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濰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娟 通訊員 樊東輝)為深入推進民政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根據省民政廳有關工作要求,近日,濰坊市民政局研究制定了《“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實施方案》,深入基層、一線、困難群眾家中,扎實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真正讓困難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研究制定了《濰坊市民政局“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細化工作措施,安排部署“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并及時組織人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詳查各項民政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剖析存在問題及癥結,持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解決好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困難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同時,以黨史教育學習為契機,將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納入市直民政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安排,將各類民政業務作為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載體,全面落實各類民政惠民政策、全面提升各項民政業務服務水平,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 再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聯合市財政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在原有保障標準的基礎上均提高了10%。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不低于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不低于元。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于元提高到不低于元;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不低于元。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由全護理每人每月元、半護理每人每月元、全自理每人每月元,分別提高到元、元、元。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年度人均消費支出的36%和52%,城鄉低保之比縮小到1.33:1。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支出低保和特困供養資金2.44億元,惠及困難群眾11.08萬人。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筑夢未來·扶貧扶志”行動。聯合濰坊市扶貧辦、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電臺私家車廣播、濰坊市扶貧志愿者協會、濱海區發展軟環境保障局、濰坊信一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走進濱海區,組織實施了“鄉村振興·筑夢未來·扶貧扶志”行動,為部分困難群眾送去花生油、咸鴨蛋、大米等生活物資,并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以及生活狀況,切實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溫暖。 提供社會救助資金發放短信免費提醒服務。指導昌樂縣民政局聯合通信公司建立了云MAS業務平臺,從4月份起,實現了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資金發放后,全部通過云MAS業務平臺第一時間發送短信提醒服務對象,使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發放更加精準化、人性化,進一步提高了困難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組織開展“點亮鄉村·光彩照明”主題公益活動。自3月份起,聯合市扶貧辦共同指導濰坊市扶貧志愿者協會、濰坊電臺私家車廣播,發起了“點亮鄉村·光彩照明”主題公益活動,擬出資約萬元向全市村(居)委會、希望小屋家庭、部分困難家庭等捐贈適合農村、鄉鎮、庭院照明的太陽能智能庭院燈,以實際行動溫暖民心,全力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捐贈并安裝太陽能LED庭院燈臺。
本文來源:濰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