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叫首陽山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肅首陽山、河北首陽山、山東首陽山、河南首陽山、山西首陽山、陜西首陽山。
甘肅首陽山:位于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鎮張家灘村和古跡坪村交匯處,海拔在-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稱,是古絲綢南路上的一顆瑰麗明珠。商末周初孤竹國君二子伯夷、叔齊長眠于蓮峰首陽山。
河北首陽山:位于河北省遷安市南,現在叫嵐山,據《遷安縣志》記載,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的地方就在河北遷安的嵐山。
山東首陽山:又名孤山,位于昌樂縣朱劉鎮十里堡。主峰海拔.2米,面積2.9平方公里。孤山不僅高聳挺拔,風貌秀麗,有“孤峰夕照”,“龍洞云開”,“山神廟”,夷齊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河南首陽山:位于洛陽市偃師區邙嶺鄉,為邙山在偃師境內的最高處。海拔.1米,是邙山山脈的最高峰。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陽山鎮,因境內有首陽山,故名。首陽山之所以名聞遐邇,當與伯夷、叔齊有關。唐代詩人杜甫的根與*亦在洛陽城東的首陽山下。
山西首陽山:一稱雷首山,又名首山。在山西省永濟市南,傳伯夷、叔齊于此山采薇隱居。
陜西首陽山:是秦嶺北坡著名高峰,海拔.8米,位于周至縣九峰鄉耿峪,東距西安60公里,西距周至縣城30公里。景區人文景觀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目不暇接。
可以看到,這些叫首陽山的地方,基本上都與伯夷叔齊有關,但到底哪一個才是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長眠之地還有所爭議。
伯夷:生卒年不詳,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國(今河北盧龍)人,商紂王末期孤竹國第八任君主亞微的長子,弟亞憑、叔齊。是殷商時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齊為繼承人,至父死,叔齊讓位于伯夷。
叔齊:生卒年不詳,子姓,墨胎氏,名致,字公達,商末孤竹國(今河北盧龍西)君第三子。孤竹君立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兄弟相偕去周,投奔西伯(即周文王)。
西伯死后,武王東進伐紂,他和伯夷叩馬而諫,以為父喪而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大怒要殺死他與伯夷,被姜太公以義人之名制止,并命人攙扶他們離開。武王滅商后,他們逃到首陽山(今唐山市灤縣),不食周粟,饑餓而死。謚號“齊”,世稱叔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