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異墓志》,全稱《大隋使持節上開府儀同三司工部尚書吳州總管昌樂縣開國公楊使君墓志銘并序》,隋仁壽元年()刻立。志有蓋,蓋上篆書“大隋使持節上開府工部尚書吳州總管昌樂公楊君之墓志”五行25字。志高56.5厘米,寬56厘米,楷書,25行,滿行28字。年出土于陜西省華陰市。
楊異墓志蓋楊異墓志《楊異墓志》無撰文及書丹者姓名,觀該志書法,結體工穩,用筆纖瘦,線條剛勁,意態端莊,清逸自然,與隋《董美人墓志》類,為隋小楷書法精品。
一、楊異其人及《楊異墓志》的主要內容
志主楊異,《隋書》有傳。
《隋書》卷四十六《楊異傳》載:“楊異,字文殊,楊儉子,弘農華陰人也。美風儀,有器局。髫齔就學,日誦千言,見者奇之。九歲丁父憂,哀毀過禮,殆將滅性。及免喪之后,絕慶吊,閉戶讀書。數年之間,博涉書記。”“周閔帝時,為寧都郡太守,甚有能名,賜爵樂昌縣子,后數以軍功進爵為侯。隋文帝作相,行濟州事。及踐阼,拜宗正少卿,加上開府。蜀王秀之鎮益州也,朝廷盛選綱紀,以異方直,拜益州總管長史,尋遷西南道行臺兵部尚書。后歷宗正卿、刑部尚書,出為吳州總管,甚有能名。時晉王廣鎮揚州,詔令異每歲一與王相見,評論得失,規諫疑闕。卒于官。”
楊異的生卒時間,史傳記載不詳。
據志可知,楊異68歲卒于開皇廿年(),“(開皇)廿年九月廿七日薨于州鎮,春秋六十有八。以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廿三日癸酉歸葬于舊縣華陰東原之瑩。”可知他生于年,“九歲丁父憂”,可知其父楊儉死于年。
據志文,楊異在北周任寧都太守時,還曾“歷官輔國將軍、中散大夫、車騎將軍”,后“遷驃騎將軍、右光大夫。尋以本官為左旅大夫,封昌樂縣開國公。”志文履歷更為詳盡。
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稱帝,“及踐阼,拜宗正少卿,加上開府。蜀王秀之鎮益州也,朝廷盛選綱紀,以異方直,拜益州總管長史,尋遷西南道行臺兵部尚書。后歷宗正卿、刑部尚書,出為吳州總管”。
志稱:“開皇元年為宗正少卿,二年為益州總管府長史,……尋除西南道兵部尚書,又為宗正少卿,除工部尚書……(開皇)十二年,出總管吳、泉、括、婺四州諸軍事,吳州刺史。”志史亦可互勘。
二、《楊異墓志》的書法藝術特色
蜀王楊秀任益州總管時,楊異曾為益州總管府長史,“蕃后,蜀王以明德茂親,廣淵齊圣,初裁美錦,公實首僚。”
此志書法與蜀王楊秀為愛妃董氏所撰的,年刻立的《美人董氏墓志》類似,蓋“是陳隋間手筆”(清汪鋆《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評《董美人墓志》)。
董美人墓志與楊異墓志的比較與《董美人墓志》相比,晚了4年的《楊異墓志》同樣章法疏朗通透,筆畫清雅端莊,但結體更為工穩,法度趨于嚴謹,筆畫更為峻利,線條更為剛勁,在少了一些溫婉逸態的同時,多了一些端嚴精整。
此志雖無書者姓名,但亦可躋身隋代優秀書作,足資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