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一座城市的青年力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城市的發展未來。我市數百萬青年扎根一線、以奮斗致敬青春。他們聚力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兩大主業”,提升“濰坊溫度”,以其無限的激情、新穎的思想、堅定的行動,構筑起濰坊城市的發展“底氣”。
梁曉燕正在傳授種植戶防治病蟲害知識。
鄉村振興“青”動力
新鄉村建設離不開富有朝氣的青年一代。在濰坊,越來越多的青年帶著新技術、新想法回到農村,激活鄉村振興“一江春水”。
“劉師傅,您的西紅柿長勢很好,現階段主要的工作是防治‘白粉虱’,記得在上風口裝上防風網,提前噴灑農藥。”5月14日,壽光市田柳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園區A26號棚內,“農業科技特派員”梁曉燕正在給菜農講解預防病蟲害知識。
梁曉燕是一名年輕的“90后”,年碩士畢業后就扎根在了田柳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園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入駐在園區內的農戶。“我所學的專業是作物栽培,對植物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比較清楚。畢業后,我回到了濰坊,給菜農們解答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梁曉燕說。
每日,步行穿梭近2萬步;每月,巡查園區畝大棚……梁曉燕對園區內的農戶、作物都如數家珍。梁曉燕說:“這兩年,我巡查過畝土地,通過對比差異、研究原因,幫助十余名農戶解決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等種植技術難題。”
像梁曉燕這樣的“農業科技特派員”還有很多,他們用“科技”激活農村活力,讓青春力量在農村發光發亮。年輕人帶給農村的可不只有新技術,越來越多富有朝氣的青年懷揣著新想法回到了農村,做好農村產業這篇文章,盡情地在農村這個舞臺上施展理想、抱負。
在昌樂縣營丘鎮黎家村,“95后”返鄉大學生張珂,研發推出有機姜酒、姜飲料、姜醋等有機姜深加工產品;在壽光市文家街道南官橋村,“95后”新農人張春龍,創建出“青海”韭菜、韭黃品牌,形成以韭菜為主、韭花為輔的深加工產業鏈;在昌樂縣紅河鎮榮華環水嶺田園綜合體園區,“90后”直播達人宋陽,全面擴大花卉直播電商業務,拓寬線上銷售渠道……作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新穎想法盡情追趕時代浪潮,在農村廣闊天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濰坊無數有志青年以鄉村振興為己任,充分發揮所學所能,活躍在田間地頭、鄉居社區、農品直播間,為創新提升“三個模式”釋放青春動能。有這些新農人的加入,濰坊農業未來將更加強勁有力。
宋永正開展機械手抓取裝置調試工作。
工業強市“青”智慧
濰坊工業底蘊厚重、制造業活力強勁,第二產業發展水平節節攀升。比起過往輝煌,更值得期待的是濰坊工業發展的未來,這個未來屬于青年。
5月15日,濰柴動力有限公司一號工廠,宋永正在進行發動機全自動加油裝置調試。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讓自動化設備實現互聯互通。“我在一直在農村長大,見證著各種農業播種機械的興起,這些自動化機械大大減輕著農民勞作強度,我也想研發出這樣的自動化機器,能夠解放更多人的雙手。”宋永正說。
懷揣著這個理想,宋永正在探索自動化設備的道路上不曾停留腳步。回想起求學、競賽經驗,宋永正表示:“那個時候,我每天學習16個小時,再加上競賽壓力,一天的睡眠時長不到5個小時。扛過那段時間,不僅我的技能水平有所提升,也練就了我迎難而上的心態。”
年,年僅19歲的宋永正獲得“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工業機械裝調一等獎”,站上了中國職業技能巔峰。年,宋永正進入濰柴集團,經過不斷的精進學習、改錯試錯,工藝水平再上一個新高度。
宋永正正在調試活塞連桿裝配線。
如今,年僅24歲,宋永正就參與完成缸蓋墊片等技術攻關項目16項、解決疑難問題45余次、獲得國家級優秀項目2項……其參與研發的自動化項目制作及攻關創造出千萬收益。
這開掛般人生背后是奮斗、堅韌、磨煉。“剛進入公司,我也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但我從來也沒想過放棄,青春就是要嘗試、拼搏。”宋永正說。“未來,我將緊隨工業轉型浪潮,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視覺引導領域做出一些新成就。”
在工業強市的征程上,像宋永正這樣的年輕人,他們正用專業技能、工匠精神助推完成新一輪工業技改,提升著生產效率,節約著人力成本,促使濰坊在新一輪城市能級躍遷和實力比拼中立于不敗之地。
韓政華帶領困境兒童進行夏令營心靈之旅。
城市溫暖“青”行動
在濰坊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青春志愿者的身影,這股青春暖流讓這座城市充滿溫暖的力量,從清晨到日暮,從黃昏到夜深,他們始終用汗水、堅忍、奉獻,傳遞著“濰坊溫暖”。
“家里還有幾戶人?家庭年收入能到多少?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難?”前段時間,濰坊市金陽公益服務中心志愿者韓政華完成了安丘市輝渠鎮困境兒童調研工作。期間,韓政華走遍9個鄉鎮、33個村,認真拍攝、記錄困境兒童的真實生活,為后續展開志愿幫扶工作做足準備。
韓政華輔助日常防疫工作。
作為一名“95后”,今年已經是韓政華參加公益活動的第四個年頭。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派送救援物資、組織環保知識宣傳講座、帶領困境兒童進行夏令營心靈之旅……從臺前到幕后,韓政華志愿服務經驗豐富。韓政華表示,“這些志愿服務經歷讓我的青春更加完整,能夠服務這個新時代,我感覺很幸福。”
越到危急時刻,青年志愿者越顯擔當。今年3月,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全市萬余名青年志愿者逆行一線,協助做好防疫消殺、檢測流調、物資配送等工作,特殊時刻,濰坊見證了他們的成長。他們勇挑重擔,承擔起獨屬青年人的時代責任。
無論是科技攻關奮力攀登,還是農間地頭專注生產,亦或是逆行一線防疫消殺,“90后”“95后”逐漸成為奮斗生力軍,他們的青春在奮斗與擔當中閃光,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方文婷/文圖文中圖片均為資料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