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泊升婁凱
一個月之內濟青高速封閉兩次,只為讓這個“大塊頭”上路。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之后,濟南制造的核電支承環有了官方“身份證”,正式被稱為“世界第一圈”……8月9日凌晨,濟青高速北線章丘段再次扒開護欄,放“世界第一圈”上路。
凌晨扒開防護欄
“世界第一圈”再次上路
8月9日凌晨4點,章丘刁鎮剛剛下過一場大雨,而在刁鎮收費站附近的濟青高速上,有四五位身穿黃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擰螺絲、拆防護板。“我們今天早晨從四點開始拆護欄板,拆了12米,拔了2個柱子,共用了40分鐘。”濟青高速養護科的工作人員尹先生告訴記者。
自7月15日第一次運送的核電支承環拆除護欄板之后,工作人員有了自己的一套拆除方法,“這樣的大件工程我們一年能遇見五六次,每次都是深夜拆,過完大件設備之后馬上恢復原貌。”尹先生說。
“走,走,走!”隨著交警和高速的工作人員嚴格確認道路沒有車輛后,5時許,核電支承環運輸車在牽引車的引導下,慢慢通過已經拆除的濟青高速北線濟南段南側護欄板,順利駛入高速主路。
“因為這個車屬于超寬大件運輸,它的寬度非常寬,直徑能達到15.8米。沿途經過四個地市,包括濟南、濱州、淄博、濰坊。”濟南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九大隊副大隊長王炳表示,由濟南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和高速交警部門,全程護送直至車輛駛出濟南轄區。
目送車輛駛到濱州界,王炳也是感慨萬分。“咱參與過兩次護送‘世界第一圈’,通過這兩次護送,我們確實積累了很多經驗。”王炳說。
上午9時左右,核電支承環運輸車緩緩行駛到濰坊昌樂收費站,“這次也是在收費站的南側拆了12米左右的缺口,讓車輛從側面繞過昌樂收費站。”制造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長時間運輸,最終在下午4點左右,核電支承環運輸車抵達濰坊港。“因為下雨和刮風等原因,核電支承環運輸車現在停在碼頭上,之后便經過海運駛出山東。”制造單位相關負責人說。
四次跑上濟青北線
為啥每次都是這條路
7月中旬,今年第一個“圈”上路后,不少民眾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