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壽光8月12日訊(記者吳軍林張珈瑋解強民實習生曹瑜)12日,在壽光市紀臺鎮二中村民安置點的臨時物資儲備間,火腿、泡面、礦泉水等物品中,有一包重約四五十斤的煎餅顯得一枝獨秀,它什么來頭?
原來,這是昌樂縣的一位秦先生買來捐贈到安置點的。
“因為下雨,昌樂很多地方停電,導致很多饅頭店沒法蒸饅頭,我就饅頭店、超市挨個去找,他們有多少我就要多少。”秦先生說,從八點到十一點半左右,他買了大約個饅頭、斤煎餅送到紀臺二中的村民安置點。礦泉水由于散裝,未統計數量。
由于下雨導致路況較差,秦先生驅車一個多小時才趕到紀臺二中的安置點。“其實我還知道一個安置點,但是車開過不去,我就把東西都送紀臺二中了。”秦先生說。
“都是山東人,該幫一定要幫,重要的是先別餓著。”秦先生說。
12日中午,那個饅頭陸續分發給了安置點的村民,兩包煎餅也只剩下一包了。紀臺鎮政府應急辦工作人員張女士說。
張女士介紹稱,從11日凌晨四點接到群眾撤離指令,各級干部挨家挨戶下通知,組織村民撤離到安置點,一共有多名群眾被安置在紀臺二中,包括彌河沿岸的郭家村、東方西村、東方東村、宋家村等村村民和丹河沿岸的丁家堯河村、童興村、陳家堯河村等村村民。
丁家堯河村的安女士說,今年的撤離非常有序,“往哪里撤離啊、從哪個道上走啊,領導都安排得很詳細。”
12日雨勢減弱之后,紀臺二中安置點的大部分群眾已經回家,還剩多人留在安置點。“這些村民村里地勢相對低洼,水勢比較深,他們暫時沒法回去。”張女士說。
張女士說,針對留守的部分群眾,生活上將盡最大努力服務,“今天打掃了衛生,又進行了消毒,下午停雨以后,計劃將留守的群眾轉移到后面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