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醫院 > 打開濰坊鄉村振興新畫卷,領頭雁各領風

打開濰坊鄉村振興新畫卷,領頭雁各領風

發布時間:2024/1/11 18:33:58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在鄉村振興中,村支書作為“領頭雁”的角色,之于一方水土、一方群眾的重要性,被一再證明。

濰坊市坊子區洼里村農業示范基地。圖源:坊子文旅

走進濰坊市坊子區洼里村,智慧農業正以其獨特的魅力綻放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激發出鄉村振興的無限活力。然而十年前,村子卻是另外一番模樣,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今昔對比,讓村民感觸深刻:多虧我們有一個好支書劉向東。

“農民如何致富?就是要從土地上下功夫,打破傳統農業,走向精準、智慧的有機農業。”年走馬上任后,劉向東帶領村民成立了玉泉洼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有機種植產業,推廣“養殖+沼氣+種植”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幾年下來,洼里村搖身變成“億元村”“明星村”。

東籬田園綜合體的智能大棚內,西紅柿長勢喜人。

向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前進!“領頭雁”既是鄉村振興的領路人,也是具體實踐者。

“我們不光銷售產品,還把整個生產過程作為一種商品也銷售出去了。”在濰坊市寒亭區前闕莊村的東籬田園綜合體,村支書于英智演示著番茄“云種植”場景。

別看前闕莊是個只有多人的小村子,在這里,一二三產業全面開花。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4.8萬元,村集體年收入多萬元。

“要想帶領群眾致富,開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這扇大門,金鑰匙便是引企業、拉項目。”在外打拼多年,于英智深知“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的道理。在他的帶領下,這個一沒資源優勢、二無位置優勢的貧困村,長成了如今身價不菲的全國文明村。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班長。作為高密市松興屯村的“班長”,徐林收有信仰有情懷。“我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富起來,生活得更加幸福。”

徐林收帶領班子成員查看大棚葡萄長勢。(資料圖)

舍得付出,敢于擔當,是徐林收身上的鮮明印記。自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徐林收率先垂范,夯實村“兩委”班子,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發展村民代表,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凝聚起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松興屯村。圖源:高密黨群之家

富民強村,黨建引領,9年前還是典型落后村的松興屯,如今一躍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國文明村。在這里,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同頻共振。“我們爭取利用三至五年的時間,逐步整合周圍6個村莊,把松興屯建成一個萬人社區、萬畝大棚園區,讓群眾的生活更富足。”面向未來,徐林收目標清晰。

干部有勁頭,村民群眾就有盼頭。黨員干部提振了服務群眾的精氣神,就能鼓足群眾過好日子的精氣神。

壽光市崔嶺西村大棚園區。圖源:壽光黨建

“只有敢于承擔責任,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在壽光市崔嶺西村黨支部辦公室墻上的這句箴言,時刻提醒著村黨支部書記崔玉祿,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在崔玉祿的帶領下,崔嶺西村創辦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高標準智能大棚,經過10余年的發展,村莊由亂到治再到興,發展成產業強、村莊美、村民富的省級文明村。

今年,崔玉祿當選為壽光市蔬菜合作社聯合會第一屆會長。聯合會實行全產業鏈質量管控,授權使用“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輸出崔嶺西蔬菜示范標準,創造了“質量+品牌=百姓受益”的農民增收公式。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代言起壽光蔬菜品牌,讓致富的路越走越寬。“乘著港珠澳高速發展的東風,努力打造三角洲‘菜籃子’。同時,建設好農村合作社,確保本地蔬菜出得了村、進得了城、上得了大餐桌。”崔玉祿表示。

昌樂庵上湖打造綠色放心蔬菜品牌。

扎根農村,富裕一方百姓,在濰坊這片沃土上,不僅有壽光東斟灌村的李新生、昌樂庵上湖村的趙繼斌、濰城區三安子村的劉桂書等這些戴著名人光環的“領頭雁”,還有許許多多在默默奉獻的“領頭雁”,他們像濰坊大地上的星火,點燃了廣袤田野上的創新元素,帶頭發展鄉村,以忘我奉獻的精神走在鄉村振興道路的前列。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杰/文圖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yy/18928.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