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精品免费大片,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廣州都市報

您現在的位置: 長樂鮮 > 昌樂縣美景 > 眾志成城,譜寫一曲抗洪壯歌濰坊干部群

眾志成城,譜寫一曲抗洪壯歌濰坊干部群

發布時間:2025/2/7 11:47:59
北京中科白癜風劉云濤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8月27日,為加快蔬菜大棚的排水進度,壽光菜農們在政府、消防官兵以及志愿者的配合幫助下,組織起來生產自救,以減少受災損失,早日恢復生產。大眾報業記者王世翔李勇攝影報道 

大眾報業記者趙洪杰張依盟

受今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影響,濰坊市普降大暴雨。受強降雨影響,部分縣市區和鄉鎮發生了災情。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一周,受災地區群眾安置工作進展如何?能否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記者就此展開走訪。

8月27日,記者見到壽光市羊口鎮南宅科村黨支部書記王培利時,他的聲音嘶啞,眼睛布滿血絲——他已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但讓他略感欣慰的是,經過消防官兵和多方力量連續6天的艱苦奮戰,南宅科村內積水全部排出,這標志著壽光89個疏散轉移村莊積水全部排空,防疫工作隨之全面展開。

共克時艱要靠眾志成城。記者走訪壽光市羊口鎮南宅科村、營里鎮受災群眾安置點、青州市譚坊鎮東劉鎮村發現,經過三地干部群眾不分晝夜的自救和援助單位的無私支援,通電、垃圾清運、衛生防疫、災害核查等工作進展迅速。

現場一:壽光市羊口鎮南宅科村為防疫情,干部群眾連續奮戰三天三夜

進入村莊前要走三公里不算寬的水泥路,27日上午,我們坐著村民的“三蹦子”進入村莊時,來自江蘇省及我省濰坊、泰安等地的近二十多臺消防車、大型遠程排水車正轟鳴作業。

“水來之前,村干部帶著我們40多名村民,用了一天一夜加固彌河大堤,但沒想到水從上游來了。水太大了,虧了消防官兵不斷增援,現在有多人了。”村民王美健家里污泥滿地,說話時眼圈發紅,但語氣平靜。

人群中,我們找到了村委會主任王西濱,他正和消防員一起排出養殖區里的積水。“我們得抓緊干,聽說還有雨,時間不等人。”王西濱沒有多談他這幾天的工作。   

而記者了解到,養殖區內有2.6萬只鴨子死亡,為防止發生疫情,王西濱等村干部向外村借了四個筏子,從24日傍晚開始,打著應急照明燈,帶領村民連續三天三夜不間斷打撈。這個過程中,壽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桑文軍,羊口鎮黨委書記吳廣興也始終沒有離開,幫忙打撈。

65歲的王世卿老人雖然被安置在楊莊小學,但在那里住的并不長,多數時間還是回到村里,晚上下水打撈死鴨,白天就幫助村干部搬運救援物資。

在楊莊小學安置點,記者見到村黨支部書記王培利正在做村民安撫工作,聲音嘶啞得幾乎聽不清。“早上吃粉條、饅頭,中午晚上有兩個熱菜,生活還可以。”他沒有多談自己的事,話題還是集中在災民安置和援助力量上。

災情發生后,包靠這個村的壽光市財政局派出了名機關干部,羊口鎮也派了人進村。受災后,村民情緒一度不穩定。一位村民剛花了五六萬給孩子置辦了結婚家具,結婚第二天就被大水泡了,壽光市財政局局長田太卿來到安置點時,這位村民朝他發脾氣,還罵了他。但田太卿沒在乎,反復寬慰村民,幫著他想辦法。

由于村里房子多數建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水泡過后幾乎不能再居住,壽光市國土部門負責人向王培利表態,將為村里盡快爭取“增減掛鉤”政策,幫助重建新房。

楊莊小學9月1日開學,為不影響孩子們上學,27日鎮上向每戶村民按照一個季度元的標準發放了租房補貼。匆匆跟記者說完話后,王培利又趕去參加鎮里研究下步村民妥善安置的會議。

現場二:壽光市營里鎮二中受災村民全部撤離,消防官兵“安營扎寨”

