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4月,中共濰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印發《關于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推動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全面普及開展,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一校一模型”,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各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和學校辦學特色,圍繞繞勞動課怎么上、勞動周怎么安排、校園輪流值日制度怎么建立、家校如何協同推進家庭勞動教育清單落實、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怎么建怎么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創新。市教育局將從中推介一批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案例,供各學校相互交流學習。
探索推行“四有”工作法深入實施勞動教育
昌樂縣首陽山中學
昌樂縣首陽山中學探索實施“有教育和引導、有課程和師資、有平臺和依托、有評價和激勵”的“四有”工作法,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扎實推進勞動教育深入有效實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全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01
有教育和引導,凝聚合力
學期初,制定詳盡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實施路徑,做到有章可循;通過各層面會議、國旗下的講話、觀看教育視頻等形式,統一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的思想認識,凝聚各方合力,為勞動教育的深入實施積聚力量。同時,利用宣傳版面、班級文化墻等,營造濃郁的勞動教育實施氛圍。
學生在五圖創新實踐學校學習宿舍內務整理
02
有課程和師資,夯實基礎
堅持生活即課程,活動即課程,明確勞動教育實施空間為校內和校外,實施時間為日常和假期,確定課程類別為日常教學區保潔、宿舍內務整理、餐廳幫廚日、假期我當家、基地活動、社區志愿服務等;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主要課程載體,其中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配備專兼職勞動課教師12名。
走進社區發放宣傳材料義務打掃衛生
03
有平臺和依托,拓寬渠道
堅持校內勞動教育常態化,在校園為學生提供勞動機會;堅持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堅持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依托昌樂創新實踐學校和庵上湖蔬菜基地等,組織田園實踐、職業體驗、創客研究等勞動教育課程,同時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強化勞動實踐。
參觀庵上湖蔬菜基地參加田間勞動
04
有評價和激勵,增強活力
建立師生勞動教育評價機制,一方面全面客觀記錄學生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將參加情況、重要勞動實踐經歷及主要表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另一方面將勞動課專職教師、兼職教師日常工作情況,全程納入全過程績效管理考核,從而鼓勵和吸引師生全員投身勞動教育和實踐。
學生周末家庭作業——今日我當家
原標題:《昌樂縣首陽山中學丨探索推行“四有”工作法深入實施勞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