管理辦法》,設立專項編制引進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碩士以上學位或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及其他急需緊缺的人才。目前,全縣已設立個名額的專項編制庫,引進了金融、規劃、現代農業等領域優秀年輕干部37名。
明確培養鍛煉方向
提升優秀年輕干部能力素質
采取多項措施,利用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年輕干部政治素養、專業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近兩年,依托市縣黨校、縣黨性傳承中心等黨性教育基地,分批次組織余名優秀年輕干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優良作風教育、黨性體檢等20余場次。加大各類培訓中對年輕干部的比例,著力解決干部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去年以來,舉辦縣委黨校主體班次4期,開設“寶都講堂”8期,邀請1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來昌授課;分領域組織優秀年輕干部到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舉辦“鄉村振興戰略”等7大類20場次專題培訓班。把一線作為提升實踐能力的最佳舞臺,優先從優秀年輕干部中選配29名鎮街事業單位副科級主任,從縣直部門中選派10名優秀年輕副科級干部到鎮街掛任黨(工)委副書記,公開考選15名30歲以下年輕副科級干部到鎮街任職,全部參與到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等工作中。
突出戰略選拔使用
擴大優秀年輕干部數量規模
將使用作為最好的培養,積極打破隱性臺階,不拘一格、大膽選拔使用經過實踐鍛煉的優秀年輕干部。制定《關于實行一線培養考察使用年輕干部暫行辦法》,重點考察工作在重點工作攻堅、疫情防控、重點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四個一線”的干部,考察干部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對年輕干部選拔任職、心理測評、考核鑒定等情況建立檔案全程記實,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勇于打破常規,不看資歷看能力、不看經歷看潛力,推動優秀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近三年先后提拔重用了5名“85后”鎮街黨(工)委副書記,目前,“80后”鎮街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達到52人,占比57.8%。
健全管理監督機制
助推優秀年輕干部成長成才
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充分調動優秀年輕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一是健全預防機制。強化與紀檢監察、信訪等單位溝通聯系,綜合運用考察考核、談心談話、干部檔案審核、巡察、參加民主生活會等途徑,及時發現和糾正干部身上存在的苗頭性問題。目前,已對7名年輕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提醒、函詢、誡勉。二是健全監督機制。突出抓好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優秀年輕干部的監督管理,實施《縣直部門中層干部輪崗交流暫行辦法》,對項目審批、執紀執法、資金管理、審計、財務等中層崗位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實行崗位交流;強化干部任中審計,對任職5年以上縣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任職3年以上的鎮(街、區)黨(工)委書記進行任中審計。三是健全關愛機制。實行基層黨組織約談年輕干部、年輕干部約談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雙約談”辦法,去年以來,已開展誡勉性、知情性談心談話余人次,幫助年輕干部解決難題20余件。針對新考錄及新提拔的余名年輕干部,確定副書記、副鎮長等政治素質高、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進行結對幫帶。
(供稿:昌樂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