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白蠟公司銀錠中的“嘉定”既為四川的嘉定,有關嘉定地名的歷史延革就不再敍述,本文反而是要說說白蠟的故事(制作白蠟的主人居然是一種蟲子)。
中國用蠟歷史長久,已有三千年余年的歷史,蠟料主要來自兩種昆蟲蠟,即黃蠟(蜂蠟)和白蠟(蟲白蠟)。白蠟又名蟲蠟,因主要在我國出產(chǎn),故又稱中國蠟,白蠟蟲寄生在某些植物上,由雄性白蠟蟲幼蟲分泌出的一種具有特殊性質(zhì)的動物蠟。
白蠟蟲(Ericeruspela)是中國特產(chǎn)資源昆蟲之一,別名“蠟蟲”,屬于昆蟲綱、半翅目、蚧亞目、蚧總科、蠟蚧科、白蠟蚧屬。白蠟蟲在我國分布于山東、河北、河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十幾個省,但四川、云南尤多;在國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及俄羅斯等國家。
白蠟蟲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的20余種植物。白蠟蟲是一種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資源昆蟲。歐洲人最先知道中國有白蠟蟲的是耶穌會會士“金尼閣”。根據(jù)《中國農(nóng)書》的記載,他在年述及中國東南各省取“白蠟”的事情。18世紀中葉中國飼養(yǎng)白蠟蟲的消息傳到了歐洲。
年羅刻哈特(W.Lockhat)從上海將白蠟的樣品連同白蠟蟲送到英國以供研究。利希陀芬于年在四川學到取白蠟的方法,載在他的旅行的書信中。歐洲在16、17世紀時期制蠟燭也是一種重要手工業(yè),而制燭原料主要來自蜂蠟(即黃蠟),同時也使用白蠟(whitewax)一詞,并認為“白蠟”是由“黃蠟”漂白而成,這與對中國的了解不深又誤解有關,后來才正確認識白蠟(蟲白蠟)是不同于黃蠟(蜂蠟)的另一種昆蟲蠟。
初期東西方的白蠟貿(mào)易可能經(jīng)日本轉(zhuǎn)口,因為當時的歐洲人認為日本也是白蠟生產(chǎn)國,而且是由一種樹木所產(chǎn),是一種“植物蠟”。后來經(jīng)過在華耶穌會士的介紹和歐洲昆蟲學者的研究,始弄清楚白蠟由昆蟲所產(chǎn),又因為來自中國,特稱為“中國蠟”,拉丁文則為Cerachinesnsis,是一個專名。
白蠟用途很廣,白蠟有止血、止痛、生肌、補虛、促進肌肉生長等功能。故可用于傷口愈合、跌打損傷和瘡毒收口等疾癥的治療。還可以制造膏藥和中西醫(yī)糖衣片的拋光劑,用作丸藥外殼可久不變質(zhì)。近代醫(yī)學應用白蠟治療氣管炎,具有一定療效。并可應用于對胃癌的探索性治療等。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內(nèi)容,了解更多細節(jié)預覽時標簽不可點收錄于話題#個上一篇下一篇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www.lxswo.cn/clxxs/1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