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樂縣有新動態:近日,濰坊機構編制網針對教師招聘工作發文,昌樂縣委編辦著力為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編制保障。
年度在精簡壓縮的基礎上,仍為教育部門安排名用編進人計劃,在上級批復后及時下達計劃,盡早明確中小學用編進人數額,確保及時使用事業編制招聘教師。
昌樂縣委編辦著力為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編制保障
近年來,昌樂縣委編辦充分依托該縣教育基礎較好、品牌影響力較大的優勢,建立四項制度,用心用情全力支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擦亮“現代教育名城”名片,助力教育高質量騰飛。
一是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制度,解決學科教師不均問題。該縣委編辦致力于吸引和培養優秀師資,著力解決中小學教師短缺問題,在不突破縣級事業編制總量的前提下,利用精簡壓縮、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編制,調劑名事業編制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對超編滿編但又確需補充專任教師的,優先使用“周轉池”編制予以補充。利用周轉編制“總量控制、計劃申請、動態流轉、循環使用、人走編收、空編置換”的方式,連續三年補充新任教師名,全部充實到教學一線,切實解決學科教師不均衡、音體美教師不足等問題。
二是建立教育人才“有編即補”制度,及時壯大教師隊伍。該縣委編辦每年都將補充中小學教師作為用編進人計劃安排的重點,在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前提下,嚴格審核中小學教師補充計劃。按照教育部門的申報,對有空編的中小學,足額安排用編進人計劃,做到“有編即補”。年度在精簡壓縮的基礎上,仍為教育部門安排名用編進人計劃,在上級批復后及時下達計劃,盡早明確中小學用編進人數額,確保及時使用事業編制招聘教師。
三是建立專任教師“縣管校聘”制度,促進城鄉學校師資均衡配置。為進一步促進教師流動、激活教師活力、推動學校均衡,該縣委編辦會同教育、財政、人社等部門,制定《昌樂縣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交流輪崗實施方案》,按照“以人為本、總量控制、統籌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則,統籌管理縣域內中小學教師,積極引導優秀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促進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推進教育公平。僅年,該縣委編辦就及時為全縣名“縣管校聘”中小學教師辦理了編制調整手續,進一步促進了該縣縣直學校和鄉鎮學校師資均衡發展。
四是建立公辦幼兒園“人員控制總量備案”制度,推動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為加強公辦幼兒園教職工隊伍建設,該縣委編辦對全縣25所公辦幼兒園重新核定教職工編制名,并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在人員控制總量內,賦予公辦幼兒園自主制定、執行新進人員計劃,原編制實名制人員占用編制情況記錄在案,新進人員全部納入人員控制總量實名制管理,有效的解決了因編制不足對學前教育的制約,促進了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撰稿人:張一賢宋韻晴)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