災情發生后,營里鎮二中安置了24個村多名群眾。27日下午,記者抵達這里時村民已全部撤離。

“21日那天,有的村莊就安全了,陸續有村民返家,昨天晚上還有30名老人在這里留宿,今早上北陳村最后一名村民返家。”營里鎮黨委副書記陳建君說。26日凌晨2:00,名濟寧消防官兵住進了學校,27日早上8:00,名淄博消防官兵趕來,未及休整,直接奔赴受災村莊。

齊家黑冢子村有近名村民曾住在安置點。19日下了一整天雨,鎮上所有干部在彌河壩巡查,晚上9時,洪水流量達到1立方米/每秒時,營里鎮黨委在齊家黑冢子一家藥店門口召開幾個村莊黨總支緊急會,部署村民撤離工作。晚上10時,村黨支部書記齊偉之通過村大喇叭下了通知,但多數村民已經睡下,鎮里干部和村“兩委”成員、黨員挨家挨戶敲門喊人。

鎮干部張朋舉背出了雙目失明的齊連聰老人。90多歲的楊孫氏癱瘓了8年,不愿意離開村莊,鎮上和村里干部始終沒有離開她家,不停做工作,直到早上5點,救護車醫院安置。

“不到兩個小時,幾乎都撤走了,沒有一人傷亡。”齊偉之說,村民返村后,不斷有單位或個人向村里捐助食品、被褥等物資。村“兩委”成員楊鳳森一一記下,總共密密麻麻記了13頁紙。“現在,村民重新購置了爐灶,能吃上熱乎飯了。”

記者從壽光市慈善總會得知,截至8月26日下午6時,壽光市慈善總會共接收到3.4萬余單位和個人的抗災救災捐款6余萬元。目前,愛心錢款、物資正在有序撥付、發放。

現場三:青州市譚坊鎮東劉鎮村保住大棚就保住了希望

“水抽干了,不再下雨就能保住,俺想要茄子呢!”8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受災比較嚴重的青州市譚坊鎮東劉鎮村,70歲的李大娘帶著小孫女,在路邊望著自家沒了積水的兩個茄子大棚,松了一口氣。而三天前,“大棚里的水有一米多深”。

和東劉鎮村大多數村民一樣,種大棚是李大娘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周前的強降雨,使地勢低洼的東劉鎮村形成內澇,導致1多市畝大棚受災。村民既著急又發愁,但一戶急白搭,大棚連著大棚,水排不出去,自家小水泵不頂用。三四天前,鎮里送來了10臺大水泵給大棚抽水,“真管事,昨天下午就排干了。”

據譚坊鎮副鎮長、劉鎮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司振東介紹,這些大水泵,一部分是企業捐的,青州中晨集團援助了50臺,還有向各地借的。保住大棚就是保住希望,加緊排水是當務之急,村委帶頭,白天晚上輪著干,“拱棚要注意棚內是否有積水,高溫棚要保住棚墻別塌了,還要防著土壤往上返水。”記者了解到,目前譚坊鎮受損大棚6萬多個,已完成排水、修復一半,預計20天修復完成。

“肯定會減產,但不會放棄。”遠遠望去,李大娘的兒子和兒媳正在大棚里忙碌著,說起接下來的打算,她告訴記者:“排水、翻地、晾曬,來年再種!”

隨著大棚內積水逐漸消退,譚坊鎮的救災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災后防疫上。正在東劉鎮村進行衛生防疫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為各村發放消毒制品,包括瓶消毒片、斤消毒粉及余包各類殺菌消毒劑,同時開展災后衛生防疫宣傳,對畜牧養殖區進行消殺,對居民飲水進行抽樣檢測,確保災后無疫情發生。

疏通排水渠和排水通道、幫助村民聯系企業打工、做好農作物補種改種、修補大棚修補房屋……譚坊鎮政府和東劉鎮村村委一系列的重建工作,幫助村民及時恢復生產和生活,減輕經濟負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損失。

省軍區啟動應急預案,0多名民兵奮戰濰坊抗災救災一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民兵身影

