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昌樂縣以治理小丹河為抓手,將“一河兩路”提升改造工程作為品質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通過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實現生態保護與城市更新產業發展的有機聯動。
“一河兩路”項目城區段作為今年昌樂縣的重點民生項目,北起濠景海岸、南至寶通街,分映山北街段、蓮池段等10個工段,主要在沿河兩岸修建道路,配套景觀、路燈等基礎設施,提升河道整體景觀,并使其兼具防汛功能。
昌樂縣住建局市政設施科副科長楊曉亮:“該工程全長約7.2公里,修建3-12米道路,道路兩側種植白臘、櫻花等綠植。該工程完工后,將建成我縣最長的綠色廊道,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高標準建設沿河道路的同時,小丹河的水環境治理工作也在同步推進,昌樂縣水利局堅持自然恢復、因地制宜、減少引種、人人參與的原則,對河道進行系統治理,實施了疏浚、清障、修整、綠化,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濱水景觀,讓古意盎然的山水煥發了新姿。
昌樂縣水利局副局長徐盛豐:“主要實施河道(湖庫)底泥清除、建設人工濕地、生態護坡等工程。通過人工濕地建設可以有力帶動城市的水循環,有效減少河道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質,從而修復小丹河的生態功能,營造出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空間,加快生態城市建設的步伐,全面提升昌樂縣的整體形象。”
昌樂縣將“一河兩路”項目作為今年的重點民生工程,實施一個指揮部、六個專項組、五個包靠部門的“1+6+5”工作模式,施工單位加大機械、人員投入,搶抓有利施工黃金季節,利用3個月的時間全部完成。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昌樂縣最大綠色廊道,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具有重大社會和環境效益。
濰坊市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融媒記者:李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