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昌樂縣五圖街道正在開展一場人居環境整治和“綠滿鄉村”行動,隨處可見綠化美化的隊伍。
祥云路北段、九龍湖小區兩側,吊車、挖掘機調度有序,緊密配合苗木栽植和平整工作,不久后,這里將成為“花!薄!俺弥鞖饣嘏暮脮r節,30畝空地已經全部綠化完成,這里以月季為主,混播花種打造‘花!,既能綠化環境又可讓居民心情更愉悅!鄙綎|金塘市*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秀卉說。
今年,五圖街道按照“點上出彩、段線成景、面上開花、整體有形”的目標,打造“精品化、生態化、園林化、景觀化”亮點工程,推進點、線、面融合。同時,充分考慮地塊實際,合理規劃綠化區域,科學選擇綠化苗木,讓村民“開窗見綠、出門入園”。
九龍湖月季花海將栽植各色月季約3萬株,花期持續六個月,一月一茬花,花色十幾種,屆時九龍湖將有一片色彩繽紛、繁花似錦、連綿不斷的“月季花!,形成新的“美麗產業”,助推特色旅游,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據五圖街道*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潘世臣介紹,依照制定的實施方案,他們會扎實推進3個路段、9個村莊‘3+9’重點路段,‘9+18’重點村莊等綠化工程,重點區域綠化,片區式打造網紅打卡地,探索實施‘綠化+產業’融合模式,積極推進全域綠化,爭創綠滿鄉村重點鎮街,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能量。
在行動開展前,五圖街道工作在重在清理與拆除亂搭亂建中。街道位于昌樂城南,人居環境整治尤為復雜。街道以農業為主,工業集中于街道中心處,東西兩側大范圍的農業各不相同:西側地勢平坦,以塑料大棚為主,從地形圖上看去,猶如五圖境內火山噴出的道道巖柱緊緊相連。東側以山嶺地為主,單是山嶺就有臥虎山、雞冠子山、方山等十幾座,村居稀疏,卻發展出庵上湖、鄧家莊、店子村等“明星村”,特色農業名聲遠播。
從縣城向南,五圖街道不僅是昌樂縣的“臉面”,更代表該縣農業農村的“風貌”,既要下大力氣整治,還需長遠布局。
亂搭亂建拆除第一步,在于突破難點村。北寨村位于城鄉結合部,距縣城10分鐘的路程,屬于待拆遷村,所以前幾年沒有進行道路硬化,村民就業渠道多,家家戶戶比較富裕,村中亂搭亂建也極多。記者在村中發現,村中主干道上鋪了一層青石子,露出的*褐色泥土與居民門前停放的一輛輛中高檔轎車極不相稱,村情比較復雜。
為了打開突破口,社區與村“兩委”成員日夜做工作,終于在1月23日這天,街道科級干部與83個村*支部書記全都靠上,將村子分為9個網格,利用10個小時順利拆除全部83處亂搭亂建。
“清理后,我們將對村子進行綠化美化,還會進一步硬化路面!卑看遄拥慕鸲忌鐓^主任趙俊強說。
在農業垃圾較多的大棚種植區,面貌也在轉變。街道西北處的馬家龍灣村,是大棚種植專業村。村前的一條主路從東頭可以看到西頭。
村子里以拱棚為主,沒有設儲物室,一些薄膜和農具就被帶回了家門口。“村中道路比較狹窄,此前家家戶戶門前停車,再加上堆積的‘萬年閑’,就顯得亂七八糟。而一些農業垃圾、瓜蔓等,則被直接拉出大棚,拖到附近的排水溝里!贝鍕D聯主任馬換云告訴記者。
如今,家家戶戶門前都收拾了一遍,農業垃圾統一歸攏到村南的收儲場里。村東路邊幾百米長的竹竿市場,也不再占道經營。五圖街道引入的中節能(昌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垃圾焚燒發電,派出的運輸車定時將垃圾拉到焚燒線上。
3月2日,記者來到五圖村時,*支部書記孫洪寶正在查看村里的綠化方案和綠化工程預算表。村中,拆除的亂搭亂建地塊已經平整好,按照方案,這些裸露空地會被整理成“花園”,即將栽種西府海棠、紅葉碧桃、冬青球、老樁月季等。
就在不久前,村里拆除、清理亂搭亂建76處、閑散院子23處!拔覀兇迩謇韥y搭亂建工作算是最晚的了,在街道攻堅開始后,我心里也在打‘退堂鼓’,想鉆空子、等等看看,以為挨過這陣風就沒事了,既省事兒,還不得罪人。”孫洪寶說。
五圖村緊挨濰坊市駕?荚囍行暮涂h新昌五路主干道,違建多、工作推動慢,讓孫洪寶等人感覺“抬不起頭、挺不起腰、落不下臉”。可讓孫洪寶沒想到的是,在做鄉親們的工作時,大都通情達理。有的戶說:“以前占了集體便宜,自己倒是方便了,但影響了別人,經常被人戳脊梁骨!币灿胁疬w戶說:“只要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拆,我就拆!痹詾樽龉ぷ鲿茈y做,沒想到只用了3天時間就清理完畢。
“清理的過程也是村級*支部轉變作風的過程,工作推進快的往往是村集體帶動力較強的。攻堅克難,也是在下大力氣整治軟弱渙散!蔽鍒D街道人大主任李永說。
孫洪寶在介紹時也認為,“干部威信是干出來的。在亂搭亂建拆除過程中,老百姓不但沒有跟我們‘紅臉’,反而紛紛‘點贊’,我們干工作的底氣更足了,腰桿子也更硬了!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潘世臣告訴記者,在五圖村等拆出的公共空間上,會引進倉儲物流或農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項目。
在制定《五圖街道“綠滿鄉村”行動實施方案》時,街道*工委書記張立*也在著重考慮如何建立管護長效機制。此后,方案出臺時明確了以“全域綠化帶動集體增收”為目標,創新“提升+收益”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他們引入合作商,利用“綠色銀行”分成。由合作方免費提供苗木,運輸到村。再由村集體負責栽種,長成后合作方負責回收,這樣不僅解決了村級綠化資金壓力,也有后期的收益。當地還配合“菊芋”經濟作物穿插種植,在實現環境綠化美化的同時,村集體、村民通過土地和管護參與分紅,實現村集體循環收益,解決綠化后期維護難題。
如今,東部片區的網紅農業精品旅游線路已通過“花海”工程串聯起來,單是鄉村游也足有兩天時間可觀可玩。“我們要讓鄉村面貌徹底改變,用良好的環境吸引人才回流和工商資本下鄉,為建設富裕和諧幸福五圖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張立*說。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