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從象牙塔邁入基層的選調生,總會面對一些質疑:村里有啥活好干的?選調生是不是就是來鍍鍍金的?來村里是不是就天天辦公室一坐,茶水一喝?
到村任職的選調生真的很“閑”嗎?
長期以來,昌樂縣廣大選調生扎根基層、用心工作,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很多貢獻,現將他們的一些經歷、感悟和收獲分享給大家,希望所有扎根基層的熱血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懷揣“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的豪氣,不懼風雨,不畏風險,在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不斷開拓創新、奮發有為。
俯下身子融群眾洞察農村之貌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融入群眾,要多看、多聽、多走,爭做貼心人。廣闊的基層天地,處處與眾不同,唯有真正到農村去,深入田間地頭,才知風土人情。在基層的主戰場上,不僅要身在村里,更要心在村里,在一線淬煉中砥礪青春,在堅定信念中汲取力量,在廣闊天地中創造精彩。
為民服務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俯下身子,邁開步子是做好基層工作的基礎,也是了解基層情況的最快途徑。選調生們深入基層,真真切切去察實情、通民情,主動入戶摸清村情民意,看看老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態,切實做到了務實為民。營丘鎮河頭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張田,秉承著“家家走到、戶戶不落”的理念對全村戶村民遍訪,經過近兩個月的走訪,更加了解了村民的想法和需求,村民也不再將他當村里的過客,而是當成了“一家人”。營丘鎮鳳凰嶺村黨總支書記助理張榮斌,所在村之前是省定貧困村,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無論晴天雨天,他都堅持每天去扶貧大棚轉轉,去貧困戶家看看,幾個月下來,雖然皮膚黑了不少,但卻走進了群眾的心里頭。選調生作為助村工作的“排頭兵”“急先鋒”,時刻心中裝著人民,腳下沾滿泥土,把自己看作鄉土的一部分,當做農村的一份子,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干贏民心,洞察農村之貌,邁出了青年成長第一步。
圖為張田在昌樂健農專業合作社與村民共同研究瓜苗的長勢
圖為張榮斌帶隊入戶了解群眾思想動態和訴求
甩開膀子幫群眾筑牢農業之基
手中有辦法,身上有干勁,幫助群眾,要多悟、多問、多干,爭做帶富人。基層的工作紛繁復雜,可謂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大到國家方針政策,小到家長里短,都離不開基層干部的穿針引線,著急忙慌就容易忙成“一鍋粥”,初入基層,要沉住氣、耐住性,放慢腳步,甩開膀子,扎扎實實為民辦實事,努力推動鄉村振興。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農業是一門大學問,不是一朝一日就能看明白、想明白的,選調生要深入田間地頭,在幫群眾解決農事之需中進一步打磨自己。五圖街道庵上湖村黨總支書記助理龐巖,所在的村有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綠色農產品,但東西好是一方面,賣的更好才是關鍵。看到許多村民滿足于現狀、思想不夠開放的現狀,他從村莊實際出發去摸索嘗試,致力于延長村內的合作社發展生命線,不斷拓寬銷售鏈,通過積極向群眾宣傳先進思想,帶領村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方式,趟出一條推動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喬官鎮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張宇婷,積極向村民宣傳“建一個合作社、興一項產業、強一個村子、富一批群眾”的理念,為成立的邵氏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言獻策,親自參與旱廁改造、貧困戶房屋修繕等項目,極大推動了村集體增收。選調生結合村莊實際,利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開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新模式,全力助推鄉村振興,促進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互促共贏,筑牢農業之基,邁出了青年務實第二步。
圖為龐巖在跟村致富能手交流當前最新的銷售路子
圖為張宇婷積極向村民征集關于合作社發展方面的建議
擼起袖子領群眾踐行農民之想
肩上有責任,腹中有乾坤,帶領群眾,要多想、多學、多煉,爭做鋪路人。在摸清當地情況后,不僅要幫扶群眾,更要帶領群眾解決各項堵點、難點問題。踐行農民之想,要保持主動性、帶頭性,勇擔責任,推動發展。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要爭做“初心使命”的踐行者、“起而行之”的行動者、“迎難而上”的擔當者,將心與群眾緊緊相連,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寶城街道西徐社區黨總支書記助理呂家軒,在“兩委”換屆時,為選出讓村民滿意的干部隊伍,50余天連軸轉,全程靠在一線,堅持掛圖作戰、對表推進,帶領群眾合規參與選舉,確保了換屆程序不走樣、不變形,圓滿完成了“兩委”換屆任務。寶都街道南關社區支部書記助理王健,所在村拆遷完成后,村民們失去了原有的家園,暫時在外租房,安置費的及時發放、安置樓的建設進度等,都成了群眾時刻