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美景 > 這里的支部有活力昌樂縣建設農村發展型黨

這里的支部有活力昌樂縣建設農村發展型黨

發布時間:2023/4/19 10:10:00

走進昌樂縣喬官鎮唐家店子村,白墻紅瓦,綠樹成蔭,高溫棚內村民邊勞作邊直播,街角邊老人下棋、聊天,新繪的靚麗墻體畫展示著美好生活......唐家店子村由失信村、落后村到信用村、帶頭村的轉變,源于該村建設發展型黨支部,把謀發展作為工作的“主旋律”,帶領黨員群眾成立合作社,建設田園綜合體,村民戶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不足6萬元增長到現如今的超過12萬元,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

發展型黨支部不僅讓唐家店子村“一枝獨秀”,更讓整個昌樂大地“百花齊放”。近年來,昌樂縣著眼于解決農村發展資源零散、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致富帶富能力偏弱等問題,在農村建設發展型黨支部,引導各黨支部將發展擺在突出位置,以堅強有力的支部建設引領發展、服務發展、保障發展,以全面發展帶動強村富民。

選賢聚能,配強發展型班子

紅河鎮大莊皋村的陶國東在外經商多年,在鎮黨委組織委員的“游說”下,回村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上任之后,陶國東積極響應鎮黨委發展現代農業的號召,帶領黨員群眾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并憑借靈活的經商頭腦,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原根”西瓜品牌搬上網絡,登上各大銷售平臺,群眾收入實現翻番。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陶國東的例子只是一個縮影。為選優配強發展型黨支部,昌樂縣從儲備村“兩委”班子成員入手,通過召開座談會、上門邀請等方式,鼓勵農村在外能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回村競選,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中農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達到人,占比達85.7%,村黨支部的致富帶富能力顯著增強。

有了村級發展型好班子,還要集聚熟悉鄉村工作的發展型機關干部和產業人才。為此,昌樂縣委結合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儲備了一批年輕有沖勁、懂經營、善管理的干部,擇優選派到鎮街一線,幫助村黨組織找準發展路徑。

目前,已儲備“85后”科級干部、“90后”一般干部以及財政、審計、金融等專業干部共計余名。此外,為培育鄉村發展型產業人才,昌樂縣實施“星火計劃”,按照“摸底、回引、扶持”的路徑,在前期摸底基礎上,發揮駐外黨組織、商會等組織作用,針對性回引熟悉現代農業、智能制造等知識的優秀人才余名,并對有潛力的青年人才創業項目重點扶持,集聚起鄉村發展合力。

合作為媒,引領發展路子

“我們合作社資產超過了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3.5萬元。”全國文明村庵上湖村黨支部書記趙繼斌自豪地說到。

庵上湖村是昌樂縣最早推行“黨支部+合作社”的村莊之一。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村富民強的重要手段。為打破農戶“單打獨斗”發展現代農業缺資金、缺技術、缺市場、缺品牌的局面,昌樂縣從年就開始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由各村黨支部幫著合作社協調解決發展中的資金、土地、技術、高端銷售等自身難解決的問題,改變以往村集體將資源、資產簡單發包租賃的低層次發展模式,改變群眾分散生產、個體營銷的分割型致富模式,提升了村黨支部的發展能力、帶富水平。為進一步深化“黨支部+合作社”發展模式,從縣級層面實施財政、土地、人才等16條扶持政策,組建“黨支部+合作社”導師團隊,協調商業銀行專設30億元“鄉村振興專項信貸資金”,全力扶持“黨支部+合作社”發展壯大。截至去年底,全縣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達到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元,全面消除了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

在鞏固和深化“黨支部+合作社”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昌樂縣對這一模式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在探索和實踐中形成了“產業聯盟”發展路徑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共聯體”路徑。

喬官鎮立足火山資源稟賦優勢和農業產業基礎,組建火山農業產業聯盟,橫向整合16家農業龍頭企業,縱向整合個合作社和家農戶,實現農業龍頭企業的種苗、農資、技術等生產要素低價供給到合作社和農戶,產出的農產品以保底價銷售給龍頭企業。依托產業聯盟,不僅實現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的“集聚發展”“抱團發展”,而且實現強村弱村共聯發展、共同富裕。

紅河鎮大宅科、林泉兩個村黨組織招引工商資本開發周邊貧瘠地塊,建設桃花源等2處現代農業園區。園區建成后,村黨組織返租工商資本建造的大棚,并引進合作社、勞動力等要素參與生產經營,在農產品銷售后按照事先約定進行收益分配,探索出“工商資本下鄉、村集體實體經營、合作社支撐、群眾廣泛參與”的村級發展共聯體模式,實現了四方共富共贏。今年7月,桃花源園區第一茬“黃金籽”西紅柿出售后,工商資本分得4.5萬元租金收益,合作社分得15.5萬元種苗、肥料等農資供給費用,務工及管理人員分得19.萬元勞務收入,剩余13.萬元留作村集體收入。

機制賦能,提升發展能力

走進營丘鎮黨校,村“兩委”干部“發展能力”專題培訓班正在如火如荼舉行,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孟祥曉圍繞國內外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為64個行政村的余名村“兩委”班子成員上了生動一課。今年以來,該鎮已圍繞提升發展能力,組織10期支部書記、黨員培訓班,培訓余人次。通過“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培訓方式,讓學員切實增強帶領發展的使命感、帶頭致富的緊迫感和帶動致富的責任感。

為提升村黨組織書記發展能力,昌樂縣出臺《關于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起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管理監督等全鏈條工作機制,提升農村黨組織引領發展能力、服務群眾實力、干事創業動力。

為調動村黨組織書記引領發展的積極性,按照上年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標準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報酬,其中將1倍作為增收專項績效考核獎金,根據成效獎優懲劣。建立農村黨組織書記積分制考核管理辦法,對履職情況及引領發展情況定期評估,及時調整不勝任、不合格、不盡職的黨組織書記,今年已調整不稱職黨組織書記10名。喬官鎮邵家莊村支部書記邵立清說,“鎮上對帶動村民發展、增加村集體收入情況量化賦分,根據得分情況拉開收入差距,去年我考評為優秀等次,平均每個月收入達到元左右,快趕上鎮上的公務員了,現在渾身充滿了干勁。”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鵬通訊員崔愛彬報道)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mj/16992.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