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城鄉環境明顯改善,不管身處繁華的城區,還是靜謐的鄉村,清新舒適的感覺總是撲面而來,群眾的幸福指數逐年攀升。近年來,昌樂縣以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牢牢地把環衛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實處,向全縣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年,昌樂縣在全省城鄉環衛一體化滿意度測評中位居全省縣級城市第10名;年,昌樂縣在全省生態環境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取得全省縣級城市第8名的好成績。
01一把掃帚掃到底,最大程度實現環境資源共享
按照“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工作思路,將城區、鎮(街)駐地、國省縣道、河道(漂浮物撿拾)、連村道路,以及個村莊的日常保潔和生活垃圾清運工作,城市公廁、道路護欄、城鄉垃圾轉運站、生活垃圾處理場、城區周邊5個街(區)農業廢棄物的清運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全部納入國企化公司昌潔環衛公司獨家歸口運營,實現了環衛作業的無縫覆蓋。持續推行人工清掃+機械洗掃+灑水降塵+高壓沖洗作業模式,堅持實施精細化、立體化保潔,對主輔路、人行道、商業通道等全方位機械化清掃、灑水、沖刷,做到了路見本色。秉承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永遠在路上,堅持路面清掃、雜草清除、小廣告清理、垃圾桶擦洗一體推進,經常性的清理房前屋后、村內村外、田間地頭的垃圾、雜物,使維護環境衛生成為一種習慣。
02一枚印章管驗收,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對城區新建住宅小區,經縣國土空間規劃執行與審計委員會審議,一律按照規劃圖紙,統一建設水平式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經環衛部門現場勘驗蓋章后,方可進行工程竣工驗收。對未列入規劃或未按規劃要求建設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一律不予驗收。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建設,建立健全了集中收集、清運機制,改變了垃圾清運點多面廣效率低下的不良局面,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目前,城區已有29個新建住宅小區納入規劃建設。同時,縣紀委出臺《關于印發關于開展物業管理領域專項監督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縣房產發展促進中心、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樂昌潔環衛有限公司及相關街辦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昌樂縣物業管理突出問題整治專項督查檢查方案的通知》,將物業小區的環衛管理納入紀委監管事項,并建立多部門(單位)聯合管理機制,力促住宅小區環境衛生提質達效。
03一項改進促便利,將垃圾收集服務做到群眾心坎里
過去,昌樂縣城區公共區域統一配置L標準垃圾桶,由于市民不愿接觸垃圾桶蓋或投放垃圾后不愿閉蓋,導致垃圾亂扔。為此,昌樂縣通過特殊定制,將城區余個垃圾桶更換為腳踏式,只需一踏一松便可輕松完成垃圾投放工作,既保證了個人衛生,又解決了垃圾亂扔問題。一個小小的細節,便把服務做到了群眾心坎上。為城區沿街門店無償發放小型生活垃圾桶,供廣大經營業戶足不出戶投放零星垃圾,進一步落實了“門前五包”措施,保持了門前干凈整潔。同時,城管執法部門加大對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生活垃圾的查處力度,現已查處相關案件余起,有效地增強了群眾的環衛意識,從源頭上杜絕了環境污染問題。
04一門心思抓長效,夯實整體工作基礎
環衛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出門即上崗,人人都是保潔員”的思想理念,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帶頭撿拾垃圾,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環衛公司建立自查自糾群,每天在群內互相“挑刺”、亮丑,發布整改動態,有效地消除了問題和不足。常態化開展與保潔員談心談話活動,幫助卸下思想包袱,找準工作方向,提升整體工作水平。通過省住建廳官方網站宣傳昌樂環衛工作的成功經驗,利用《昌樂信息》、《昌樂政務》和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加強輿論引導,提升群眾對環衛工作的認知度。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