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管哥。秦朝統一到滅亡竟都被姜子牙成功預言!姜子牙究竟是何人物,不僅熟知經韜緯略還能預判人類文明?難道說人類的劇本早已寫好?還是說這些預言實際就只是騙局呢?這些預言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年前的姜子牙預言
相傳周文王擅長卜卦,每次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卜一卦。像往常一樣,周文王在一次打獵之前,先卜了一卦。卦象顯示此次打獵并不會獵到什么動物,但是會找到一個能幫助自己實現心中所想霸業的高人。周文王本就是個愛才之人,卦象讓周文王非常高興。之后周文王來到渭河一帶狩獵,他看到一個白發蒼白的老人正在河邊釣魚,然而令周文王奇怪的是他的魚竿上竟然沒有魚鉤。周文王走上前去與其交談,交談過后周文王發現這位老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聯想到之前自己的卦象,周文王認定姜子牙就是卦象顯示的那個人才。于是72歲的姜子牙跟隨周文王回朝幫助周文王輔佐朝*,總共輔佐了周朝四代君王。
據說姜子牙在跟周文王回朝時為了試探周文王的心意,以自己腿不能走路為由讓周文王背了步,之后對周文王說,你背我這步我就保你周朝繁榮年。姜子牙的承諾確實兌現,幫助周朝滅商,也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能力和功績,得到了齊國這塊封地。姜子牙不僅是個*事家竟然還是一個預言家。當他離開齊國的時候,說這個地方有寶物,當時的百姓不覺明歷。時過境遷,當時的齊國成了如今濰坊的昌樂。然而在年,已經過去了多年,就在當時姜子牙預言過的昌樂竟然發現了藍寶石礦。千年預言都能追溯成真,姜子牙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料事如神了。
預言奇書《萬年歌》
相傳《乾坤萬年歌》是姜子牙所作,此書用七言的形式對周朝之后一萬年的事件進行了預測,全文一共有句,基本上每兩句就是一件預測。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被列為禁書的《推背圖》,《乾坤萬年歌》跟《推背圖》一樣也是一種推演國家氣運的書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可能并不看好這些書。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管哥對此保持的是一種敬畏的態度,畢竟老祖宗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那么《萬年歌》中有什么預言呢?管哥帶大家來剖析其中幾條比較著名的預言。書中說道“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這句顯然就是在描述周朝,預測周朝能夠存在八百年。
這句話似乎跟姜子牙所說的保周朝繁榮八百年的話不謀而合。這時有懂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說了。明明周朝只是存在了年,怎么就到年了呢?其實關于周朝的存在的時間有兩個說法。其中一個是年前,另一個說法是年。這是因為,歷史上對于周朝的建國時間存在爭議所導致的。但是不管如何,他都非常接近姜子牙所說的年。那么周朝過后是什么樣的呢?“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前面所說的周朝滅亡,這句必然就是周朝之后的了。春字的日字被替換掉,那就是個秦字啊!周朝滅亡之后由秦取代,歷史也確實是如此。后文還有秦朝的滅亡的時間,漢朝的一些更迭,但都比較難理解管哥在這里就不著重講了。
下面管哥想要講解一下關于曹魏*權的記載。書中記載“四百年來更世界,日上一曲懷*害”,這句話的解讀就是四百年是朝代的大更迭,那么更迭的人是誰呢?日上一曲,這本就是個曹字嗎?所以是曹操篡位建立曹魏*權。歷史上漢朝總共分為了東漢和西漢兩個時期,兩漢加起來真的就是四百一十年的時間,這不正好對應上了呢?雖然關于姜子牙真正活了多長時間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大家普遍認同他活了多歲。商初的他就算活了多歲,都能成功推算出周滅之后乃至漢朝更迭。那豈不是說姜子牙預言了之后一萬年的事情嗎?這萬年歌里面有哪些近現代的預言呢?
近現代語言
眾所周知,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發生的大事可謂是數不勝數。那么這么多大事,萬年歌中又有著怎樣的預言呢?“相繼春秋二百余,五湖云擾又瘋癲”,這句話被認為是用來描述清朝的,因為清朝總共統治了二百多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國家局勢動亂。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人丁口取江南地,京國遷過又搬遷”和“兩分疆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這兩句話。很多人認為丁口合成一個石字,所以這兩句話是用來描述蔣介石的。蔣介石成立的南京*府,為自己的中心城市,后來又搬到了其他地方,而這個地方說的就是臺灣。到了臺灣之后都過著自己各自的生活,像極了現在的一國兩制。
至于后面的一百九是在說一百九之后這個問題就會得以解決嗎?當然很多人對于一百九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是年的意思,還有人認為是年的意思。如果按照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似乎這條預言的實現就在這兩年。那么這條預言究竟準不準呢,或許我們得先觀望一下了。說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姜子牙簡直是太神奇了吧!從周朝到近現代簡直就是料事如神。管哥也覺得按照解讀來說,這萬年歌簡直就是準得可怕,但是之后對未來的預言卻讓管哥產生了疑問。萬年歌后續一些預言的內容似乎都在形容我們的社會回到了古代一般又是南北統一,又是平定四海。按照我們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怎么也不可能倒退回封建社會啊?
千古騙局?
按照神話中的記載,姜子牙肉體凡胎卻能得道成仙,似乎真有洞悉萬年國運的本事。但是《萬年歌》中卻存在著不少的漏洞。首先,萬年歌所用的是七言詩。七言詩興起于唐朝,這種行文風格跟姜子牙所在的周朝差別巨大。其次,按照文字的發展來說商周時期的文字不應該是甲骨文嗎?為什么其中的釋義,包括所提到的“日上一曲”與我們現在所用的簡體字如此契合。最后,清末開始很多大事都沒有被預測到,包括抗日和香港澳門的分離與回歸,還有新中國的成立。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本書根本就不是姜子牙所作,這本書根本就是騙局。
還有人認為這本書寫的年代可能是清朝,因為從清朝時期開始預言就不準了。如果按照這種想法來看,似乎合乎常理。后人所作,看似推演的預言實際只是對前面大事的一個總結,所以準確度如此之高。剩下的事件則帶有了預測的成分,所以導致預言含有爭議。但是還有人認為這萬年歌確實是姜子牙所作,只是在傳下來的時候,后人對其進行了修改。換句話說,本來姜子牙所作的可能并不是七言詩,只是后人在對其進行臨摹的時候為了閱讀方便改成了七言詩。清朝之后的事件,可能是因為后人在進行修繕的時候改變了其中的內容。如此看來,兩種說法都很有道理,那么哪個說法才是真的呢?
其實管哥也做不出明確的解釋。預言只有驗證才是王道,所以究竟是千古預言還是千古騙局,要在之后的發展中得以驗證才能知曉。還是不能妄加斷言,畢竟可能是我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并沒有達到去解讀它的地步。所以我們期待一下現代中關于近幾年的那件大事能不能實現就好了。千年之前,我們無從佐證。所以關于其真實性,杜撰性無法證實。但是無論如何并不妨礙它能夠成為參考,讓我們提高警惕。就連文中也表示,瞬息萬變中很多東西都會被新的東西取代,但是內容仍然存在。所以這只是一個大概,具體還是需要去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預言并不是讓我們較真去計較過去,計較得失,計較準確性,而是引導我們往前看。
那么大家覺得管哥說得對不對呢?今天的故事就聊到這里,喜歡管哥文章的別忘了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