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31日到4月3日,溫州市連續4天發生5起新冠肺炎疫情,其中4起都是由外地動車回溫人員篩查中發現。溫州市連夜發出緊急提醒,3月27日以來乘坐動車來溫人員(含中途上下車者),請盡快主動就近做核酸。在動車上,他們究竟是怎么被感染的?哪些環節容易中招?溫州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醫院副院長、傳染病學科帶頭人蔣賢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乘坐動車時,病*多數是從四個環節進行攻破,最終造成傳染。
四個關鍵環節最容易成“漏洞”
蔣賢高分析,有4個環節容易有“漏洞”:
01
第一個是上下車的過程,人員密集,比如瑞安病例和相鄰車廂確診病例,是從同一個車門上車,分別往左右邊車廂走,如果在交集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被感染的幾率就很大。
02
第二個是乘車中摘下口罩喝水或者飲食,暴露的時間越長,中招的幾率也就越大。
03
第三個是衛生間的門把手,確診病例上洗手間時摸過門把手,其他人員進出就可能從門把手上接觸到病*,沒有及時做好手衛生的話,就可能被感染。
04
第四個是旅途時間長,在座位上偶爾拉下口罩或者沒有規范佩戴好口罩,也可能接觸到病*,引起感染。
做好這兩步,最大可能避免感染
乘坐動車頻頻中招,乘車時該如何做好防護?對此,蔣賢高認為,在當前特殊時期,需要嚴格做好兩個步驟,才能最大可能保護好自己。
步驟一
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步驟二
乘車途中勤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液清潔,在觸摸座椅、衛生間門把手時,可以使用紙巾或者佩戴一次性手套。
專家進一步解釋,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口罩,就是說最好盡量不要喝水、飲食,時間長的盡量選擇錯開他人的時間快速進食,如果發現前后排有咳嗽、流涕等癥狀的要更加小心,口罩夾緊鼻梁,從進入車站到抵達目的地走出車站,全程佩戴好口罩,而且一定要是醫用外科及以上級別的口罩。勤洗手是指,手觸碰了座椅扶手、門把手等物體后,立即用車上的流動水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液快速進行手消*。不要用手觸摸口罩表面。上下車最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扎堆擁擠。
除了在車內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下車后,尤其是從市外返回人員,最好馬上做核酸檢測。在結果出來前,不前往公共場所活動。
盡量減少流動
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
蔣賢高說,提倡減少流動,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的人群,是根據當前形勢和大環境作出的專業建議。當前,我國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居高不下,超過20個省份同時報告本土疫情的狀態還在持續,尤其是周邊地區城市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總的來說,疫情形勢還沒到好轉的時候。”
這時候出行、流動,隱患和風險無處不在。對個人來說,被感染的幾率大幅提升。流動后一旦被感染未及時發現,首先就會傳染給家人和親戚朋友等密切接觸者,也容易造成社區隱匿性傳播。確實需要出行時盡量選擇私家車或自駕。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中國新聞網
編輯:滕菲
新聞特選(戳下方標題)
1.美醉!春景來襲……你,怦然心動了嗎?
2.
昌樂人,如何正確使用“場所碼”3.不要焦慮不要慌!
4.縣委書記王驍看望慰問假期值班值守干部職工
5.縣委書記王驍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工作
本文為昌樂縣融媒體中心“今日昌樂”原創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今日昌樂”-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