大眾報業記者宋學寶都鎮強

“防汛應急預案啟動!民兵應急連緊急集合!”8月19日下午,一道道簡短的命令從壽光市人民武裝部發出,分散在壽光市各處的該市民兵應急連名民兵冒雨趕到集合地點,隨時準備出動抗災救災。

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刻不容緩。當天上午剛開完役前教育培訓骨干動員會的30多名壽光籍退伍老兵聞訊后,紛紛主動請纓,不多時也都冒雨趕來。“我是一個兵,我要參與到抗災救災中。”年退伍的老兵付來源如今在壽光市一所駕校當教練,看到雨勢越來越大,他再也坐不住了。

隨著一聲令下,壽光市人民武裝部除留下一名職工值守外,所有人員和壽光市民兵應急連攜帶救生衣、編織袋、抽水機等相關物資裝備,奔赴災區。

“上口鎮口子村15名村民被困,急需救援!”8月19日21:00許,壽光市民兵應急連派出一支隊伍火速前往口子村,此時村內積水已經達1.5米左右。經過簡單分工,幾名民兵劃著沖鋒舟進村,幾名民兵站在重型鏟車翻斗上進村,一邊喊話,一邊搜救,用了近一個小時時間,15名被困村民全部被救出。

在壽光市紀臺鎮寨子村,當晚雨越下越大,民兵們剛剛完成任務即將撤出村莊時,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急匆匆趕來,指著村內焦急地喊到:“快救人!我爹還在里面。”

“我一聽就急了,趕緊帶著幾名民兵劃船進村,經過一番搜尋,終于在一處屋內找到了蜷縮在櫥子頂部的老人,并成功將老人救了下來。此時,雨情緊急。如果稍晚一步,老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8月27日,壽光市人民武裝部軍事科科長劉欣強告訴記者。

哪里最危險,哪里最困難,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民兵的身影。8月19日下午,昌樂縣人民武裝部人員和民兵應急分隊正在昌樂縣寶都街道堯河西側三里莊村巡查,得知81歲的劉愛林老人被困在家中。王杰勛等民兵應急連成員急忙趕往老人家中。此時,院子里積水已漫過房屋門口,且還在不斷上漲。大家小心翼翼地將老人扶了起來,讓她坐在輪椅上,并合力將輪椅抬到安全地帶。

受臺風“溫比亞”影響,青州市王墳鎮境內多處橋梁坍塌、道路中斷。8月22日下午,受災最為嚴重的西股流域仍有幾個村莊車輛無法進入。為了讓受災群眾及時得到救援物資,一支由民兵預備役、火箭軍官兵和鎮干部組成的百人緊急救援隊,攜帶飲用水、方便食品和蠟燭、手電等應急救援物資,跋山涉水,徒步深入陳家園、豐家莊、西張、西股等村,為受災群眾運送了基本生活物資。

每人背負15公斤物資,徒步2小時,來回20多里路,還要克服道路塌陷、水流湍急等困難,但為了受災群眾,每一個人都是疾步前行。“再苦再累也值。”青州市民兵搶險救援分隊成員申軍輝說。

因這次壽光市受災面積比較大,受災人口比較多。從8月21日開始,壽光市15個鎮(街、區)民兵應急排按照區域劃分全部投入到各鎮街和受災的89個村中,到8月26日共出動余人次,主要參與清淤、抽水、巡壩、發放救災物資等工作,協助災民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記者從濰坊市軍分區了解到,山東省軍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發動民兵參加搶險重建。其中,濰坊市發動民兵組建了大棚修繕分隊、道路搶修分隊、房屋重建分隊,轉移受災群眾3萬多人,搶修坍塌道橋80余座,搭建臨時避難帳篷多個,新建輔路50多處,農田排澇多畝,修繕大棚30多個,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民群眾災害損失,有效履行了“戰時應戰、急時應急、平時服務”的職能使命。截至目前,全市仍有0多名民兵持續戰斗在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戰線上。

截至記者發稿時,山東省軍區領導指示抽調全省民兵精干力量趕赴濰坊參與救援和重建,一支支民兵隊伍正向濰坊市馳援。



轉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mj/21078.html

網站簡介 | 發布優勢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廣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權申明 | 網站地圖

當前時間: 冀ICP備19036783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