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魯中晨報
區縣強,則市域強;區縣活,則全盤活。
放眼全國,凡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地方,縣域經濟都發展得比較好:江蘇昆山、湖南長沙縣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湖北潛江以農業現代化為主導,江蘇張家港、浙江義烏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福建惠安則以專業技術為主導。
未來,淄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向是什么?
8月3日,在淄博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年第三次區縣工作點評會上,淄博明確給出了答案:通過實施“百強爭先晉位、百強沖刺入圍”行動,各區縣、功能區要在全國范圍內篩選確定一個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相近的先進區縣進行對標,力爭到年,全市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各板塊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補短板,尋“新標”,謀發展。對淄博而言,區域經濟底子還相對單薄,全國的重要數據榜單也證明了這一點。在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淄博無一入圍;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中,臨淄、張店分別列52位、57位。此外,產業支撐能力不強、缺乏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鏈群,鏈接集聚資源要素的能力不強等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短板也比較突出。
認識差距才能知道不足,定好“坐標”才能明確方向。
其中,今年桓臺的目標是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張店、臨淄力爭在2-3年內,在全國百強區中提升至少10個位次以上;沂源、高青兩個縣,長遠目標要沖進百強,短期2-3年內要實現在全省個區縣排名中跨越晉位,沂源要力爭從現在91名提高到70名左右,此次沂源對標的對像是濰坊市昌樂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百強爭先晉位、百強沖刺入圍”行動細化到了每個區縣和功能區,既有任務目標,也有時間周期,釋放了淄博推動縣域經濟整體躍升的強烈信號,吹響了淄博強縣富民、抬高底板的進*之號。
“對標”須“對表”,關鍵要對照“任務表”超前謀劃,對照“時間表”狠抓落實。
區縣的資源和力量有限,只有走自身最擅長的賽道才能贏得先機。因此,區縣域經濟關鍵靠產業支撐,不能搞“大而全”,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握指成拳、集中發力。各區縣既要研究各自對標的先進區縣的發展特色,學其優促自身發展,同時更要抓好自身特色發展。
在對照“任務表”謀劃發展思路中,要堅持強化統籌,既要融入全國全省發展戰略,又要融入全市一盤棋、一張網,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消除同質化競爭。要聚焦做好“優”和“擴”兩篇文章,聚力做大2-3個特色產業,加快形成產業新體系、發展新空間、企業新梯隊、創業新主體,為區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增長動力。
此外,要對照“時間表”,堅持科學務實,依據發展路徑設定長遠目標,并分解到年度、季度,計劃到每一個項目,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推進落實。同時,要搶抓產業發展風口和*策窗口期,圍繞新能源、新環保、數字經濟等國家重點扶持領域,持續策劃儲備一批引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為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