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便利、集體包窯,
安溪巖板進貨價優勢明顯
安溪家具通常以人造石、石英石、玻璃材料為主,隨著巖板走熱,安溪電商商家也紛紛投入巖板產品的開發。短短兩年時間,巖板餐桌、巖板茶幾等家具就從不為人所知發展為銷量火爆,甚至有全面替代人造石的趨勢。成熟低廉的藤鐵加工為巖板加工提供了便利。據福建日報統計,年安溪縣現有加工點多個,大部分加工廠以線上電商訂單為主。隨著巖板家具訂單的增多,加工廠線上接單加工的發展模式目前仍在上升期。調研團隊走訪發現,安溪幾個主要加工廠區的加工廠都在忙著干活,甚至有店為了趕貨而關門不接單。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加工價格算法,安溪利用其40年累積的藤鐵資源,以較低的藤鐵價格為本地巖板家具的加工提供了更優質的資源。據統計,安溪大部分加工廠加工原料(例如白鐵)是按公斤算的,而且加工費已包含在內。假設一個巖板餐桌的鐵框加四只腳重10公斤,按每公斤4塊錢算,桌子的加工費(不含噴漆)只需40元。一位巖板加工廠負責人說,“一張普通的巖板餐桌,四個桌角鐵料、烤漆和加工,加工成本價只需塊錢左右,這個比其它地方的加工便宜得多。”安溪巖板家具電商圈的規模擴大,還離不開其集體進貨的成本優勢。據了解,安溪電商商家會聯合向佛山工廠訂貨,由于訂貨量大,甚至能做到“包窯”,這使得進貨成本大大降低,每個商家所承擔的風險也相應減弱。王先生表示,“我們幾個批發商合作,一起找倉庫,訂一整條窯,所以我們的批發價比廣東批發商還便宜。很多批發商、經銷商都過來(我們這邊)拿貨。有時候量走得多,一個月都要好幾窯。”市場增速抵不過產能,
批發市場會越來越疲軟?
盡管安溪的巖板家具電商市場在逐步增長,巖板批發商卻認為巖板家具銷量的火爆并沒有給批發市場帶來紅利,相反,未來的批發市場會越來越疲軟。一方面,巖板的產能增長速度遠遠大于巖板電商市場的增長速度。王冬波稱,“目前全國巖板的產能已經很可怕,就是3倍大于市場需求。”
安溪電商圈的月均巖板需求到底有多少?一商家透露:“單我們一家一個月就出幾萬平方,算上這邊幾個大批發商的話,一個月肯定不止幾十萬平方。”而王冬波則認為在三萬到四萬平方左右,“目前我庫存的巖板成品和半成品加起來大概有16萬平方。庫存動得很慢,搞不好明年倉庫就爆倉了。”他補充道,“如果安溪一個月有幾十萬平方需求,我一定自己投工廠,建生產線。”需求不足,進入巖板市場的企業則越來越多。王冬波稱,“我們這個行業有好幾個廠進來,也轉型做巖板,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巖板產品也沒銷量,很慘烈。”由于商家增多,競爭激烈,批發商利潤進一步壓縮,甚至不惜虧本經營。“我們十二月份的時候又做了一個大降價,我們現在都是虧錢在做。我們想向市場表達一個信號——產能遠遠過剩,現在再進場的企業就肯定會虧錢的,最后大家都會倒閉。”?這是陶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