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環境 > 大田種糧神器多深度觀察人民網

大田種糧神器多深度觀察人民網

發布時間:2024/4/18 11:43:10

圖①:河南滑縣白道口鎮東桃園村,無人機在給玉米噴藥。鄭華軒攝(人民視覺)

圖②:架設在河北定州市東留春鄉北邵村玉米田中的物聯網傳感器。史自強攝

圖③:山東昌樂縣君求官莊收割完的麥田里,雷沃免耕播種機正在進行玉米夏種作業。李洋攝(人民視覺)

圖④:江蘇金湖縣金源農機合作社,社員用流水線運送水稻秧苗。賀敬華攝(人民視覺)

圖⑤:河南正陽縣李樓村,秸稈正打捆裝車。高萬寶攝(人民視覺)

希望田野的豐收底氣

又是一個豐收節,又是一年豐收季。

廣袤的田野里,金黃的稻穗壓彎了腰,挺拔的玉米稈迎風搖曳。在廣場,在地頭,時時聽到爽朗的笑聲,處處都是歡慶的場面。

馳騁沃野的一臺臺新農機,正是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農業生產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折射出糧食豐收背后的堅實底氣!

這是不斷升級的先進裝備。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曾經,手插青秧、揮鐮割麥,農民“一滴汗珠摔八瓣”,數不盡的辛勞。如今,大田里眾多“神器”各顯神通:產前有育秧流水線,產中有植保無人機,產后有聯合收割機、秸稈打捆機。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從“人扛牛拉”到“機器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成為歷史,一臺臺現代農機化身生產利器,在田野里釋放出巨大動能。

這是集成高效的技術支撐。從“靠經驗”到“靠數據”,從“傳統農業”到“智慧農業”,農機化帶來技術革命。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農機安上智慧大腦,田野連上傳感器、大數據,“人在干、云在轉、數在算”,越來越多綠色優質的農產品走出田間,走向市場,種糧的好效益化作農民的張張笑臉。

農機手、飛防手、農業經理人,田野里涌現出一批批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解開了“誰來種地”難題,為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千村萬鄉的豐收圖景串聯成片,我們有底氣,繪就更有奔頭的農業前景。

手機上就能看地里苗情

本報記者史自強

初秋,河北定州市東留春鄉北邵村,千余畝高產玉米長勢正旺,大田里一片油綠。農業合作社社員高義峰在掛面車間的生產線上忙碌,工作間隙,他掏出手機,查看著自家地里玉米的生長情況。

“現在鄉親們基本上都‘手機種地’了,今年抗災保豐收,多虧了農業物聯網。”高義峰說著,在手機上進入“科百云數據”網站,登錄后,就能查看光照、溫度、濕度等12項實時監控數據。

“以往想看莊稼長勢,就得下到地里,走一趟,半天時間就過去了,F在手機信息平臺打開‘視頻監控’板塊,就能看玉米有沒有倒伏、葉子有沒有發黃,坐在屋里就全搞定了,真是省心省力!”高義峰感慨。

北邵村從去年開始使用農業物聯網!按筇锢锇惭b有各類傳感器,能夠采集農業環境信息,遠程傳輸至數據平臺,經過綜合分析,科學指導農戶進行農業生產活動!倍ㄖ菔修r業農村局農技人員吳永山說。

“以前灌溉時,有的農戶為了圖省事,老是大水漫灌。現在一次不用灌太多,可以根據監測隨時補水補肥,省力又省水,作物產量也提升了。”高義峰說。今年上半年,有一回監測數據顯示土壤濕度過低,信息平臺隨即發出預警。他在手機上收到提示信息后,及時給黑小麥補水,確保了作物正常生長。

“物聯網不僅采集實時數據,同時也具備大數據儲存功能。北邵村農業合作社生產的掛面、黑小麥粉等,消費者只要掃一掃包裝上的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hj/19520.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