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
王桂芬:一位基層工會主席的“娘家人”情懷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田國壘通訊員張偉葛紅普
“要干好工會工作,我自己的體會是要有‘三心’情懷。”扎根基層25年的山東濰坊市昌樂縣五圖街道總工會副主席王桂芬說。
在他看來,愛心、貼心、放心。“愛心”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就像愛自己家人一樣愛職工;“貼心”就是事事關心,多問多了解,像“小棉襖”一樣暖心職工;“放心”就是讓組織放心、讓領導放心。
工作中“行家里手”
近年來,王桂芬把推動轄區內工會組織建設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頭戲,她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建會工作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推動“齊魯工惠”App工會會員認證。
剛開始,組織企業職工錄入網上平臺時,部分職工不清楚工會普惠政策,不愿意手機下載“齊魯工惠”App。了解到情況后,王桂芬馬上到企業車間,在不耽誤職工工作的前提下,抽空給普及工會普惠政策,手把手幫大家下載“齊魯工惠”App。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各企業職工的配合支持下,僅用3天時間名職工就完成注冊認證“齊魯工惠”,認證率99.5%,在全縣11個鎮街中排名第一。目前,“齊魯工惠”活動參與率保持在全縣前列。
每次工會有普惠活動,王桂芬都會在朋友圈、職工群、企業群第一時間轉發。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她還主動幫助中獎職工代領獎品并送到他們手中,共為多名職工領取口罩、月餅、面條、蔬菜等。
在年、年洪水抗災救災工作中,王桂芬冒雨踩泥,迎高溫、戰酷暑,深入田間地頭,逐村逐戶核實受災面積和受災程度,其間走遍了街道60多個村,涼鞋帶斷了就當拖鞋穿,每天都是一身泥水。辛勞的背后是對職工深深地愛,兩次為受災職工爭取到13萬元救災款,讓職工渡過難關。
戰“疫”中沖鋒在前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王桂芬義無反顧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從大年初二開始到疫情階段性結束的兩個多月,她每天早出晚歸,深入企業一線,組織企業工會干部宣傳防控知識和防控措施,統計企業每一名職工居住情況、外出情況,為符合條件職工開具出入證明多人次,配合縣防疫站驗收復工復產企業33家。
今年春天疫情期間,為了讓企業正常生產,王桂芬負責企業進出車輛審查備案,一個月內幫助企業0多輛車來回運輸,確保高風險人員不進企業,保證企業防疫安全、正常生產。
疫情期間,王桂芬還積極協助企業工會做好“上爭下幫”工作,“上爭”就是協助企業負責人為職工爭取福利待遇,“下幫”就是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要求各企業工會主席做到三個第一,就是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解決人,及時了解職工家庭狀況和日常表現,及時疏導溝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確保職工安心工作。她還常常叮囑企業工會干部要起到“雙面膠”作用,既要粘住老板又要粘住職工,企業渡過難關。
服務中暖心體貼
按照政策規定,企業困難職工建檔立案,可以及時獲得救助。有關困難職工建檔立案的文件下達3天,卻沒人報名。王桂芬逐一給建會企業工會主席打電話,耐心解釋政策,囑咐他們有符合要求的職工一定要及時上報。
前衛塑料公司職工卓海珍的老公全身癱瘓,花費巨大,在王桂芬幫助下,建檔立案后一年得到救助資金6萬余元。她逢人就說,是王主席讓自己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樂化酒業公司職工白興國的妻子40歲懷孕,患孕高癥,孩子6個月早產,住院3個月后,家里負債累累,不堪重負。王桂芬知道后,積極按照政策協調了救助資金5萬余元。
關愛還在繼續。現在逢年過節,王桂芬都會自掏腰包去看望白興國的孩子。“看著孩子一天天好起來,我很高興。我要繼續幫助這個孩子,直到這個家庭好起來為止。”王桂芬深情地說。
責任編輯:姚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