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從環境改善、誠信治村、家風建設等方面提升群眾文化文明素養
近年來,昌樂縣在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以村居試點先行,逐步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綜合平臺、完善志愿服務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已在基層各具特色、遍地開花。8月26日,記者了解到,昌樂縣從環境改善、誠信治村、家風建設等方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特色牌”,提升群眾文化文明素養。
村子干凈整潔,墻體畫整齊美麗
今年以來,昌樂縣寶都街道對49個行政村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覆蓋,重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進“思想鑄魂、環境改善、移風易俗、家風建設、文化惠民”五項工程。
夏末秋初,仍是綠意盎然。走進昌樂縣寶都街道田老村,整潔的水泥路旁,有序地擺著垃圾桶,村道小巷干凈整潔,房前屋后收拾妥帖。原來田老村的道路老化嚴重,晴天塵土飛揚,雨天總有淤泥,行人和車輛出行困難。如今村里道路全部硬化,變成一條條寬敞的大馬路。
近年來,田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村史打造好家風好村風特色村。在村文化廣場和村主干道的墻上,以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講文明樹新風、傳統文化、家風家訓等為主題的55幅墻體畫將村莊點綴得更加整齊、美麗。
村子西南角有一座古香古色、保存相對完整的二層古樓,村民稱之為“明樓”。“明樓”建于明代萬歷年,距今有多年的歷史!懊鳂恰钡闹魅私刑锼x,官至兵部侍郎。據田老村黨支部書記田敬濤介紹,田所賦比較看中住宅的防御功能,早先他家院子很大,南北有50米,東西有20米,屋內值錢文物很多。可惜在民國年間遭遇土匪洗劫和破壞,只剩下現在的模樣。年10月,“明樓”被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拔覀儼选鳂恰臍v史文化作為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部分,讓廣大村民都了解這段歷史。這也是我們村的一大文化財富!碧锞礉f。
65歲的村民田志道每天都會在村里散步,經歷了村莊舊貌換新顏,老人感慨萬千。他說,原來村莊環境臟亂差,大街小巷雜物亂堆亂放,十分不美觀。開展美麗庭院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后,村莊煥然一新,路面整潔干凈,文化氛圍濃厚。“現在村里建起了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健身、娛樂場所,還安上了路燈,居住環境好了,人也精神了,村里還出現了不少敬老愛幼的典型!碧镏镜罉纷套痰卣f。
失信村發展成省級樣板村
8月26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昌樂縣喬官鎮唐家店子村附近的一個溫室大棚內,45歲的村民張德良正在棚里干活。這個溫室大棚占地5畝,實際種植面積2畝,總投資16萬元。棚內的西紅柿苗生長旺盛,已有40厘米高。
張德良從年開始種植西紅柿,積攢了不少經驗!扒皫啄甏謇锏恼餍挪缓,銀行不給放貸,想建大棚都建不起來,只能種玉米、小麥等,收入很低。”張德良說,村里的貸款還完后,他從昌樂縣農商行貸款10萬元,自己湊了6萬元,建起這個溫室大棚,種甜瓜和西紅柿,年收入高達15萬元,第二年就還清了全部貸款!拔覀兇暹@幾年建了合作社、田園綜合體,農產品不愁賣。我打算再從昌樂縣農商行貸款,建一個規模更大的溫室大棚,發展種植黃金籽西紅柿!睆埖铝颊f。
上世紀九十年代,唐家店子村是個失信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無力償還銀行貸款,上了昌樂縣農商行的“黑名單”,沒有哪家銀行愿意給該村村民貸款。近年來,村兩委通過多項措施重塑誠實守信的村風民風,想方設法還清貸款,走出了一條以誠信為主線,全體村民共同富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道路。
唐家店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增介紹,近年來,該村用“黨支部+合作社+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建設五棵松田園綜合體,發動村民土地入股注冊潤海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同時不斷發展新業態,大力發展電商直播,目前已培訓電商直播50余人,人均增收余元。
唐家店子村“用一個誠信打造一個品牌,用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用一個產業帶動全民致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贏得了昌樂縣農商行的信任,通過建立銀村合作平臺,農商行加大了對該村及村民的信貸支持。年,該村被評為全省農商銀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省級樣板村。
打造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昌樂縣制定并印發了《昌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方案》《昌樂縣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昌樂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重點任務、工作要求。為確保昌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順利開展,縣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文明實踐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指導鎮街區、有關單位和村(社區)開展工作。
年昌樂縣傾斜力量和資源,重點打造個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印發了《昌樂縣關于開展“城鄉共建文明聯動”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方案》,組織縣直文明單位與村(社區)結對共建,圍繞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總要求,結合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幫助共建文明村(社區)提升環境、配套設施、完善陣地、倡樹新風、開展活動,實現城鄉文明有效結合、深度互動。
同時,注重挖掘當地文化特色,打造了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寶都街道西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社區特色打造“七個一”亮點品牌。寶都街道田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村史打造好家風好村風特色村。五圖街道庵上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打造“紅色講堂”,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喬官鎮唐家店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把誠信教育作為重點內容,開展誠信宣傳和培訓講座,并獲得了昌樂農商行“整村授信”信貸支持。
另外,昌樂縣還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深化融合,更好地服務群眾,實現“1+12”的效果,讓“雙中心”成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除在基層,探索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模式。本報記者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