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住了一個多星期的院,住院的時候沒交一分錢,出院的時候總花費元,自己只出78元,而且在醫院專家的診療,又方便又省錢。”在昌樂縣鄌郚鎮中心衛生院,67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患者韓文慶高興地說。昌樂縣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讓貧困戶有“醫靠”的背后,離不開該縣政協委員的助力。
近年來,昌樂縣政協多次組織醫藥衛生界委員、專家到鄉鎮開展“健康扶貧”義診活動。一方面,免費為貧困群眾量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發放相關藥品;另一方面,熱情與應診群眾溝通交流,詢問他們在看病方面的困難和訴求。在充分了解民情和現有政策后,醫藥衛生界委員聯名提交了《關于打好“組合拳”做實健康扶貧工作的提案》,建議將健康扶貧政策與家庭醫生簽約、基本公共衛生、中醫藥文化進社區等工作進行結合,落實好優惠政策,做好系統管理、服務延伸,進一步減輕貧困群眾的就醫用藥負擔,嚴防因病返貧。
昌樂縣委、縣政府充分采納政協委員建議,積極研究落實縣域內就診“先診療、后付費”和“兩免兩減半”、醫療機構減免等惠民政策;將慢性病門診服務延伸到村級,選派有資質的醫生直接進駐貧困村衛生室;深入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工程,開通遠程心電、遠程診療服務……多種舉措切實為貧困群眾帶去了福音。
截至目前,昌樂縣享受健康扶貧政策的已達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即時幫扶人員人、城鎮低保人員人,共減免各類醫療費用約80萬元。(吳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